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58|回复: 8

南湾湖军垦忆(之十) 难熬的讨论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7 13: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35539a85kv1k8kvhwuuwn.jpg

         早在来农场前几个月,领袖发了指示:“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该欢迎他们去。”我们当初的毕业分配方案就是按此指示执行的。

    135539yglgcm0ln9owlncg.jpg

         在我到农场的前几天,即1968年9月11日,又公开发表了领袖指示:“从旧学校培养的学生,多数或大多数是能够同工农兵结合的,有些人并有所发明创造,不过要在正确路线领导之下,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彻底改变旧思想。这样的知识分子,工农兵是欢迎的 。”这就对我们这些人来说就更有针对性。

          进入农场后,我们政治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这段指示。尤其是9月下旬至十月中旬这一个月,劳动任务不多,主要是政治学习,尤其是阴雨天,上下午一整天全是学习讨论,甚至有时还夜以继日,全天候的。核心就是要我们端正“接受再教育,改造旧思想”的态度,不得有抵触情绪,不得有“劳动镀金”的思想。具体议题就是两条: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为什么仍旧是旧学校;
       二,在军垦农场接受再教育是一阵子还是一辈子。

       135540de33y4qy3ii3qseq.jpg

          这在今天看来是两个多么滑稽可笑的问题,尤其是“一辈子”之说,谁信啦!就是当时,我们也不信啦!那时候有一句流行语言(似乎是副统帅说的)叫做“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加深理解。”那时候,我们的思路硬是就得往上面去靠,罗织理由,编造依据。至于学习的形式是,基本上是“四步曲”:首先到团里听报告,接着连里指导员做动员,再在各排组织学习文件,最后以班为单位进行讨论。

         前三步倒容易,最后的分班讨论是最要命的事,不是讨论一两天就完,而是没完没了。一个班不到十人,整天坐在那里,又不准扯题外话,一个个发言,诸如“学校基本上是旧社会创建的啦.教授也基本上是旧社会培养出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啦.教育思想是学苏联凯洛夫的修正主义那一套啦.教材脱离‘三大革命’啦.培养出来的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啦.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修正主义苗子啦等等等等”,天天哪有那么多讲的呢。

135540xudv1ccg8hzpfcou.jpg

         开讨论会时,偶尔有人把话题扯到了其他方面,讨论会立马就会被大家搞得热火朝天.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内容供大家分享,扯谈的语音随即增加频率.扩大振幅,使得其他各班侧目,班长见事不妙就会制止说“开会开会不要扯远啦”然后会场俨然如一盆烈火遽然被一瓢凉水浇灭,顿时冷冷清清;如果哪个班开会冷场,就会受到排里的批评,受到班长的指责,说你有“抵触情绪啦.对接受再教育不满啦”,帽子很多。对这个议题的学习讨论从九月下旬起直到十一月中旬修浚八支渠而进入紧张的冬修大会战才初步告一段落。在1968年的冬修结束后这样的学习讨论会断断续续持续了将近一年,但从1969年九大召开后学习讨论的内容开始有所改变,逐渐变为了谈接受再教育的“体会与收获”,学习时间是利用不能下田劳动的阴雨天。
       135540w54714h8zsg6j5h8.jpg
        难以忘怀的在六八年严冬,有好长一段时间虽然没有下雪,但阴雨纷飞,气温不超过4度,寒冷异常,冬修任务也停了下来,每天个班围着自己建的地火炉学习讨论,有时排长说要三四个人“出公差”,就是到大田去巡查,挖沟放渍水,大家都会积极争着报名要去,并且是发自内心的抢着去,那可是真心实意的想去啊!不是图表现,而是为了逃离那无尽煎熬无休无止无趣无味的讨论会。我曾经出过两次公差:三四个人脚穿深筒套鞋,换上排里用于晚上放哨值班用的军大衣,再披着蓑衣,戴着沅江那边圆锥形状的斗笠,在距营房超过两三里远的窄窄的田埂上顶风前行,和现在洪水期间巡堤一样,每丘田都要巡查到位,适时挖沟排水,确保绿肥不被水淹,但几个人犹如脱离樊笼的鸟雀,谈天说笑,舒畅之极,这与围坐讨论的同学们相比,无疑是一种享受。

         135541ffj1ggfoz12as7g2.jpg

         部队锻炼期间,还有一个铁定的会,叫 “ 政治生活会 ”,每月一次,用一个晚上。主要就是“斗私批修”,“自我解剖”,“狠斗私字一闪念”,不仅检查自己,还得“关心战友”,“毫无保留”地给他人提意见,全班十来一个一个来,谁也不能例外。生活会上一般都是班长与副班长先来。生活会前面冠以“政治”二字,可见其严肃性。不过,那时候的确都非常单纯,遇事都为别人着想,哪来捏造那么多私心来“自黑”呢。好在一个班的成员基本上是固定的,越往后来,都心知肚明,如果没发生什么大事,多是老调重弹,大家互相配合,走完过场。


         注:1,“三大革命”: 半个世纪以前的常用名词,指“ 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试验”
              2, 部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蓑衣,还有一些越南军队的帽子,部队曾经去援越抗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7 14: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好文章。为您点赞!祝您元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7 14: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祝您元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7 15: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7 20:04: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7 21:0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09: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放知识青年,说穿了,当时就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09: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放知识青年,说穿了,当时就是为了解决吃饭和就业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16:19: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城市分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6:24 , Processed in 0.03884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