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50|回复: 8

东方鹰 14 战国军事家孙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3 07: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方鹰a 于 2020-6-13 08:08 编辑


    14 战国军事家孙膑


  孙膑(前379-前314.08.28)本名孙宾,字伯灵,今山东省聊城市鄄城县人。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孙膑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代。与庞涓曾同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熟读《田穰苴兵法(司马兵法一百五十篇)》,鬼谷子见他为人诚恳正派,又是兵圣孙武的重孙(第四代后人),便授予他私藏多年的《孙武兵法(孙子兵法十三篇)》,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孙膑与庞涓同窗,一段学习后,才能却远超过了师弟庞涓。弃学下山的庞涓被魏惠王拜上将军,不忘亲自请师弟孙膑出山,但后见孙膑才能过人,又习得自己梦寐的《孙子兵法》,心生惶恐,于是用奸计,使他被处以膑刑。后被齐使淳于髡偷偷救走,由田忌好生招待。为不忘膑刑之仇,孙宾改名孙膑,后在田忌赛马时被引荐给齐威王,拜军师。桂陵之战,计擒庞涓,雪软禁之耻。马陵之战,计射庞涓,挫败魏军,报膑刑之仇。著作有《孙膑兵法十六篇》。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出土《孙膑兵法》残简,现藏于临沂金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书计有一万一千余字。
  纵观《孙膑兵法十六篇》,是在继承孙武、吴起军事思想的基础上的新思想和延伸。孙膑在被齐威王问时,阐述战争是政治斗争工具的战争。
  战在于势,兵贵神速。其一,孙膑指出战争就是要争取发射弩矢的那一最有利的瞬间。在《强兵》篇,孙膑又进一步提出,要想强兵,当务之急在于"富国",明确揭示了战争对于经济的依赖,在理论上发展了孙武所提出的"因粮于敌,取用于国"的论题。
  其二,孙膑指出作战就要打击敌人没有防备或防守薄弱之处。在《威王问》篇中:"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这个说法继承了孙武"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的思想。意思是攻打正面强大之敌,不如迂回到敌人虚弱的后方,迫使敌人退兵或分兵,然后寻找机会,消灭敌人。
  其三,孙膑指出对战应有对敌之阵法。孙膑在《官一》篇,指出十几种阵法,如:索阵,用来进剿敌人;囚逆阵,用来疲惫敌人;危□阵,严兵以临敌;云阵,以弓弩与敌对射;羸阵,围困敌人;阖燧阵,用来消灭敌军前锋;皮傅阵,用来强攻救援;错行阵,声张军威;刲阵,攻击高陵之敌;雁行阵,适合摆在蜿蜒曲折而多荆棘的路上;锥行之阵,适于火烧敌人的辎重粮草及接应的战车,等。“锋有后,皆待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这就是说,用八阵作战,把军队分为主力、先锋、后续三支部队。作战时只以三分之一的兵力接敌,而以其它三分之二作为机动兵力蓄劲待敌。如果敌人弱而乱,就用精锐的部队击溃它;如果敌人强而严整,就用老弱士卒去引诱它,待它兵力分散以后,再行进攻。
  其四,孙膑指出争战离不开人的作用。在《见威王》篇中,提出选拔一批勇武的战士做选卒,以他们为冲锋陷阵的主力。他认为,具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国家才会"战胜而强兵,故天下服矣"。在《月战》篇中:"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在人不被当做人看待的专制时代,孙膑能指出人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无疑是进步的。
  孙膑(原名孙宾)到魏都安浥后,庞涓以宾客之礼相待,派美女照顾孙宾。
  庞涓率魏国大军在方城与楚国军队相持不下。孙宾引用《孙子兵法》献“上屋抽梯”之计,使庞涓大败楚军。
  魏惠王志在统一三晋之地,令庞涓出征韩国,秦国陈渠伺机大兵压境魏国。孙宾临危不乱,以疑兵之计吓退来犯秦兵,赢得魏国君臣一片赞赏。劳师征韩,匆忙赶回救援的庞涓却被冷落一旁。
  庞涓嫉妒孙宾的才能,恐将军之位被孙宾取代,但碍于是师兄弟,表面上笑脸相迎。为达到目的,庞涓利用孙宾的思亲心情,设下圈套,陷害孙宾。不久,孙宾接到齐国的家书,念亲心切的孙宾在庞涓的怂恿下向魏王告假,魏惠王听信谗言,以叛国罪将孙宾打入死牢。行刑之际,庞涓出面为孙宾说情,魏王传旨免除孙宾死罪,处以膑刑。庞涓将受伤的孙宾接回家中,请来最好的医师为他医腿,并继续派美女照看孙宾,孙宾十分感激,许诺将所记得的《孙武兵法(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庞涓书写下来。留住性命却失去双腿的孙宾由此落入了庞涓的掌心。
  一个照顾孙宾起居的小男孩被孙宾的精神所感动,早就看穿了庞涓的伎俩,便对庞涓一贴身卫士讲,是否求庞将军让孙先生休息几天,那个卫士道,“你知道什么!只等孙宾写完兵书,就要饿死他呢!还让他休息?”为帮助孙宾,他偷偷将庞涓陷害孙宾的事实悄悄告诉孙宾。
  孙宾面对死亡,但无计可施,情急中想到下山时鬼谷子送给他的锦囊。“原来此如!原来如此啊!”原来锦囊中仅书两字,“装疯”,他将已抄录的兵法全部烧掉。庞涓不相信孙宾真疯,多次试探,都没看出破绽。庞涓还是放心不下。期望孙宾不是真疯,好继续为他写出《孙子兵法》,派人向孙宾倾吐谈心,孙宾无动于衷,仍疯疯癫癫,送饭的人拿来吃的,他竟连碗带饭扔出好远。庞涓万分无奈,便叫人把他扔到猪圈去,孙膑披头散发地倒在猪圈里,弄得满身是猪粪,甚至把粪塞到嘴里大嚼起来。暗中监视孙宾的庞涓因此也信以为真了。
  小男孩知孙宾是装疯。在孙宾教唆下小男孩找人来到孙宾的故国齐国,找到齐国将军田忌,将孙宾的遭遇告诉了田忌,请田忌设法解救。田忌不信孙宾其才,淳于髡决定到魏国一试孙宾,然后见机行事。淳于髡来到魏国,私下买通看护孙宾的卫兵,在小男孩的安排下与孙宾见面。一番交谈,孙宾叹自己空有世上无双的《孙子兵法》,却无用武之机,辜负了祖先和老师的厚望。淳于髡方知孙宾真有其才。于是用孙宾之计,让自己的仆从装扮成蓬头垢面的孙宾醉卧猪栏,孙宾乘机躲入淳于髡的马车逃离魏国。
  数天后,魏国人在都城河边发现了孙宾的衣服,误以为孙宾已死,庞涓有些懊悔。回齐国后,孙宾为了不得罪魏国,暂时隐住在田忌家中。田忌派家臣仆人照顾孙宾,为不忘膑刑之仇,孙宾改名孙膑。田忌爱马,常和齐威王赛马,每赛必负。孙膑告诉田忌,采用"策对"之计,说:“舍弃一匹马,便可换取全局的胜利。将军用的下等马对大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大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大王的下等马,舍弃下等马,一败两胜,而胜全局。若大王追究起来,将军当见机行事。”田忌听从了意见,下重赌和齐王赛马,果然获胜。齐威王纳闷,田忌顺水推舟举荐孙膑计谋,令齐王敬重。
  齐威王见孙膑双腿残疾,当孙膑陈述自己对战争的观点时,齐威王问:“依你之见,不用武力能不能使天下归服呢?”孙膑果断地回答说:“这不可能,只有打胜了,天下才会归服。”然后,他列举黄帝打蚩尤,尧帝伐共工,舜帝征三苗,以及武王伐纣等事实,说明以战求统一的必要。这一番深刻的分析,使齐威王大受震动。再询问兵法,孙膑更是滔滔不绝,对答如流。齐威王感到孙膑其人确实不简单,从此以“先生”相称。
  庞涓为报中山之仇,带重兵进攻赵国,赵国危在旦夕。便向齐国求救,田忌主张救赵,相国邹忌等人惧怕魏国,坚决反对。齐威王力排众议,发兵8万救赵,欲封孙膑为大将,孙膑辞谢说:“我腿有残疾,若我为大将军,恐受天下人耻笑,况我初回齐国,毫无建树难以服众,还是请田忌为大将军为好!”齐威王于是封孙膑为军师。
  田忌听从孙膑的计策,不去赵国,而直逼魏国。田忌的堂弟田国以为孙膑怕死,怂恿数名将军不听孙膑之令,定要前往赵国和魏军一决高低。孙膑好言相劝,田国等人不从。孙膑按军法斩杀田国手下一个有功之将,田国等人在军法的威慑下,领军向魏都安浥挺进,魏国告急,庞涓只好从赵国撤军。回军途中,庞涓和齐军相遇,孙膑重创庞涓。庞涓方知孙膑没死,田国等人此后对孙膑口服心服。
  庞涓为报复齐国,纠集楚、韩、燕三国讨伐齐国,扬言若齐国不交出孙膑,便毁灭齐国。邹忌等人也推波助澜主张交出孙膑以解齐国之难,齐威王为齐国安危,答应了庞涓的条件。田忌、田国劝孙膑逃走,另择明主。孙膑胸有成竹,说他可兵不血刃,使庞涓撤兵。盟坛上,四国上将商谈退兵和好之事,庞涓坚持必须得到孙膑,才可退兵。装扮成齐国将军的武士春押着孙膑来到坛下,庞涓上前辨认孙膑,冷不防被齐国武士用剑逼喉,周围的魏国士兵怕庞涓被杀,不敢上前。庞涓无奈,只好答应退兵。
  楚、韩、燕三国军队退去后。庞涓也只好撤军。回军的路上庞涓越想越气,又带军杀回。魏军的突返,使齐国措手不及。齐威王命田忌和孙膑带兵抗敌。虽然楚、韩、燕三国的军队已经返回,齐军和魏军相比还是敌强我弱,孙膑令全军守而不出。庞涓为激孙膑出营作战,命魏国士兵在营外高声漫骂。孙膑仍按兵不动。田国气愤不过,要求出兵,没想到孙膑竟然同意。田国率精干之兵不断袭击敌人,使魏军更加疲惫。庞涓只好撤军,孙膑乘机出兵,挫退魏军,活捉庞涓,一雪软禁之耻。
  齐威王见救赵目的达到,魏军主力又并未受损,下令放庞涓回魏。
  庞涓回到魏国后,又气又恨,欲杀孙膑。招门客支招用计让孙膑和田忌失去兵权,然后再兵压齐国迫使交出孙宾。庞涓派门客公孙阅投奔在齐国相国邹忌门下,向邹忌讲述田忌得势的利害。邹忌本来就嫉妒田忌的功劳,便向齐王进谗言,诬陷田忌和孙膑,齐王不信。公孙阅告诉邹忌,无中可以生有,多说几次,齐王就会相信。公孙阅冒充田忌的门人带重金请占卜者为其占卜,所问乃谋王权之事。邹忌将此事禀告齐王,齐王终于相信了邹忌的谗言。
  齐威王派人监视田忌,孙膑告诉田忌,只有交出兵权才可免去杀身之祸。田忌听从孙膑的计策,主动交出兵权,齐威王打消斩杀田忌的念头。
  门客劝邹忌斩草除根,邹忌说在齐国难以得手。公孙阅让邹忌"借刀杀人"。邹忌向齐威王建议与楚国建立联盟,共同对付魏国,并提议让田忌和孙膑出使楚国。齐王担心二人一去不回,邹忌说他们如果不回,就灭其九族。邹忌随后派心腹赶往楚国,密报田、孙到楚国是为了探查虚实。孙膑和田忌一路上几遇危险,幸有武士暗中保护,才化险为夷,到达楚国。楚国为了对付魏国,要留往田忌、孙膑,并许以高官厚禄,田忌和孙膑执意要走,楚王一怒之下将二人困在楚国。
  庞涓听闻孙膑被困在楚国,带着珍宝亲自出使楚国,将珍宝献给喜爱珍宝胜于自己生命的楚王,还答应将占据楚国的城邑还给楚王,以换取孙膑。楚说可以考虑庞涓的建议。楚王要挟孙膑,说他如果不答应留在楚国,就把他交给庞涓。
  孙膑告诉楚王,庞涓要的不是他,是《孙子兵法》,有了《孙子兵法》,魏国就会称霸。孙膑答应为楚王抄录一套《孙子兵法》,楚王同意先放田忌回国。田忌暗中收买众多敢死之士,欲救孙膑。庞涓得知孙膑答应为楚王抄录兵法,进见楚王,说他知道兵法的一些内容,为防止孙膑抄录假兵书欺骗楚王,他可以为楚王监视孙膑,条件是他再把兵书抄录一遍带回魏国。楚王答应了他的要求。
  庞涓又见到孙膑,说他即使给楚王抄录了兵法,楚王还是不会放过他,不如为他抄写一部兵法,他可以帮助孙膑逃离楚国。孙膑将计就计答应庞涓的要求。按照庞涓和孙膑约定的计策,庞涓先离开楚国。庞涓走后,孙膑拜见楚王,说兵法乃兵圣之作,必须找一类似鬼谷的山谷抄写,才可不辱圣灵,否则将受到上天惩罚。
  楚人一向宠信鬼神,楚王答应了孙膑的要求。孙膑选择了靠近楚魏边境的一条山谷,假意不敢前往。楚王得兵法心切,派军队保护孙膑。庞涓带兵秘密袭击孙膑所在的山谷,意欲劫持孙膑。孙膑乘庞涓与楚军混战之机,在武士的保护下,逃离楚国。
  孙膑的逃离使庞涓十分恼怒,他来到楚国,一番口舌,使楚王相信了他的谎言。楚王派使者来到齐国,污蔑孙膑偷走了楚国的国宝,要孙膑将国定送回楚国,否则楚国将与魏国一同向齐国问罪。齐威王明知孙膑不是鸡鸣狗盗之徒。但迫于楚国的威胁,再加对田忌的猜疑,命令孙膑亲自到楚国向楚王说明。孙膑为了田忌将军一家人的性命,打算再次动身去楚国,田忌、田国极力阻止孙膑前往楚国。孙宾用偷梁换柱之计,命人装扮成自己,带着一批希世珍宝前往楚都。孙膑乘机带着田忌的信,随田国经楚国前往到韩国去找申大夫。
  孙膑来到韩国申大夫家,申大夫要将他引见给韩王,孙膑不愿让自己来到韩国的消息传到魏国,因此不愿去见韩王。申大夫还是将孙膑来到韩国的事告诉了韩王,韩王立即召见孙膑,拜孙膑为军师。庞涓得知孙膑在韩国,故作不知,派使者来到韩国,邀请韩国在成周会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请韩王允许魏国参加盟会的人路经韩国成皋。
  孙膑向韩王进言,说魏国肯定另有所图,并向他讲了当年晋献公假道伐虢的故事。韩王只答应盟会,未答应借路。盟会之时,魏王假作劳累过度,旧病复发,庞涓再次提出借路韩国的北方重镇成皋,从近路回国。韩王以为盟约以定,魏国不会与之为敌,答应了庞涓了请求。庞涓回国途中,乘韩国不备,突然占领了成皋。然后向韩王提出:以成皋换孙膑。
  成皋是韩国北方的屏障,成皋失陷,韩国上下一片慌乱。韩国不少大夫主张用孙膑换回成皋,韩王也打算把孙膑交给魏国。申大夫坚决反对,他说只要孙膑在韩国,成皋就不愁不能夺回,而且魏国也不敢小视韩国。身为大将军的韩国太子也反对交出孙膑,认为如此将是韩国的羞辱。
  韩王改变主意,命太子和孙膑带兵夺回成皋。韩国的军队没有进攻成皋,而是直逼魏国的重镇中牟。庞涓估计孙膑会象当年围魏救赵一样故计重演,并未回兵中牟,而是率主力直逼韩国国都。韩王立刻命太子和孙膑回军。孙膑让太子率大军明为回国救急,实为虚晃一枪,他与田国率领一支精干轻装军队,夜奔成皋,乘敌不备,夺回了成皋。
  庞涓在韩都城外准备与孙膑一决胜负,可发现韩军营中没有孙膑,他意识到孙膑肯定是去了成皋,立刻率大军悄悄返回成皋。孙膑夺取成皋后,为长期坚守成皋,派军队到城外征粮,未曾想庞涓先头轻装军队已经逼近成皋。孙膑处乱不惊,命城外征粮军队立刻集结,然后大开城门,装做毫无戒备。
  魏国费将军带先头魏军来到成皋城外,见城门大开,不由疑惑,不敢进兵。后又发现城内街旁有隐蔽的士兵,城外林中也有韩国士兵,怕中孙膑的埋伏,急忙率军后撤数十里。城外征粮韩军得以回城。庞涓大军赶到,将成皋团团围住。田国回韩都请兵,许多韩国大夫不愿因孙膑与魏国交战,再次提出用孙膑换成皋。韩王犹豫再三,命太子和申大夫率韩国大军前往成皋,但为留后手,不准他们与庞涓交战。
  太子大军来到成皋三十里外安营扎寨。孙膑见太子迟迟按兵不动,派人来到太子营中,问太子为何不出兵。太子推说庞涓围而不攻,他必须谨慎行事,以免中计。成皋城内缺粮,韩国守城的军队不免人心浮动。庞涓派入成皋的奸细随波逐流乘机挑唆守城百姓哄抢粮库,一声内乱迫在眉婕。幸亏孙膑带兵及时赶到,制止了内乱,领头抢粮的百姓被扣押。
  孙膑告诉百姓,他让将军扣发粮食,逼他们抢粮,造成城中没粮的假象,这样庞涓继续围而不攻,以便有足够的时间等待秦国援军的到来。百姓将孙膑的话告诉奸细,奸细尚存疑惑。孙膑再布迷阵,使奸细相信城中确实有粮。奸细逃离成皋,将成中内情报告庞涓,庞涓决定攻城。
  对于孙武"我专而敌分"、以寡敌众的战术原则,孙膑也有创造性的发展。韩国军队依照孙膑"树上开花"之计,虚张声势,引诱迷惑敌人,庞涓错误的以为,韩军主攻方向在韩国太子一路,率主力迎击太子,敌人兵力分散,结果申大夫率韩军主力突破魏军包围,将粮食和援军送进成皋。
  太子不听劝告,违背孙膑之意,被宠涓大军围困在城西。孙膑再用"树上开花"之计,造成大军进城的假象。庞涓估计孙膑将从成皋西门突袭庞涓,调集大军埋伏在城西。谁知孙膑大军从魏军包围圈的另一方向突破,救出韩太子及所率将士。
  庞涓率大军在外,不敢久战,意欲与韩军一战决胜负。但孙膑固守不出,意在将庞涓拖垮。庞涓派士兵四处抢粮,杀戮韩国百姓,引诱韩军出动。部分韩国士兵不听军令,私自出击,被魏军所杀。庞涓将韩国士兵的尸体堆在韩军大营前,韩国士兵被击怒,拥入孙膑帐内,威胁孙膑,若再不出战,将杀死孙膑。
  孙膑用兵法说服众士兵,士兵决意按孙膑之计行事。庞涓继续抢粮,韩军出兵,打了就撤,在回撤之时。部分将士出而不返,秘密潜伏于西山。十数天后,潜伏于西山的韩军已达数万人,孙膑命出击的军队将魏军引入西山,将其歼灭。西山之战魏军被重创,庞涓知再战也无利可图,只好打道回国。
  齐威王临终前悔恨错待田忌和孙膑,他恳请田忌重掌兵权,还嘱咐一定要请回孙膑。
  孙膑知韩王不会放自己回国,庞涓也将在路上派兵截杀,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安全回国。孙膑请韩王把他当做韩国人,按照他的功绩,给他一富庶的城邑做为封地,这座城邑就是魏国的上党。
  韩王早就想得到上党,若夺取上党,就将上党赐于孙膑。孙膑率军队前往上党,庞涓派兵在上党的必经之要道长山拦住孙膑的军队。孙膑假意准备进攻长山,暗中派人寻小路轻装奔袭上党。孙膑攻克毫无防备上党后,又离开上党,前往赵国,既摆脱了韩王的控制,又躲开了庞涓截杀。
  孙膑决定先除掉公孙阅,然后迫邹忌就范。孙膑见邹忌,称赞他开始辅佐齐威王时是如何贤德,捧他为齐国栋梁,告诉他门客公孙阅是魏国奸细,要他相助除去公孙阅,邹忌信了孙膑之言。邹忌向齐宣王引荐公孙阅,公孙阅在齐王面前诬陷孙膑,齐王将信将疑,向邹忌询问孙膑的事,邹忌却总说孙膑的好话。齐王对公孙阅失去信任。
  邹忌借此劝公孙阅废除齐宣王,两人商定,公孙阅派人与庞涓联系,里应外合立宣王弟田郊师为君。公孙阅让心腹带秘信前往魏国,心腹被埋伏在城外的田国抓获,公孙阅知道上当,自杀身亡。邹忌想要回秘信,因为上面有他的名字。田国不给,说只有邹忌不再挑唆田忌,他才交还秘信,邹忌此时才明白中了孙膑的连环计,只好同意。
  大夫纷纷进言,请齐宣王收复魏国占领的城池,齐宣王命田忌和孙膑带兵夺回那几座城池,活捉郊师。孙膑不同意急于用兵,因为齐国经过内乱,国力不足,军力不强,强行夺回城池,不是魏军的对手,不如采取合纵之计,联络赵、韩、楚、秦四国,共同抵制魏国,然后待机行事。
  庞涓为对付孙膑的伐交,也积极开展外交,并说服魏王将魏国太子送到韩国做人质,韩王表面答应不出兵帮助齐国,但心中另有打算。秦国出兵攻打魏国,庞涓率魏国大军迎击秦军,孙膑乘机夺回了魏占领的城池,但是却没有抓获公子郊师。
  郊师躲在魏国边城,时常带领手下人搔扰齐国,他还招蓦死士,准备卷土重来。郊师手下死士曹扬,夜入王宫,刺伤了齐王,多亏王后钟离春相救,才保住了齐王的性命。被钟离春刺伤的曹扬逃入太后寝宫。曹扬一日不除,齐王一日不得安睡。齐王命田忌立即抓获曹扬,田忌手下查遍全城,也不见曹扬的踪影。
  钟离春怀疑曹扬藏在太后宫内。太后卫姬是齐宣王和郊师的母亲,不便强行进宫捉人。钟离春采用孙膑打草惊蛇之计,对太后说,有人曾看到曹扬躲入太后宫中,意欲搜查。太后否认,大闹一场。曹扬的确藏在太后宫中,听说此事后,怕钟离春真的搜查太后住处,逃出后宫,被埋伏在宫外的钟离春抓获。
  郊师不除,终为祸患。田忌打算率军进攻魏国。孙膑去找邹忌让他将功补过。邹忌答应了孙膑的要求。邹忌来到魏国边城,告诉郊师,齐王的伤势越来越重,不久将入祖庙,田忌、孙膑正在物色继位者。他联络了一些先王手下的老臣,意欲拥戴郊师回国执政。郊师闻此十分高兴,齐宣王故作不久人世的样子,太后将此情告诉了郊师。公子郊师悄悄回到齐都,被钟离春活捉,方知上当。
  齐宣王将郊师囚禁。郊师绝食,太后威胁齐王,就进牢狱陪伴郊师,使世人指责齐宣王不孝,齐宣王不愿担不孝之名,只得答应了太后的请求。郊师获释后,野心不死,重新联络死党,企图卷土重来。
  孙膑有意放纵不问。公子手下的刺客,刺杀孙膑未遂,孙膑和田忌借此离开临淄。郊师认为时机可乘,纠集死党偷袭王宫。王宫早有所备,田国率军队,消灭了公子郊师的叛党,郊师也因意图谋反罪而被齐宣王判处死刑,死后尸体被安置于燕国荒山。
  齐军准备攻城,驻守魏国的军队前来增援马陵,魏国将军告诉假郊师,他已派人禀报庞涓,庞涓将率大军前往马陵。田忌受宣王之命,准备攻城,孙膑对田忌道:强攻必然增加齐军伤亡,如果攻城不下,魏国后续援军到达,后果不堪设想。不如乘魏国边城空虚,占领魏国边城,再以小利变大利。田国带着化装成魏军的齐军出现在魏国边城,喊开城门,杀进城内。
  魏国将军得知边城失守,连忙撤离马陵,回军魏国边城。田国悄悄占领马陵。孙膑率军在途中截住魏军,魏军急忙返回马陵。田国率兵将魏军诱进城内,关门捉贼,全歼魏军。
  庞涓大军赶到边城,齐军已经撤离。庞涓决定先教训韩国,以报韩国在魏秦大战时,不按约出兵之仇,同时打算借此引诱齐国出兵,在魏国境内打败孙膑。此时魏国的太子申还在韩国做人质,魏王不同意进攻韩国。庞涓派人告诉太子申,说他母亲有病,请他回来看望。韩王不打算放太子申回国。太子申见不能回国,整日和女乐混在一起。魏王听从庞涓的计策,指责太子申不孝,庞葱带人到韩国捉拿太子申。韩王仍不放太子申,庞葱假托奉魏王之命杀太子申,韩王见此,只好放回太子申。庞涓随即与太子申率魏国大军进攻韩国。
  齐宣王派田忌和孙膑带兵救韩,孙膑不同意立即出兵,他说魏军强大,又将在魏国境内作战,胜负难定。不如先隔岸观火,待魏韩两军队打的筋疲力尽时,再出兵救韩。田忌派门客到韩国把齐国出兵的消息告诉韩王。使者在韩都城外被魏兵所擒,庞涓要他向韩国军队喊话,说齐国不肯救韩,使者一口答应。当使者来到韩都城下时,却告诉韩军孙膑亲领齐国大军不日就到。魏将一怒之下,当场杀死齐国使者。韩国得知孙膑率领的齐军将到,举国上下一片振奋,拼命抗敌,魏韩两国的军队一时相持不下。
  魏韩两军打的筋疲力尽时,齐军杀向魏国国都。庞涓率大军回国,迎击齐军。孙膑不与庞涓正面作战,因为魏军虽是疲惫之师,但齐军深入魏国腹地,不利之处更多,装成害怕的样子向齐国撤退。齐军后撤第一天,埋没做饭的军灶十万,然后一天天减少。追赶齐军的庞涓不知是计,以为齐军惧怕魏军,逃兵数量众多,于是带精兵日夜兼程追赶孙膑,结果在马陵道中了孙膑的埋伏。
  齐军万箭齐发,士军的鲜血染红了天边的夕阳,战后一片死寂,庞涓无路可逃,身中数箭,自杀身亡。孙膑运用非凡的才智,报了膑刑之仇。但他身影还留在那里,绝望的想找回那早已被深深埋葬的友情。
  田忌很欣赏孙膑才能,也同情孙膑的遭遇,以宾客之礼相待。当时,在齐国的王室贵族之中,流行一种赛马游戏。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时胜少负多。孙膑在场观察了多次后,给田忌出了个主意,让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舍一胜二,而全局胜,赢得千金赌注。这就是“田忌赛马”的故事。这揭示军事上一条重要规律:着眼全局,舍弃局部,出奇制胜。孙膑在“田忌赛马”故事中所采用的方法,被视为“策对论”的最早运用。
  公元前354年,魏将军庞涓发兵8万,以突袭的办法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赵国抵挡不住,意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欲派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军8万,前往救赵。大军既出,田忌欲直奔邯郸,速解赵国之围。孙膑不赞成这种硬碰硬的战法,提出应趁魏国国内兵力空虚之机,发兵直取魏都安浥,迫使魏军奔赵回救。这一战略思想,将避免齐军长途奔袭的疲劳,而致魏军于奔波被动之中,立即为田忌采纳,率领齐军杀往安浥。
  魏军好不容易将邯郸攻陷,却传来齐军压境,魏都城大梁告急的消息。庞涓顾不得休整部队,除留少数兵力防守邯郸外,忙率大军驰援安浥。没料到,行至桂陵陷入齐军包围。魏军长期劳顿奔波,士卒疲惫不堪,哪还顶得住以逸待劳的齐军?魏军溃不成军,庞涓也被活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孙膑发挥了孙武"攻其所必救"的军事原则,把这一原则与"批亢虚"、"示之疑"、"示之不知事"等巧妙结合起来,取得了桂陵之战的胜利。
  桂陵之战10多年后,即公元前342年,庞涓又带领10万大军、1000辆兵车,分3路进攻韩国。小小的韩国抵挡不住庞涓的进攻,一时形势危急,遂接连派出使臣,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群臣商讨对策,有主张坐山观虎斗的,有主张发兵救援的,相互争执不下。孙膑一直没有说话。齐威王见状便说:“先生是不是认为这两种意见都不对啊?”孙膑点头说:“是的。我以为,魏国以强凌弱,如果韩被攻陷,肯定对齐国不利,因此我不赞成见死不救的主张。但是,魏国现在锐气正盛。如果我们匆忙出兵,岂不是要代替韩军承受最初的打击?”齐威王说:“那么,依先生的意见怎么办好?”
  孙膑说:“我看可以先答应韩国的请求。他们知道我们能出兵救它,必然全力抗击入侵的魏军;而魏军经过激烈拼杀,人力物力也会大大消耗。到那个时候我们再发兵前去,攻击疲惫不堪的魏军,拯救危难之中的韩国,就可以用力少而见功多,取胜易而受益大,不知陛下以为如何?”一年后,当魏韩两军交战更为激烈,双方实力已大大削弱的时候,齐军出战。
  齐军长驱直入逼近魏都安浥。当孙膑得知庞涓回师都城的禀报,便对田忌说:“魏军一向自恃骁勇,现急于同我军决战。我们要抓住这个心理,诱使他们上当。”田忌说:“军师的意思是……”孙膑接口道:“我们可以装出胆小怯战的样子,用减灶的办法诱敌尾随。”当庞涓日夜兼程赶回魏国,齐军向齐国撤退,庞涓挥师紧紧追赶不放。头一天,见齐军营地有10万军灶;第二天,还剩5万军灶;到第三天,只剩3万军灶。庞涓见状得意地说道:“我早知道齐国的士兵都是胆小鬼,如今不到三天就逃跑了大半!”于是,传下将令:轻骑前进,追歼齐军,擒杀孙膑。
  齐军撤至马陵道,孙膑对众人说:“庞涓的末日到了!”。马陵道处于两座高山之间,树多林密,山势险要。孙膑传令:就地伐树,将小路堵塞;另挑选路旁的一棵大树,刮去一段树皮,在树干上面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随后,命令1万弓箭手埋伏在两边密林中,吩咐他们夜里只要看见树干旁出现火光,就放箭。说话间已到傍晚,庞涓率领的魏军果然追到马陵道。朦胧间他见路旁有一大树,白茬上隐约有字,遂命人点起火把,大吃一惊,埋伏山林中的齐军,万箭齐发,猝不及防的魏军死伤无数,乱成一团。庞涓身中数箭,拔剑自杀。齐军乘胜反追,将魏军的后续部队击溃,俘虏了魏太子申。
  从此孙膑名声大噪。马陵兵败,庞涓被杀后,魏惠王将国都从安浥迁至大梁,此后魏国霸主衰落。
  马陵之战结束不久,孙膑向齐宣王辞官远游。邹忌谋划与田忌争权,孙膑建议田忌率军回临淄驱逐邹忌,说:“若是,则齐君可正,成侯邹忌可走。不然,将军不得入于齐矣。”孙膑此言,实是要田忌举兵“清君侧”。与其成为邹忌案板上的肉,不如孤注一掷,与邹忌一决高低,这样,倒还可能死中求生、反败为胜。
  田忌依孙膑之言,率兵攻打临淄。但邹忌也不是等闲之辈,早已作好了守城准备,田忌攻城不胜,眼见各地勤王之兵大集,只好弃军逃亡到了楚国。
  辞官隐居后的孙膑开始著书和教学,结合理论与实践,整理出《孙膑兵法十六篇》传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08: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孙膑(前379-前314.08.28)本名孙宾,字伯灵,今山东省聊城市鄄城县人。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08: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威王见孙膑双腿残疾,当孙膑陈述自己对战争的观点时,齐威王问:“依你之见,不用武力能不能使天下归服呢?”孙膑果断地回答说:“这不可能,只有打胜了,天下才会归服。”然后,他列举黄帝打蚩尤,尧帝伐共工,舜帝征三苗,以及武王伐纣等事实,说明以战求统一的必要。这一番深刻的分析,使齐威王大受震动。再询问兵法,孙膑更是滔滔不绝,对答如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3 10: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孙膑的孙子兵法36计已经展现了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3 10: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印象最深的是增兵减灶一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2: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20-6-13 10:08
文中孙膑的孙子兵法36计已经展现了很多。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2: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20-6-13 10:12
我印象最深的是增兵减灶一计。

谢谢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3 16: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7: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0-6-13 16:32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谢谢关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0 07:37 , Processed in 0.0375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