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80|回复: 8

澧阳群玉网宣(8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 14:1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丁仕先 于 2021-1-3 20:41 编辑

澧阳群玉网宣协会(86)

没廖姓人的廖家坪

作者:高家协

(二)有确切历史文物与记载的廖家坪

        唐宋年间,廖家坪的人在后坪的金鸡岗,修建了金鸡岗寺庙。这是一个祭祀的场所;坐北面南,总体呈长方形,长80米,宽60米,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其主体建筑按南北轴线逐次排列,有山门、天井、过亭、大殿,东侧有碑廊,西侧有会客室。由此,使廖家坪的人有了宗教信仰的皈依之地和历史文化的汇聚之所。他们在这里交流与沟通,可以充分地谈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梦、所悟,开展各类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这个渗透着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民俗、集会等等的场地丰富了廖家坪人的文化氛围。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他们要在庙里举行唱大戏、耍狮、舞龙、骑竹马等,常喧闹的通宵达旦。他们认为,耍狮、耍龙是一项既可练功习武,保持身强体壮,也可以保佑自己清吉平安的活动。他们十分喜爱。春节里,他们在庙前的场坪,或在庙里的厅堂里,搭上高台,各显其能,施展各自的技艺;他们还要从庙门出发,再到各家各户进行表演,十五再回到庙里“圆灯”。他们举着写有“廖家坪”三个大字的,篾织皮纸糊的,里边用蜡烛点亮的,雅称灯笼,廖家坪人俗叫“亮壳子”,跟随狮、龙的前后;龙的队伍里,还夹杂举着写有廖家坪三个大字的“蜈蚣”边的竖旗,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晚上,还伴有无数的火把引路。一路上,锣声阵阵,鼓乐齐鸣;所到之处,鞭炮不绝;耍狮、舞龙者,进门后不仅进行表演,还给户主,户主家的贵宾,堂屋的大梁、悬挂的各类大匾“上红”。红是由红布或绸撕成的,一般五寸长、一寸宽者为“见者红”;半幅布宽、一尺二寸长者为大红;整幅布宽、一丈二尺长者为“红福齐天红”。上不同等次的红,赐以不同等次的包封。已婚未育妇女,往往让狮、龙转绕其身,或让龙、狮、在床上缩聚成围,上骑一小孩,名“麒麟送子”。串村走户完成后,回庙里圆灯,表示春节耍狮、舞龙的结束。金鸡岗寺庙里,也曾办过小学,提供了给廖家坪人子弟受教育的方便。办过花鼓戏剧团,排戏演唱,供人们休闲欣赏。办过耍狮、舞龙者练功习武的场所。可惜的是,一九四三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倭寇们一把火,把廖家坪的金鸡岗寺庙烧得精光。时隔五十多年后的公元二000年,曾任过共产党廖家坪村委书记的易法建、刘长林等领头募捐,在原址上,象征性地修了两间房屋,以为庙。祖居后坪的退休小学高级教师易法纯题写了“金鸡寺”庙的寺名;里面供有神像,设有祭拜台、敬香炉;给逢年过节的廖家坪人去庙里祭拜,给外出开店、办厂、为官、打工者回村后走走的人,提供了容膝之所;表示了廖家坪的人对神明的敬意以及尊重。宋朝时,廖家坪的人为了驱逐妖魔、护佑自己,在前坪双鸭湖的西北岸,道水河的南岸,修建了一座圆形九层的重层结构的砖塔;塔是青色薄片窑砖砌成;由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条石砌成的基台和基座固若金汤,条石砌成的周围七步台阶威武雄壮;塔刹在塔顶之上,由石雕的仰莲、覆钵、相轮组成;塔顶上悬有铜窣,下有重楼阁道。该古塔,不仅反映了廖家坪人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建筑艺术,也把廖家坪的山河点缀得更加美丽。古塔经受了数百年的风雨飘摇,依旧威然挺立。时至公元一九五四年百年不遇的大水,水中连续浸泡月余,也没有毁坏它的根基。这座没有被数百年天灾毁坏的塔,却毁在了无知的外村人之手。说起来,还是与公元一九五四年,百年不遇的大水,息息相关。大水,没有冲倒廖家坪的宝塔,却把对河磨子坪的大堤冲出了一个三百米长的缺口;大堤的决口,正在宝塔右上方的张家河。那些饱受水灾之苦的磨子坪人,特别是住在倒口边房倒屋塌的人,对宝塔的意见很大;认为是塔在河中撇水,加快了磨子坪那边水的流速,增大了冲力,使堤溃口。加上,一九五四年的七月间,这里出了一件十分痛心的惨事。居双鸭湖东面茄子山的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易法美,其外祖父、母,就是这磨子坪的人。法美自幼丧母,外祖父、母,舅舅、舅妈及周围的人,对他的关照,他牢记心怀。自十四、五岁起,每次涨大水了,特别是溃决堤垸后,他总要邀人借船,把舅父母及周围老老小小接到自己家里住一些日子。这次,他照样邀了放鹭鸶的族兄易玉山,借了一支几米长的“鱼划子”去接他们。这年的水来得汹涌,来不及躲避,垸就溃决了。法美接完舅舅、舅妈一家老小后,隔壁几个叔亲家的老小也要求上船。这样,小小鱼划子挤满十多人。玉山是个四十来岁的划船老手,看水流太急,人又超载,便要求增加一人一桨。他们选派了一个叫“金三”的年轻人,与法美配对,在前分划左右桨,玉山划双桨在后兼把握船行方向。他们为了不使小船落入溃口下游的窄水面而撞到宝塔,便向溃口上游划向廖家坪。那是大清早,电闪雷鸣,恶风徒雨,他们使完了全身力气,船横在一棵合抱的大柳树上。一阵狂风,一个恶狼,“鱼划子”被端成两截。说是迟,那是快,顷刻间,一船十几人,就被洪水吞没得干干净净。一会儿后,玉善爬上树高喊“救命”,被人救上岸。原来,船端成两截后,玉善抱住浆被树叉卡住,没被水冲走。天黑前,长江几支水注入洞庭,澧水受阻,道水回流。法美和金三,在顺道水而流十几里后的紫水溪的下面回水窝里,被十里坪防汛的人发现,把他们救上岸。两个年轻人,在船被端成两截后,分别抱住“船帮”,手死死抠住“浆桩眼”,利用半截船的浮力,保全了生命。其他的老小,都是非廖家坪的人,无一生还。事后,一些人讲:“宝塔镇河妖”专保护廖家坪的人。水退之后,以防再泛,乡府以道水为界,分开组织抢修倒口。廖家坪的人去了彭家坪,道水西北各村的数千人集中在磨子坪的倒口。那时,全靠手挖肩挑运土,手拉“飞硪”压实;加之天气炎热,一个个累得精疲力竭。就在群情激怒之时,有人发难,要拆毁宝塔,以防后患。那时,共和国成立不久,文物的保护意识还没有形成,廖家坪的人也无法在场阻扰;一日清早,大雾弥漫,上工地的人拿着锄头、扁担勾绳和硪索,摸水过滩,蜂拥而至;他们用硪索栓住塔顶,用扁担勾绳连成若干拉绳,再用锄头敲掉第一层的半边墙;齐声吆喝,一座千年古塔,随着一声巨响落地,腾起一股黄色的尘雾。待廖家坪的人回来,只看见一堆青石、片专。也就是这些青石、片专,为解放后的廖家坪小学的建设做出了贡献。清朝乾隆年间,湖南安福县即后来的临澧,拥有城区半条街的首富蒋光烈,是大中国的六大财主之一;也是当代著名作家丁玲,即蒋伟,字冰之的先祖。蒋光烈虽富甲一方,但乐善好施。他家的神龛上铸有十二尊金菩萨,以应一年十二月,月月保平安;出门后最爱观地形、看风水、找一棺风水宝地葬坟,更爱请和尚到家里做道场,祈求老天爷消灾解难,降福人间。他对廖家坪要出廖天子的传说早有耳闻。一日,他顺道水而下,果见廖家坪三面环水,后依群山;便离船上坡,仔细观察;又发现,坪上有金鸡展翅、长龙戏水、金鸭越岸、鱼行上水等自然景观,更是喜出望外,便派家人把廖家坪的山水田地,花草树木全买了。他买下后,把田地全课给坪上的人耕种,在教头堰的东边,靠近龙潭湖腰的金鸡岗尾部,修了专门的粮仓。他课出来的田,减半收课。有天灾人祸的家庭,或蝗虫危害、或水漫全坪的年份,经考察鉴定,课租全免。廖家坪的人,从此也享受到了蒋光烈乐善好施的恩惠。因此,他们牢牢记住了“只望地方出财主,不望地方出贵人”的哲理名言。蒋光烈买下廖家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想重振廖家坪风水的雄风,为蒋家人选取、配置安葬宝地,保护子子孙孙,兴家致富、升官发财。龙潭湖的龙之嘴巴前是龙吐珠的珠堰、与龙之爬行之势的前爪接近;使龙之脚前、喉下一带,形成了一块绿水环绕的近十亩陆地。加上,地前有道水岸上的鹤形地、鱼形岗,构成仙鹤捕鱼之势;地后有仙逢岭下的金鸡岗和矮山构成的金鸡展翅之地形。又:左有牛头山、仙女庙,白马观,右有乌鸦山、仙公庙、金斗黝等名胜古迹相配存;无愧是一副人间仙境图。蒋光烈认为,龙潭湖爪前嘴下的这块地,是一块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神龙抱子”之风水宝地。他不惜人力、物力、财力,花十多年功夫,把这块基本成圆形的地坪,建设成了一个花园式的场所。用青石岩和麻阳石交替,砌成了高近十米的墙。石墙上,镶嵌着各类花鸟树木的石头浮雕;花园里,石雕的华表、十二生肖、各类飞禽走兽、人等,栩栩如生。但此处并没有作为蒋光烈自己寿终正寝的地方,到了咸丰年间,也不知道是他第几代当过巡抚的孙子和诰命夫人的孙媳葬在这里。这里的神龙并没有给蒋家抱来“龙子”。到了光绪初年,又有风水先生节外生枝;说廖家坪蒋家墓地的风水,是雁门山下明姓族众的一根大枫树给挡了。廖加坪的人修房葬坟的歌句是“坟对高山,屋对凹”;这树正在雁门山山尖下坡的堰里边的坎上,有两丈多的围圆,在树高三丈多处分叉,平衡上长,一双树冠虽没高过山尖,但已高出坟头到山尖的直线。蒋家人想卖下这株树,明姓人就是不肯。蒋家派人上门出高价购买;明姓人说,要用铜钱填平树蔸下的堰,再用钱堆齐树的丫。蒋家人无可奈何,望树兴叹,只好扫兴而归。民国二十四年前后的几年大水,坪上颗粒无收;蒋家自然没收到课。他们想围堤挡水保收,一“当家”领数人,来廖家坪自下而上测堤脚;测至单水堰,快到渡船口时,当家的染病身亡;修堤事不了了之。于是,他们干脆又把田地卖给了坪上的人。民国三十二年,矮寇火烧金鸡寺庙时,“搭火烧了被褥”,蒋家数十间仓屋,付之一炬。又过了三年,蒋家把坟及与坟相关财产进行了处理;就连砌挡土墙的条石也卖给石匠,石匠制作成石磨、石臼、猪嘈、狗钵、炼嘈等出售了;蒋家在坪上的财产一无所有了。墓毁于“大跃进”开始。那时,有人想邀功请偿;他们在墓中找到了些配葬的金银财宝,敲锣打鼓,到上面“报喜”去了。那些没有损坏的华表,石人、石马被人盗卖给了津市的澹津公园;一个两三吨重的石龟,半块墓碑被澧县兰江公园收藏;石龟原放百寿亭,距亭约九米远、距地面一点八米的西南水池里。历史上把土地庙当成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每个人出生、去世之后都需记所属的土地庙,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廖家坪上,也曾建造了双鸭湖、团堰坊、平堰坊、教头堰、湖腰坊、王岔堰、三岔堰、湖尾的长堰坊等多个土地庙。他们把“土生万物,万物归于土;祭祀土地,是谢土之恩”的理念代代相承。土地庙一般占地三五个平米,分两层;上放石雕或木雕的连体土地公、婆;下收藏红布等各类祭品;砖砌瓦盖,或巨石磊成;前有祭拜场坪,敬香的炉;旁边立有石碑,刻对修庙有贡献的芳名。土地庙上有:“土生万物,地发千祥”、“坪上鼓儿坪上打,当坊土地当坊灵”、“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有庙无僧风扫地,香多烛少月点灯”、“社对青山千古秀;庙朝绿水万年长”、“须仔细横下心来,莫糊涂磕下头去”、“你哄你我不哄你;人亏人天岂亏人”等,警世、文雅、形象、令人寻味的石雕、木雕的固定对联。每年的正、五、八、腊,每月的初三、十三、二十三,坪上的人都要端着香喷喷、热腾腾的整鸡、整鱼、猪头、羊头等美食佳肴,先到各自的土地庙祭拜,再端回家自用。也有在这些日子,为土地庙舞狮、耍龙、演皮影、唱戏的。其费用,有平均摊派的;也有到土地庙问吉凶后,化凶逢吉,或保护小孩无病无灾、健康成长,或求男婚女嫁、或求生儿育女,许愿后的还愿。这些土地庙,被洪水冲了又建,建了又冲;至今香火不断的还有团堰坊、双鸭湖、王岔堰、三岔堰等。

注:高家协同志曾任澧县文化局局长,现为省作协会员
(图片:张儒湘  未完待续)
mmexport1609639706482.jpg
mmexport1609639717198.jpg
mmexport160963971180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3 15: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3 15: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3 16:54: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21-1-3 15:38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代作者感谢论元老张老师赏阅点评支持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3 16:54: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爱玉 发表于 2021-1-3 15:43
欣赏佳作,点赞!

代作者感谢论元老陈老师赏阅点评支持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3 19:4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3 20:03: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点赞!
mmexportd9371aeb86b5b4a6a29e520ead6cde5d.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3 21:0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舒中一 发表于 2021-1-3 19:46
为你点赞。

代作者感谢舒老师赏阅点评支持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3 21:0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黄南林 发表于 2021-1-3 20:03
拜读佳作,欣赏点赞!

代作者感谢黄老师赏阅点评支持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9:11 , Processed in 0.0385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