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1-1-22 16:28 编辑
何养模藏书一瞥
安乡图书馆陈列的何养模的藏书
如果从何养模的图书被政府没收算起,到现在有整整60年了。六十年时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一瞬,确实不算长,但其间经过多少风风雨雨,尤其是文革十年,一度被视为封建毒素的图书,能够保存下来,算是劫后余生。前面,我已经简释《安乡县志》为何养模写的小传,他是我知道的安乡第一个官费留学日本的学生,更和李大钊相识、相知,近朱者赤,猜想他也曾有报国之志,从他向李大钊推荐自己的长子何之瑜进北大,并成为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就可想而知。留学归来,何养模开始从政,先后任龙山和永顺“知事”,即县长,地方财产保管处处长;接着跻身军界,任军法官,师参谋。最后回县,虽然也挂职,但在我看来其身份实为乡绅。 1947年,何养模立遗嘱分割财产时,他已经是古稀老人了,他没有忘记馈赠何之瑜的“业师”陈独秀,赠送给陈独秀的遗孀潘兰珍30亩水田,也赠送何之瑜的学生和秘书徐慧云(仍健在,居美国)30亩水田,这两个人的田产早有计划,都安排在陈独秀的老家安徽。这不是简单的田产,陈独秀最后成为托派,但他是中共党的创始人,何之瑜陪伴陈独秀走完人生最后里程,是陈独秀医嘱执行人,何养模的馈赠体现了他对儿子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陪伴陈独秀走完最后人生里程的何之深(又名何之瑜) 何之瑜编辑《独秀丛著总目》校稿手迹
老家传说何养模有七房姨太太,最近有关资料告诉我,他实际先后娶妻8位,第8位妻子老家石门,何养模每位妻室的子女都被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长子何之瑜,我有专文介绍;孙女何以铸(1919—2020),其母早故。抗日战争时在重庆军干校读书,后在部队供职,随夫何少南去台湾,相夫教子,“长子何志明获得约翰霍普金斯理工大学流体力学博士学位,任美国南加州大学太空工程系教授;次子志行,获得美国麻州大学自动控制工程博士,任美国康州联合机械人制造公司资深工程师;三子志成,毕业于中原理工学院化工系,任中油公司企划工程师”。何养模与孙女何以铸有书信往来,表现了殷殷祖孙情。据朋友介绍,广州暨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都有何养模的后人任教。 我认为何养模的藏书,既是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也能从一个侧面帮助我们了解他的生世之谜。十多年前,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有机会到县图书馆参观他们收藏的何养模的图书,只能算是匆匆一瞥。但引起了我的思考:他是民间传说的那种腐败、奢侈的“恶霸地主”吗?最近有朋友告诉我;大地主何养模在图书馆藏书究竟有多少册呢?他看到的存书的樟木箱子,传说有30多口箱子,现在看到的最大的编号是20,实际可见的樟木箱子有12口。图书馆工作人员说,当初这些书一律用樟木箱子分门别类收藏。有的箱子装50几册,有的箱子装80几册,也有的箱子只有30几册。我的朋友猜测,这可能是图书馆搬家时重新装箱所致。我认为有误,因为我在图书馆长陪同下开箱所见的图书,当时还是原封,是工作人员用铁钎撬开的,上面覆盖烟叶,用来防潮、防虫。最初没收的图书开始究竟有多少册,现在很难说清楚,一般说有2000多册。另外,现在知道的在文革时期,曾在安障作为“四旧”,焚烧了何养模的图书200多册。现在安乡图书馆古籍室所珍藏古籍书线装本有5540册,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何养模的藏书。他所藏的古籍书涵盖很广,以明清的古旧线装本为主,既有明崇祯时代藏书,也有清乾隆、同治、光绪等年代的书。安乡图书馆收藏的《潘子全集》,听说也是何养模的藏书,不过现在也不完整了,丢失了一些。据老人回忆,何养模曾用400两白银购买陈梦雷原编《图书集成》,整套书有1336册,几十年来,其中医药等方面的线装本被盗,只剩下1068册,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另外,这次我还听到了一个重要信息:解放前,安乡曾有一个民众图书馆,何养模是图书馆的馆长。如是,可不可以设想这些藏书有可能就是民众图书馆的书呢?因为他是馆长,肯定是主要支助者,所以也就“二而一”了,说是何养模的藏书也没有错。人有两面性,何养模也有斯文、关心地方文化建设的一面! 上文仍然只是我的“何养模藏书一瞥”。我相信,抛砖引玉,引起社会重视,提供更多线索,将有助于我们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