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48|回复: 4

红色常德(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1 09: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瓣心雨 于 2015-12-31 10:07 编辑

红色常德一、红色组织

    红色组织是指中国共产党组织、团组织和共产党领导的协会、联合会组织,这些组织在常德革命事业中起到了中坚作用。这里选取其中5个红色组织作简要介绍。
    (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常德最早的团组织
    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常德广大青年学生在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激烈斗争和马克思主义学习传播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冬,省立二师附小毕业生丁勒生(丁默邨)到上海与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取得联系,并申请加入了青年团。他持团中央的介绍信到长沙经中共湖南支部(书记毛泽东)安排,回常德发展团组织。他先与二师学生蒋希清等建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均为二师学生,次年上半年,研究会学员加入青年团,成立团小组,丁勒生任组长,后团员发展到35名。1922年6月12日,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在二师秘密成立,6月20日,中共湖南支部书记兼青年团长沙地方执委书记毛泽东向团中央报告了常德地方团成立的情况。这是湘西北第一个团组织,也是全省最早建立的三个地方团组织之一(长沙、衡阳、常德),直属团中央。常德团地委还成立了学生运动委员会、劳工运动委员会、农民运动委员会、社会教育运动委员会、妇女运动委员会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3年冬,几路军阀在常德混战,常德团组织无法取得上级指导,加上团内部领导关系不和,致使组织涣散。12月,团省委决定整顿常德团组织,1924年5月,解散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特别支部,任命二师学生宋先礼为书记,并重新登记团员。1925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五卅惨案后,常德反帝反封建斗争高潮迭起,常德团组织迅速发展,除原有二师支部外,还增加了省立二中、峻德中学、平民学校、工友、桃源省立二女师支部,共有团员157人。这些团员中,有后来产生重大影响、发挥重大作用的滕代远、许和钧、邓兴明、李芙等。
    (二)中共常德特支和中共常德地委——常德最早的党组织
    常德的社会青年团员在火热的斗争中迅速成长,在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支持常德工人开展经济斗争、维护权益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奋斗目标更加明确,革命意识更加坚定,有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这个时期,中共湘区委(湖南省委)正在全省各地积极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组织。常德的党组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1922年下半年和1923年上半年,常德有些团员转为共产党员,1923年初,经中共湘区委批准,建立了中共常德支部,书记丁勒生,不久因丁工作不踏实,且经常外出,支部改选,蒋希清任书记。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通过《组织问题决议案》,决定大力发展党组织。同年冬,湘区委派共产党员谭影竹到省立二师建立党组织。谭影竹在二师原有党员的帮助下,首先吸收一批团员入党,然后在二师建立中共常德特别支部,并任书记。1926年2月,谭影竹调回长沙,中共湖南区委派廖如愿来常德组建中共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常德地委。廖如愿先接任特别支部书记,积极在团员中发展党员。4月的一天,在常德城北门外一个小木板房里,召开中共常德地委成立会议,有全体党员和部分入党对象参加,约30人,时任地委委员有廖如愿、张盛荣、蒋兆骧、许和钧、陈昌厚、颜南山、金潜(女)7人。地委的代号叫“杨芝华”,地委机关设北门附近孙祖庙。
    (三)常德县农协组织——常德最早的农协组织
    常德县(今武陵区、鼎城区)的第一、二个秘密农协组织,是在常德党、团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建立的。1926年1月,中共常德特别支部指导团地委,成立农村教育社,派共产党员陈昌厚任社长,组织一批共青团员和进步学生,分途到常德城西郊的农村,向广大农民进行革命启蒙教育,陈昌厚到岩桥寺牟家大屋,结识了进步青年牟环亭和牟廷焕,鼓励他们组织农民同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作斗争。5月,陈昌厚到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常德地委派康序焕到岩桥寺,继续秘密组建农民协会。他同牟环亭、牟廷焕邀集进步青年农民200多人,到河洑山红坡寺开会,正式成立岩桥寺乡农民协会,公举牟氏兄弟为正副委员长。大家举手宣誓:“跟着共产党,齐心闹翻身,有福共同享,有难大家当,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推翻旧世界,工农做主人”。岩桥寺农协成立以后,康序焕又到家乡周家店秘密成立了第二个农协组织——天门岗农民协会,会员近300人。
    在陈昌厚、康序焕秘密组建农民协会的同时,共青团员刘泽远、刘拱桥回到家乡丹洲,在四官庙创建农民夜校,向农民解说文字、灌输革命思想,并以夜校为基础,串联300多农民,成立四官庙农民协会。开初协会会员中没有妇女,引起夜校女学员的强烈不满,随后决定单独成立一个妇女组织,鼓励女学员串联农村妇女,很快吸收女会员80多名,正式成立常德农村第一个妇女革命团体——刘拱桥妇女协会。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军占领湖南,全省农民运动从秘密走向公开,发展迅猛。中共常德地委抓住有利时机,选派大批农运特派员,深入农村,组建县、区、乡农民协会。仅几个月时间,各县就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加入农协组织,乡、区、县层层建立了农民协会。到11月,汉寿、临澧、常德、桃源、澧县、慈利、安乡7县,有区农协会37个,乡农协会290个,会员4万多人。
    (四)中共湘西特委
    为了对付国民党反动派对工农运动的镇压和屠杀,在湖南省发动更大规模的农民运动,1927年7月,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分区组建特委,中共常德特别委员会因此成立,潘心源任书记,辖常德、汉寿、桃源、临澧、慈利、石门6县党的工作,联络收集马日事变后失散的党员800余人。当年10月24日,中央派罗亦农、王一飞来湖南,举行紧急会议,改组省委,通过了《湖南紧急会议决议案》,认为湘西、湘南两个特别委员会尤其重要,省委应多派得力同志前往参加主持工作,同时决定中共湘西特别委员会设常德,指定彭公达(改组前的湖南省委书记)任书记,蔡以忱(原省委秘书长)、刘泽远、舒玉林、陈昌厚、张盛荣、李芙任委员,机关设红坡寺与岩桥寺之间的翟光祥家。湘西特委领导汉寿、安乡、常德、益阳、沅江、大庸、麻阳、芷江等20多个县党的组织和革命活动,特别是11月的河洑太和观会议,在湘西北地区第一次提出组党组军,开展武装暴动,用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思想。湘西特委成立后,先后领导年关暴动、建立徐溶熙苏区、发动石门南乡起义、建立湘西工农革命军第四支队,基本形成武装割据湘西的局面。1929年9月25日,根据中央指示,湘西特委并入湖北省鄂西特委。湘西特委历时两年,在常德党的建设发展史上虽然短暂,但培养和锻炼了大批共产党人,为贺龙率领的红军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输送了一批红军指战员和地方党组织负责人。
    (五)常益中心县委
    1938年11月11日,日军攻占岳阳,12日长沙发生“文夕大火”,战争形势急剧变化。1939年2月,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上,决定建立湘(潭)宁(乡)、常(德)益(阳)、邵阳、衡阳、南县5个中心县委,原湘西工委和湘南特委不变。3月,中共湖南省委候补委员兼秘书帅孟奇受省委派遣到益阳,着手中共常益中心县委的筹建工作,3月底正式成立,帅孟奇任书记,文士桢任组织部长,李文定任宣传部长。不久,又调余克伦、顾星奎、毛碧云担任常益中心县委委员。常益中心县委领导益阳、常德、汉寿、沅江、桃源、临澧、澧县等县的党组织,机关设在益阳县城。
    常益中心县委成立之后,正是国民党加剧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卖国方针之时。因此,其首要任务就是整顿、巩固处于秘密状态下的党组织。从1939年6月起,先后对常益地区各县县级领导班子进行了一次整顿、调整,贯彻党中央“隐蔽精干、积蓄力量、长期埋伏、以待时机”的白区工作方针和省委“深入隐蔽力量,严密党的组织”的指示。具体采取了6条措施:①党员干部地方化。即将外地干部分期分批撤出,逐步换成本地干部,对已经暴露身份的党员迅速安排撤离。②党员职业化。党员都要找到一定的社会职业作掩护,以有效地隐蔽自己。③纯洁党的组织,确保党组织的绝对巩固。特别是县、区两级领导核心,更要求政治上的绝对可靠。④严格区分秘密工作与公开工作。禁止县委领导人直接出面组织救亡活动,公开在报刊上发表文章。⑤一切“非法”活动必须以“合法”形式进行。⑥普遍加强党的秘密工作教育和纪律教育。党的各级会议、支部生活、党员培训,都要进行秘密工作教育,制订秘密工作规则。
    1939年12月,帅孟奇去延安参加党的“七大”,常益中心县委书记由文士桢继任。不久,省委又调来长沙老工人党员罗怀恕协助文士桢工作。1940年4月,文士桢调任省委组织部长,由罗怀恕和顾星奎负责中心县委工作。1942年6月,常益中心县委机构撤销。
    (六)中共湘西工委
    为了冲破黎明前的浓重黑暗,湖南省工委于4月底5月初在长沙韭菜园召开了重要会议,5月4日作出了《关于湖南地区工作的决定》,通称“五四决定”。会议期间,省委书记周里指示方用建立“中共湘西工作委员会”并任书记。
    韭菜园会议结束后,方用即赶回来传达精神。5月下旬,方用在澧县三贤乡左家塔左承统家主持召开会议(简称“左家会议”),方用传达了省工委韭菜园会议精神,并个别布置了在澧县和安乡壮大党的组织、开展统战策反和迎接解放以及在澧县和华容建立地下武装等项工作任务,任命了地下党和地下武装的主要负责人。6月20日前后,方用又在澧县向晏国敬和朱明超传达了省工委韭菜园会议精神,布置了临澧和太浮山边区的工作,任命了临澧地下党和太浮山地下武装的主要负责人。6月下旬,方用又到桃源县九溪乡沙成章家主持召开会议(简称“沙家会议”),会议开了四天,第一天由方用传达省工委会议精神,第二、三天由代表讨论,第四天由方用个别布置各县发展党组织、建立突击大队、加快统战策反等工作任务。两次会后,各县党组织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时期,到常德解放时,共有支部34个,党员近500名。湘西工委在成立前后,进行了一系列迎接解放的艰苦斗争,为湘西北的顺利解放准备了良好的条件。一是建立群众组织,培养革命骨干。二是建立地下武装,开展军事斗争。1948年秋冬和1949年春夏,地下党在澧县东部、临澧北部、慈利西北部、太浮山边区和益阳建立了地下武装。1949年5月初,省工委在韭菜园会议期间,向方用个别传达了关于建立湖南人民解放突击总队并由方用任政委、陈采夫任总队长的决定。回常德后,方用两次向陈采夫传达了省工委的决定并与他商量武装起义计划,在左家会议和沙家会议期间,方用个别通知建立湖南人民解放突击总队第四大队、第六大队、第八大队、第十大队、第十二大队,任命了各大队主要军事和政治负责人。沙家会议后,方用与陈采夫在临澧乡下商定建立第十四大队,并任命了主要负责人。到解放时,湖南人民解放突击总队共有1100多人。三是建立统一战线,分化瓦解敌人。这项工作的最大成果,是指导陈采夫建立民促社湘西分社。四是开展宣传工作,迎接解放。(1)保护公路、桥梁;(2)保护敌伪档案;(3)保护工厂及一切重要设施;(4)筹集粮食,准备支援前线;(5)宣传党的有关政策;(6)准备作好截击逃敌的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0: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常德最早的团组织,还与毛泽东相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10: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德的团组织比党组织要早成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5: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知我常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4 10: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6:31 , Processed in 0.0359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