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86|回复: 6

战疫情:一个患者病愈后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3 19:20: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熊建新 于 2020-3-13 19:26 编辑

IMG_20200308_181845.jpg

       转发者:给大家推荐 《一线女医生:他
们为什么要撒谎?!武汉官媒的第一篇批评性报道》的文章看看,你会思考什么?!
      (本文来源于“医客”;记者:饶建平)

         【原文】终于,武汉官媒的一篇真正的批评报道,来了。
       饶建平是原武汉晚报著名记者,曾有专访专栏《建平出击》。
武汉市中心医院,李文亮医生的一位同事张芸(化名)医生于2月11日出院。
       从1月上旬开始“发烧”,自我隔离到住院至今,张芸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见过家人。期间,她还亲历过同事,也是很好的朋友李文亮的去世。
IMG_20200313_173228.jpg
       作为病人,她和其他治愈出院者一样“走了回鬼门关”;而作为医疗工作者,她对这个病毒的了解,对医治过程,甚至对生命都有不一样的感悟。
       √双重角色下,她的内心波澜起伏。2月18日,武汉科技报记者饶建平(以下简称记)对张芸进行了采访。

       一、继续隔离,帮助筹措“战斗武器”
       记:祝贺你击退了病魔,真是太好了!
       张:谢谢,出院已经有一周了。现在还在隔离期,有个观察阶段。
       记者:那现在做些什么呢?没有回你的科室吧?

       张:没有回到原岗位,现在在帮助医院
联系一些急需的物资。我们院收治的重症病
人多,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物资太
缺了。
      我在积极和外界联系,看能否联系到一
些 “战斗武器”,帮助我那些还在战斗的同
事们。我希望他们都能健健康康地,直到打
赢这场战役。
       也希望你们帮我们院里多呼吁一下爱心企业帮帮我们。
       二、迟迟得不到重视,第一代毒性太强了
       记者:回头来看,能说下你“中招”的经过吗?

       张:这次疫情,一开始感染科,呼吸科,急诊科是重点,我们科室不是,李文亮所在
的眼科也不是。我是12号感到有些不舒服的。
网上有报道说,我们一开始不重视。这个说法,不对。
       2019年12月30号,我们就知道了疫情的严重性。当时,我们看到了检测报告单上有相似的“SARS”字眼。非典那一年,我们的记忆
很深,怎么可能不知道历害啊。
      当时,我们几个医生就一起向科室主任汇报了,医院公共卫生科有没有收到信息,我们不知道,但院方迟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后来换来的反而是要我们不要“引起恐慌”,甚至是训诫。
       院里那么多医护人员感染了,对外的通报还说什么“未见明显人传人”,真是恐怖。事实就摆在那儿,他们为什么要撒谎?!我们很气愤。
      私下提醒亲朋好友严加注意时,我们也给家人,自已都买了N95的口罩,但没有防护服。我们科室的医生上班时都戴了口罩,但这病的毒性太狠了。
       1月8日,李文亮收治了一个82岁的青光眼带病患者,11日,李文亮开始发烧。12日,我开始感到头痛不舒服。
       记者:作为医生,你不舒服后采取的措
施是?

       张:当时,按照我的医学知识(记者注:博士,留洋归来),我知道自己也感染了。我知道这个病毒第一代的毒性是最历害的。12号
当天,第一批“中招”的我还担心着家人。之前,我回家和他们吃了一顿饭,虽然那顿饭我吃得非常小心,有意不讲话,用公筷。这一天,我匆匆回到家里,收拾了些东西,就返回单位把自己“隔离”了。
       记者:住进“隔离病房”是不是?

       张:我们院又不是传染病医院,哪有多少隔离病房。我和另外几个同事,自己找了家酒店。那个时候,酒店已经没什么人了。我们和酒店说,房间里不需要他们打扫,我们自己做清洁,进出都消毒,用酒精消毒同时,我们向医院反应,要求 “照顾”好自己的职工,总不能让自己的职工都寒了心吧?
       但那时疫情已暴发了,一床难求,自已的职工都住不进去,医院要我们自行看门诊开药打针。和普通病人相比,我们知道需要开些什么药。
      我们是回到自己的科室打针的,同事间互相打针。过了两天,也就是14号,院里终于腾
出了“临时病房”,收治自己的职工,我们总算是住上院了,这时心里才平静了些。
       三、李文亮走了,有些人就那么心安理
得吗?!
      记者:和普通的病人相比,你们算是特殊的病人了。治疗期间,和医生的配合要默契多了吧?

      张:这个病的走势怎么样,我们算是比较了解。毒性会进攻你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对肺,胃肠,肝脏,还可能会影响肾脏等。治疗期间,我们和医生有交流。一开始,我们就非常注意,从情绪,饮食,睡眠等方面照顾自己。治疗期间,戴好口罩,注意消毒等仍然是必要的。
      记者:说到情绪,住院后的你一直是乐观的相信自己会好吗?

       张:一开始,我不是那么乐观的。记得住院的第一天,整个人都是崩溃的,我把遗嘱都想好了,也准备写了。我的室友,带了一个超大寸的大箱子。我问她,你怎么带这么大的箱子,她说进来了,哪一天能够出去啊,能不能出去啊!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漂亮女医生,说这些话时该是多么的绝望?
IMG_20200313_173112.jpg
       记者:你一起的病人都是你的同事,能说说你们住院时的情景吗?

       张:是的,我们院后来总共倒下了二、三百人!我们住在一起,情绪稳定后,大家开始自救,把自己当成特殊的病人了。管床的医生和护士太忙了,护目镜都是湿的。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我们仍然是互相间打针,利用各自的资源,买到治疗我们需要的药。病人太多了,有些药没有了,但对于我们来说,情况要好一些,我们的私人资源要好一些。
      记者:不好意思,得提到这个悲伤的事情了。按说李文亮也是医生,且那么年轻,但他却走了!

       张:打一开始,李文亮就是我们当中最
重的了。治疗手段该上的都上了,但病情太
重了。他逝世的那一天,我们都接受不了。
一个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年轻人,就这么走了?!他本来可以好好活着,迎接自己第二个孩子的降临。面对他的亡魂,有些人就那么心安理得?!
      记者:治疗过程中,最难受的是什么阶段,哪个环节?

       张:住进去三四天后,我就缓解了许多,但后来又加重了。新冠病毒的反复性表现出来了。这个阶段 ,腹泻、疼痛,浑身无力等各种症状很痛苦,尤其是呼吸困难。
      当你无力到连一口气也提不上来时,你
就感到死亡的恶魔开始向你招手了,那种感
觉太可怕了!这个阶段,你得靠顽强的意志
撑过来。那一天,我的心里在想,我还有爸
爸妈妈,还有没有长大的孩子……(说到这里,电话那来传来了长长的沉默,有轻微地
抽泣声)。
       四、不要委屈生命,但还是用匿名吧
       记者:这次太惨烈了。经历了这一次生死关后,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吗?

       张:作为医生,我们平时总会面对生老病死。但这次太难了。现在,我好想和爸爸妈妈,和孩子等在一起,活好每一天。谁也不知道下一次会面临着什么,趁还活着的时候,让自己洒脱一些,不要委屈自己。
      记:战斗还在进行着,作为一名医疗科技人员,有什么想和你的同行,以及普通的市民说吗?

      张:想对同行说,虽然现在受到感染的人要轻一些,但千万别大意,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个防护细节!对普通的市民说,珍惜生命,好好呆在家里吧!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别得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
       我观察到的,这次死亡的人,大多都是
50岁以上,肺炎发生后,那些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更容易死亡。(自嘲)我这次挺了过来,同事们都打趣说,那是因为我瘦(平时每周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坚持有几次锻炼)。
       记者:这次的采访 ,可以实名吗?我看到实名的医生越来越多了。

       张:还是不要实名吧。到现在为止,我们每天都还有规定,不能发一些敏感字眼的东西。毕竟我们还是在武汉,要生活。实名的医生,你统计下,大多是外地的吧。他们是有资格说实话的。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牺牲精神,我打心底敬佩他们。冒着危险,他们从全国各地来帮助武汉,要不是他们,武汉好多医院要瘫痪了。

   (注,尊重患者意愿,我们用张芸来代替这位医生的名字)

IMG_20200313_17314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3 20: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3 20: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3 20: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3 20: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美天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3 20: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3 21:1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的晚上好!谢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14 07:29 , Processed in 0.04490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