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386|回复: 19

《想宝的故事——我的回忆录》第二章第一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1 14: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章  学生时代

(1955——1967年7至19岁)


      牧童的吆喝声声伴随时光飞逝,很快,我就到了入学的年龄,但我对上学并没有多大兴趣。于我而言,骑在牛背上唱山歌、和小伙伴一起在野外玩耍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我一直舍不得丢下放牛的鞭子。后来村里小学冯校长多次登门劝学,父母也反复劝导,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牛群,跨进校门。


第7节  父亲劝学



      我能够上学读书首先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名叫文映月,生于民国10年(公元1921年)农历8月28日未时,病故于公元1985年农历9月初3日酉时,享年65岁。
      父亲身材不算高,中等个子,但长得武敦结实,祖父勤奋苦干的基因遗传给了他。他一生有两个特点:
      一是惜土如金,吃苦耐劳。他笃信锄头底下出黄金。在那得不到温饱的年代,他见荒坡荒地就挖,见能吃的庄稼就栽,试图从地底下挖出温饱来。解放初期,我家贫瘠的水田只长稗子不长稻子,他选择一块瘦田搞试验,索性全部种上稗子,他想稗子的种子也能当粮食,还能酿出酒劲十足的酒来,只要有吃的就行。不料,稗子的产量比稻子更低,结果失败了,他又开始了到处开荒种旱粮、种蔬菜,为求温饱而拼搏。
      二是重视子女教育,注重智力投资。父亲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他常常对我说:“养子不教父之过,为人不学成蹉跎。”在那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他砸锅卖铁,拼命吃苦也要送我们兄弟姐妹读书,在我们兄弟姐妹中培养了3个高中生(中专生),2个初中生。
      就这两个特点,现在看来是最简单不过的人之常情——努力让肚子吃饱,拼了命让孩子上学,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资本主义思想”。
      父亲因此挨过大会小会的批斗,遭遇大队干部的点名批评,也受到周围部分村民的嫉妒和嘲讽。尽管这样,父亲仍然坚定不移,在我饥饿难熬,试图放弃学业之时,他仍然劝我甚至逼我求知求学。
      我家虽然是农村家庭,但却有尊师重学的传统,父亲年幼时,祖父对他的教育也很重视,在家庭十分贫困的情况下,仍然送他读了4年私塾,致使父亲在周围村民中也算得上是有点知识的人。土改时,他当过贫下中农协会组长、民兵队长,公社化初期他又担任过生产队长。
      我记得小时候,父亲对生产队的社员是这样解释地主、富农、中农、贫农的含义的,他说,地主的“地”字是左边一个土,右边一个也,合起来就是地,他土也有,地也有,当然就是地主了;富农的“富”字是宝盖下面一口田,他的人口,他的田都有人罩着,有人保护,当然他就富裕了;中农的“中”字是口字中间一根直杆,一个口子切成两半,平半分,所以处于中间状态,不穷不富;而贫农呢,“贫”字上下是分和贝,他本来应该是富有的,但是宝贝被人分走了,所以就贫穷了。
      父亲能有这样的思考和见解让我非常的佩服。
      还有一点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他老人家为我们7个兄弟姐妹所取的名字。
      两个女孩子中姐姐叫文林枝,妹妹叫文树枝。小时候我常常这样琢磨:是不是父亲把姐姐与妹妹的名字取颠倒了?因为“树”与“林”连起来读是树林,这样既通俗又顺口,为什么树枝是妹妹,而林枝是姐姐呢?我心里虽然这样想,但嘴里不敢跟父亲说。后来自己上学了,长大了,特别是学了林业专业之后,才懂得林比树大,才知道父亲为姐姐妹妹起的名字根本没有颠倒之错。
      父亲为我们兄弟姐妹中的5个男孩取的名字,其含义更为深刻,用心更为良苦。老大叫文载理,老二叫文载想,老三叫文载新,老四叫文载社,老五叫文载会,把五兄弟姓名的最后一字连起来读就是“理想新社会”( 遗憾的是,老三文载新在两三岁时,得了“闹疮子”病——疥疮,因无钱及时医治,加之当时偏僻的山村医疗技术十分落后,病情发展到毒火攻心而导致夭折。这样简单的病,如果在今天,那是很容易治好的)。
      父亲认定,要实现理想新社会、要改变家庭贫穷的面貌,就必须上学。所以父亲对我的劝学,不是所谓的劝告或商量,而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决定和命令。每当父亲听到我的郎朗书声之时,或者看到我操起笔杆练字之时,他都笑眯眯地来到我身旁,用心地听,仔细地看。他那高兴劲儿简直可以用心花怒放、喜形于色来形容。而当他得知我读书打退堂鼓,露出辍学念头时,则是咆哮如雷,怒火中烧。在他看来,我非上学不可,非读书不行,否则便是大逆不道,不忠不孝。在那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哪怕自己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拼命吃苦也要坚持送子女读书的父母是不多见的,父亲可谓杨柳塘村第一人。(长篇连载,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4: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想新社会,理想社会。
好父亲,但65岁就走了,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15: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毛领导关注。
我们都有一个伟大的父亲。而且两个父亲的经历有相似之处。可惜,我没有毛先生的能耐,未能让父辈享福。每当提到自己的父亲,只好自己扇自己的耳光。
父亲的早逝,是我一生的遗憾。
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15: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先金 发表于 2015-12-31 14:55
理想新社会,理想社会。
好父亲,但65岁就走了,遗憾!

谢谢毛先生的关注。
我们都有一个伟大的父亲。而且两个父亲的经历有相似之处。可惜,我没有毛先生的能耐,未能让父辈享福。每当提到自己的父亲,只好自己扇自己的耳光。
父亲的早逝,是我一生的遗憾。
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15: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哪怕自己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拼命吃苦也要坚持送子女读书的父母是不多见的,父亲可谓杨柳塘村第一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19: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小时候也不知道上学的重要性,宁愿上课时间帮老师做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19: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父亲65岁确实走得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4 09: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苦耐劳,重视教育的好父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4 09: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形翅膀 发表于 2016-1-4 09:05
吃苦耐劳,重视教育的好父亲!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4 09: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付蝶 发表于 2016-1-1 19:43
您的父亲65岁确实走得早了。

谢谢关注!
父亲两次中风,时代不留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1 06:30 , Processed in 0.03664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