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39|回复: 5

我为脱贫攻坚鼓与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5 15: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霜筱 于 2021-3-15 15:16 编辑

文/杨卓群

我为脱贫攻坚鼓与呼


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是中国的历史难题,更是世界的历史难题。唯有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直至去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县退出贫困序列,才终于让散布在中国广袤土地上的832个县全部摘掉贫困帽,并开始迈上谋求富裕的新征途,这是中国独有的,震惊世界的,空前的大喜事!回首“脱贫攻坚”的这几年,我这个体弱的年老人,既为之欢欣鼓舞,也想为之奉献余热。近几年,我走访了武陵、鼎城区的十多个农村,并与许多乡(镇)干部、党支部书记、共产党员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农民,进行诚恳地交谈;还多次在果园里、稻田间、养殖场参与劳动,搜集了几万字的资料,先后写出“毛栗冈三年变成花木冈;复员军人养殖鸡鸭扶贫;灌溪、石板滩治理石煤坑,帮助当地农民走出贫穷困境;芦山乡永春堂生物科技公司用科技扶贫……”等扶贫文章八篇;另外,还创作了有关扶贫的诗、词、赋十多首(篇)。特别是去年七、八、九三个月,我拖着疲惫的双腿,六次往返于我的家乡——石板滩镇雷家铺村,真实体验,真诚采访,然后用真情撰写了“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坚强堡垒”这篇文章。上述这些散文、诗、词、赋,通过正扬网以及其它宣传平台登载,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我认为,我以微薄之力为参与脱贫攻坚之战的共产党员,乡村干部、中国公民起到了一些“鼓劲”、“加油”的作用。为此,我谈三点体会:

一是对“脱贫攻坚”一战的感情要真挚。我是出生、成长于石板滩农村的人。在那“左”的年代里,“蒿茅野菜填肚子”;“破衣烂裳遮身子”;“残墙坍窗过日子”,我痛苦地经历过,也深深地烙印在脑海里。因此,对于党中央举全国之力扶贫的英明决策,我认为是感天动地,震撼民心的举措!是农业的大幸,农村的大喜,农民的大福啊!我在喜悦之余,决心为农民的脱贫,特别攻坚之战的关键时刻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经常到农村去,向他们宣传农民脱贫致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农村敬老院和幼儿园馈赠一些生活用品和幼儿读物。更为重要的是用我手上的相机和钢笔,采访、报道他们的脱贫攻坚的故事,激励和鼓舞全社会都参与到创世纪的战斗中来。

二是采访脱贫攻坚战的态度要真诚。比如,我每次去雷家铺村采访,不是坐在村办公室里看资料、听介绍;而是到那些脱贫典型户的果园里、稻田间,一块劳动,一块谈心。雷家铺村第一小组的刘上庆家,近三年时间,我去过五次。第一次去他家,妻子病在床上,两个孩在校读书、他自己也是大病初愈,可以说是“家徒四壁”。那一次谈话,是他和我在他家甜橙园里锄草时进行的。他告诉我:“他家是村里扶贫的重点对象,村支部书记张立华和他家结成的对子。是张支书帮他家开辟了甜橙园,引进了良种,聘请了技术员定期指导栽培技术,还为他家募捐了生产资金。”于是,甜橙顺利成长了,因为坐果少,家庭还处在困难中。第五次是去年的九月份,张支书陪同我去了他家。这时,他的家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当年的红瓦小平房变成了青瓦白墙,雕柱花窗的三层洋楼;水泥禾场里停放着大儿子的小轿车;竹篱围成的花圃里各色菊花开得正盛。老刘的妻子红光满面的端出一盘甜橙,个头圆滚滚,表皮灿灿金黄、油光水滑。据老刘介绍,这是自家产的甜橙,目前已经远销到沪浙一带。加上一季香梨,一季金钱桔,他家的年收入已经吃穿有余了。听了他的话,我高兴得掰开甜橙,捏了一瓣放在口里:多汁、香甜,真把我醉倒了!

三是关于脱贫攻坚的报道要真实。脱贫,是每一个农村贫困户从物质到精神的蜕变过程,它关系着一家子的物质生活、政治前途。这是一项严肃的民生工程,不能“偷工减料”,更不能造假。否则,后患无穷!

1,情况要真实,村干部尽管介绍了脱贫攻坚的情况,我们还要查一查。当然,我们这些“七老八十”平头百姓,要查起来难度确实大。不过,我们可以在那些农家的田头、地边,帮助锄草、扶秧、治虫、施肥,在共同劳动的过程中,也许会得到真实情况的。

2,报道要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同样也是我们这些撰写新闻报道的人的生命。作为一个看破名利的老年人,应该不在乎这些世俗的东西了。我们应凭着良心为农民说话,一就是一,决不能说成二,写出来的东西掩盖了事实真相,我们会愧对党中央的英明政策;愧对广大农民;更愧对我们的子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5 15: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欣赏点赞老师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5 1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文,欣赏点赞老师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6 22:47: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情况要真实,村干部尽管介绍了脱贫攻坚的情况,我们还要查一查。当然,我们这些“七老八十”平头百姓,要查起来难度确实大。不过,我们可以在那些农家的田头、地边,帮助锄草、扶秧、治虫、施肥,在共同劳动的过程中,也许会得到真实情况的。

2,报道要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同样也是我们这些撰写新闻报道的人的生命。作为一个看破名利的老年人,应该不在乎这些世俗的东西了。我们应凭着良心为农民说话,一就是一,决不能说成二,写出来的东西掩盖了事实真相,我们会愧对党中央的英明政策;愧对广大农民;更愧对我们的子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6 22:4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欣赏,感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7 19:0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作!学习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3:05 , Processed in 0.0349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