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探索和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在我国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在经营方式上,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私营企业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国营、集体企业是唯一合法的方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允许私营经济充分发展;在分配方式上,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按资分配为主的多种方式存在,社会主义改造成立后,按劳分配是唯一合法的分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市场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 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小平的南巡讲话,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也不等于资本主义。我们要正确认识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探索中的“否定”,不是否定社会主义,而是否定不适合中国实际的因素;另一方面,探索中的“肯定”,不是肯定资本主义,而是肯定适合中国实际的因素。因此,社会主义的肯定、否定的辩证过程,就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接近,最终符合中国实际的过程。{市场改革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