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币求誉”的故事,说战国中期齐威王手下有两位大夫,一位治理即墨,一位治理阿城。齐威王的近侍经常向他说即墨大夫的坏话,说阿城大夫的好话。为辨是非,威王经调查发现,结果恰恰相反。却原来是即墨大夫为官清廉,使人民安居乐业,但无“厚币”贿赂近侍,故威王听到的便是“毁言日至”;阿城大夫为官贪婪,搞得民苦不堪,却有贪资,用“厚币 ”贿赂近侍为他“求誉”,故威王听到的便是“誉言日闻”了。 在查明真相后,齐威王下令将阿城大夫及受其“厚币”而“求誉”的近侍一并烹杀,并升赏了即墨大夫。 笔者以为两位大夫的结局各异,完全是他们不同为官理念的必然结果。即墨大夫之所以能够创下如司马迁称赞并记入史册的“生产发展,人民衣食充足,官员勤勉,地方安宁”的政绩,主要是他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清廉自守,勤政务实,与民同甘共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执政为民”。尽管即墨大夫当时还不可能有这种认识,但他的作为表明却是走的这一正确路子,故能彪炳青史,成为后来者之楷模。阿城大夫之所以身败名裂,遗臭后世,症结全在为官的理念歪了。他为官不是为民造福,而是坑民谋私,贪得无厌,进而恶性膨胀,以劣迹当政绩,用“厚币”去走威王近侍的门子,为其粉饰,大吹“誉言”,以图升迁。不料,碰上威王与他较真起来,被甩进了沸鼎,恰如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回中所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