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02|回复: 4

建军大业中的几位常德老乡(2) 文/许申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30 10: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军大业中的几位常德老乡(2)


文/许申高



龙源口大捷后,井冈山的形势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首先是中共湖南省委派来两个人:一个是杨开慧的堂哥杨开明,另一个是常德老乡、慈利人杜修经。

这两个人是来传达省委指示的,指令红四军主力离开大本营,立即向湘南一带发展,开展乡村割据,对衡阳形成包围之势,想来个第二次武装起义。

这消息一传开,红四军内部就炸了锅,由湘南农军组成的二十九团兴奋得不得了,嚷着要打回老家去!

不料这时,敌情发生重大变化,敌人纠集湘、赣两省十一个团的兵力,从湖南茶陵、酃县侵入宁冈。

红四军只得分兵两路:一路由朱德、陈毅、王尔琢等率领第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及军部挥戈西进;另一路由毛泽东率领第三十一团准备打回宁冈,同朱德所部形成东西夹击湘军的态势。

谁知就在完成攻占酃县的任务后,二十九团要开溜了。

那时候,红军队伍讲民主,士兵委员会的权利特别大,再加上有随队的杜修经支持,队伍说走就走了。还有,二十八团官兵中也出现一些消极情绪,说井冈山太苦了,提出要去赣南重建根据地。

于是,两个团去攻打郴州,结果败得一塌糊涂,二十九团溃散了,好在二十八团伤亡不大,退回桂东,开始就地休整。

休整期间,军部开会就此次南下失利深刻检讨,二营营长袁崇全因在攻打郴州时配合不力而受到众多人的批评,心理一向就不平衡的他越发恼火,气咻咻地离开了会场。

这天,袁崇全的二营被派到六十里外的沙田开展地方工作,结果他带着部分人马叛逃了。

开始,王尔琢、王展程、游端轩几个老乡都不肯相信,直到有人送来一封密信,是袁崇全写给杜修经的,要他以省委巡视员的身份除掉朱德和陈毅。这时大家才相信,袁崇全真的叛逃了。

8月下旬,朱毛两军在桂东“二次会师”后,在返回井冈山途中,当地老百姓说:“前面四五里的新地圩有队伍,前几天打的旗和你们的旗一样,今天打的却是青天白日旗。”

军部闻讯后,立即判断这支队伍很可能就是袁崇全带走的两个连。朱德主张派林彪率一营把袁崇全打回来,但王尔琢不同意,他对自己与袁崇全的交情颇自信,说:“我去把袁崇全喊回来!”

很多人都反对,主张要打。杜修经叫来林彪,问怎么办?林彪态度坚决,拔出手枪说:“他妈的,去追,打他狗日的!”

“岂有此理!”王尔琢说,“我是他们的团长,我和他们同甘共苦、出生入死,他们会听我的。”

于是王尔琢带上王展程、游端轩,三人策马而去,朱德即派林彪带上警卫排一同前往。

在思顺圩,果然发现有驻军。王尔琢便大声喊话:“都出来吧!我是王尔琢,跟我回去!”屋内的战士们听清是王团长的声音,惊喜交加,立即围上来,要跟王尔琢回大部队去。

王尔琢向战士们问明这里的情况后,便向袁崇全住处走去,边走边叫着袁崇全的名字。

袁崇全正在与人打麻将,突然听到王尔琢的叫声由远及近,顿时惊慌起来,脸色大变,立即提着两支驳壳枪冲出房门,朝准来人“砰砰”就是两枪,王尔琢当场倒地……

王展程与游端轩万万没想到袁崇全会下毒手,一时惊呆了。游端轩赶紧跪在地上,抱紧血流不止的王尔琢,哭喊道:“尔琢!尔琢!你快答应我啊……”

袁崇全见王尔琢倒地,吓得面如土色,回头就跑。王展程大骂道:“狗日的袁崇全!老子杀了你!”说着举枪射击,仓皇逃命的袁崇全忙开枪还击,王展程左臂受伤,仍与警卫排继续追击,终因地形不熟,加上天黑,让袁崇全逃脱了。半个月后,红军攻占遂川时,这个叛徒被乱枪打死。

104211xbizj8zmppp00igj.jpg

(黄埔军校时期的王尔琢)




朱德听到王尔琢牺牲的消息后,一时愣住了,须臾间,这个轻易不流泪的男人,泪水夺眶而出。他赶到王尔琢牺牲的现场,跪在王尔琢的身旁,抚着他的长发失声痛哭,惹得旁边的官兵也跟着嚎啕大哭起来……

王尔琢的遗体被安葬在附近一个叫虎形岭的山坡上。一个多月后,在宁冈砻市的大沙州,也就是会师广场上,红四军组织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台前用松柏枝扎了一个门楼,上面挂着白纸黑字“王尔琢烈士追悼大会”的横幅,下面用刚摘的棉花扎成的四个大字——赤潮澎湃,两边挂着一幅陈毅抄写的毛泽东的挽联:

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王尔琢牺牲后,他的妻子郑凤翠一直不知情。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总理视察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时,发现王尔琢的资料十分欠缺,连一张照片也没有,便要求工作人员想办法四处搜寻。研究党史的人员开始查找王尔琢的资料,去采访他的爱人郑凤翠。这时,郑凤翠才知道丈夫死去的消息。此时的郑凤翠,因地主身份正在挨斗,而家中的王尔琢照片、书信及遗物早被红卫兵洗劫一空……

王尔琢的女儿王桂芳也是命运多舛,自小身体不好,1945年,二十芳华的王桂芳被病魔夺去了年轻的生命。郑凤翠痛不欲生。好在她身体硬朗,1989年6月,郑凤翠老人以87岁高龄告别人世。

王尔琢牺牲后,杜修经被派往湘南开展地方工作。临行前,他特意邀上游端轩去看望受伤的王展程,在宁静的小河边谈了好长时间的知心话。他说如果不是冒进湘南,袁崇全有可能就不会叛变,王尔琢也就不会死,多好的一位兄弟,突然说走就走了……说到伤心处,杜修经落下了眼泪,王展程和游端轩的眼圈也红了。

这时,负责带路的交通员来催杜修经,说要启程上路了,三人才依依惜别。杜修经充满期待地说:“我们会有机会再相聚的!”

然而他们再也没有相见过。1946年,杜修经几经周折回到家乡,担任慈利一中的历史教师,直到家乡解放。2007年11月13日,一生风雨沉浮的杜修经与世长辞,享年101岁。

104211g4uxv7zfb4vn236v.jpg

(晚年的杜修经先生)




红军大队回师井冈山后,占遂川,克宁冈,攻永新,三战三捷,收复了失地,扭转了“八月失败”后的被动局面,重开了边界割据的新局面。

但湘赣敌军不甘失败,调集各县反动民团,对井冈山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想卖的山货卖不出去,想买的物资买不进来,军民苦不堪言,每天靠红米、南瓜、野菜充饥。在这种极度困苦的日子里,有人开始牢骚满腹,甚至有人再次提出“红旗究竟能打多久”的疑问。

就在红四军在井冈山上犯愁的时候,彭德怀带着红五军来了。

山外,蒋介石开始集合六个旅的兵力,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第三次“会剿”,分五路进攻井冈山。

形势十分严峻,刚刚会师的红四军、红五军不得不兵分两路:由刚刚上山的红五军死守井冈山,而熟悉井冈山的红四军却向赣南发展,只留下几名干部协助红五军保卫井冈山,这其中就有王展程。

会上听到这一决定,游端轩的心猛地一沉,说不清为什么,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1929年1月14日,也就是腊月初四,游端轩告别王展程,随主力部队从井冈山出发,向赣南转移。临别时,两人紧紧握手,千言万语哽咽在喉头。

1月30日,敌军从四面八方扑向井冈山。王展程与彭德怀、滕代远、何长工指挥部队投入战斗。红军凭险坚守,艰苦奋战,可兵力悬殊太大,阵地先后失守。为避免全军覆灭,决定突围下山。

腊月三十,突围出来的三四百人来到大余县新城的周屋村,所有人都已极度疲劳,全部倒头就睡,连哨兵也一样。只有彭德怀与王展程摸黑在村中分头巡察。

大年初一凌晨,四个营的追敌赶来,在新年的爆竹声中,枪声突起。彭德怀与王展程率先迎战,部队激战三个多小时后,终于突出重围,清点人数,只剩下二百多人,王展程夫妇不见了。

被打散的王展程夫妇与彭德怀手下的李副官在一路。三人冒着风雪,在丛林中穿行,好不容易来到湘赣边界小镇戴家铺,却被地主武装“挨户团”抓获。

他们被关在了一间房子里,王展程悄声对妻子说:“记住,你叫陈玉蓉,是半路上和我们搭伴去找丈夫的,和我们两个从来就不认识。”

面对将要降临的死神,段子英的心情很难受,她愿意与丈夫一起死,可一想到腹中的孩子,又不得不听话地点点头。

后来,挨户团的人得知这个身怀有孕的女人与这两个“共匪”没有关系后,决定放她一条生路。下午,看守打开牢门,把王展程和李副官带走了。

王展程忍不住最后看了一眼段子英凸起的肚子,那里,有他尚未出世的骨肉。但很快,他就收回了目光,与李副官默默对视了一眼,然后从容地走了出去。

段子英的心碎了,她想扑上去,死死地抱住丈夫的腿,可她忍住了,丈夫的叮嘱一直响在耳边:“为了孩子,你一定要活下去!”她倚在墙角,闭上了双眼……

随着两声枪响,王展程与李副官被敌人用鸟统射杀在山坡上。那一年,王展程年仅二十七岁。



104211wezq9i51p5vz59p4.jpg

(黄埔军校时期的王展程)




痛不欲生的段子英活了下来,三个月后被卖给一家药店的老板,后被母亲接回湖南耒阳。1937年3月,她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重新开始从事革命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省机械工业厅副厅长。2000年在长沙病逝,享年九十岁。

2002年,王展程的后人将王展程的骨土移到井冈山,和段子英的骨灰合葬于井冈山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为他们举行了安葬仪式。两人的半身铜像和战斗事迹也展示在井冈山烈士陵园内。

相隔七十多年后,这对夫妻终于团聚。

如今,在井冈山烈士陵园,立有王尔琢、王展程,肖劲三位烈士的塑像。蔡晴川烈士也随电影《建军大业》的热播名闻天下。朱德手下的“石门四杰”,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相信有一天,烈士的家乡也会修建纪念广场,并为这几位红军将领立碑塑像!

再说游端轩与贺声洋。




104211cfc4fkztofc4afkp.jpg




1929年4 月,红四军转战赣南后,很快进入闽西,消灭了郭凤鸣部,随即占领长汀,取得了红军自下井冈山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部队得到了很好的补充,红四军第一次统一着装,所有指战员穿上了崭新的灰蓝色的军装,戴上了绣有红五星的红军军帽。全军上下,焕然一新,精神抖擞。

这一天,毛泽东接到长汀一位农民从瑞金送来的一封急信,得知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军已到瑞金。毛泽东高兴万分,即与朱德率部回师瑞金,于4月1日与红五军在瑞金城郊会合。

对于这次会合,游端轩充满了期待,然而事与愿违,他没能见到王展程,黄埔六期的同学游雪程告诉他,王展程被挨户团杀害了。听到这一消息,他半晌没有说话。

一年之后,另一个老乡出现了,他就是贺声洋。

贺声洋在三河坝分兵时随主力进入潮汕,部队打散后被党组织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转入列宁格勒军事学院学习,任苏联红军某部营长,参加了日俄张鼓峰战事。回国后被派往闽西,任中国工农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学生总队长。

1930年11月,新红十二军在闽西成立,贺声洋任军长,下辖三个团,游端轩任第一团团长。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从此,两人经常聊起老乡间的一些事。

然而贺声洋在闽西呆的时间并不长,受“富田事变”影响,肃反扩大化殃及闽西,贺声洋因有“阶级异己分子”嫌疑接受肃反委员会的调查,被列入镇压的对象。在游端轩的暗中帮助下,他逃往上海,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1938年,因感染肺结核,与世长辞,时年36岁。

贺声洋离开闽西后,中央即派左权前去代理新十二军军长。不久左权调到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任作战参谋,军长一职先后由李中沸、毕占云代理过一段时间。6月,成立了第三十四师。从这时起,游端轩开始担任新红十二军军长,同时兼任三十四师师长。

1932年2月,福建军区成立,游端轩任军区参谋长,同时兼任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长一职。

这年冬天,林伯渠由海参崴学成回国。翌年三月,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出任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长,后任财政部长调任没委会主任及总供给部长,为保障苏区经济做了大量工作。

104212in53i3htwrhv9znq.jpg

(林伯渠纪念邮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敌人大军压境,根据地危在旦夕。

那天,身为福建军区参谋长的游端轩,在福建长汀东街的一间小房子里,参加了由刘少奇主持召开的一个秘密会议。刘少奇心情沉重地告诉大家,红军主力即将转移,打算前往湘西,与贺龙的部队会师,福建省党政军三大机关继续坚守闽西根据地,掩护主力转移,开展游击战争。

得知这个消息,游端轩的心情十分复杂,红军主力要转移的方向,正是自己的家乡。所以,他很想随主力转移,回老家看一眼爸妈。可是,军人必须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身为红军的妻子罗绍莲知道他的心思,劝他说:“你还是争取走吧。你去找朱老总,要不,你去找你们老乡林伯渠,他是红军中的元老,说得上话。他俩都会帮你的。”游端轩毅然决然地说道:“我必须留下,根据地也是我的家!”

第二天,游端轩就投入了松毛岭战斗,这是一场死守根据地东大门的恶战,要为红军主力转移争取宝贵时间。

那天正是中秋节,敌军三个师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向松毛岭展开猛烈进攻。枪炮声震耳欲聋,喊杀声响彻云霄,四处硝烟弥漫,阵地上血肉横飞,尸横遍野。

这一仗整整打了七天七夜,红军主力得以安全转移。

随即,国民党军队攻占苏区,发动了大规模的清剿,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游端轩让妻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开部队,隐藏在老乡家里。

临别时,游端轩拥紧两个儿子亲了又亲。妻子把脸别向一边,泪水夺眶而出。眼前的形势让她万分担忧,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就在她悄然泪落的时候,三岁多的大儿子说话了:“妈妈,你看,爸爸也哭了。”夫妻俩泪眼相望,然后紧紧地拥在了一起……

含泪送别妻儿后,游端轩率部转移到了四都山区,在这里与敌人展开殊死激战,部队伤亡惨重。春节过后,队伍只剩六百余人。电台也在激战中被炸毁,从此与苏区中央失去了联系。

生死存亡关头,游端轩提议分兵突围。毛泽覃带一路突出重围后向西转移,后来在瑞金山区被敌军团团包围,激战中,毛泽覃壮烈牺牲。

游端轩与万永诚、龙腾云率领另一路一百多人,于4月10日来到福建武平县上湖村,由于连日没有吃上一顿好饭,战士们开始生火做饭。

谁知这时,村外枪声大作,敌军三个团的兵力分头包围了村子。听到枪响,游端轩率先冲了出来,来不及吃饭的战士们跟着向村外冲去。这时,一个战士因为连日作战又累又饿,没冲几步就倒下了。队伍已经完全没有了战斗力。

游端轩对省委书记万永诚说:“快!你和机关的人带上一纵队撤!我带二纵队在这里掩护!”万永诚想说什么,只见游端轩眼一瞪,吼道:“没时间啰嗦了。你再不走,我先打死你!”万永诚知道大胡子参谋长的脾气,含泪点头,带上一部分人退回村中,寻找另外的突破口。

游端轩率二纵队在村头阻击敌人,最后子弹打光了。敌人的包围圈越缩越小,密集的子弹扫过来,战士们一个个壮烈牺牲。敌军中有地方民团的人,他们认识大胡子参谋长游端轩,为了活捉这位红军高官,叫嚣着涌了上来。最后关头,游端轩提着刺刀冲向敌军阵营,敌人慌了神,一排子弹扫向他,只见这位身材魁梧、年仅三十二岁的红军将领紧抱胸膛,踉踉跄跄地倒在了一条溪沟里,鲜血浸透衣服,染红了溪水……

时隔八十多年后,游端轩老家的亲人寻到了这里。


在高山之巅,在巍峨的纪念碑前,亲人们遥望群山,不由想起了游军长的妻儿。在游军长壮烈牺牲后,隐姓埋名的她们是否就隐居在这茫茫的深山里,最终她们的命运如何?他的妻子是否安居终老,两个儿子是否健在?他们问群山,群山无语。

之后,亲人们又来到游军长牺牲的地方,捧一把染过烈士鲜血的泥土,装在盒子里,用红绸包好,然后领着这位先烈的忠魂,从长汀,到瑞金,再上井冈山,沿着他当年战斗过的足迹,一路辗转,回到了老家古堰头。

如今,在游军长的家乡古堰头,为他修建的纪念广场已经对外开放,前来瞻仰纪念的人络绎不绝。

在阔别家乡九十二年后,我们的游军长终于魂归故里,圆了回家的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30 11: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5: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3 08: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10: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革命先驱,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欣赏佳作,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23:24 , Processed in 0.04188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