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75|回复: 4

南湾湖军垦忆(之十六)老胥,我真不是叛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9 19: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5603xw7yjxc4mj77g7yq.jpg


      六八年九月末,连队正式给全体学生定位,我落户四排十三班。几位同龄人,最苦时期是我们相伴。

      我说最苦,一方面是学习讨论听报告。再者是农场的冬修,就是我之前写的疏浚八支渠与开挖韶山干渠,这两次冬修任务连续劳动时间长达月余,而且操作艰难异常。尽管可书写的资料基本没有,我也得为这段经历写上几笔。

       班长是周金辉(湖南农学院),成员有胥家山,还有李锡举,陈国柱和他的大学同学,个子不高但很结实,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其面貌还记得很清楚,就是想不出名字,还有一个或两个同学也已无从知晓了。但很清晰的记得,除胥家山外,都是湖南人。

      李锡举,是不是班副,有点混了。湘南人,大约一米七,皮肤白皙,长相清秀,说话轻言细语,劳动时也对我相当照顾,可能是看到我最瘦弱的原故。看得出,在班内我是他最愿意接触的人,一有空,他最喜欢和我闲聊,天南地北,公事私事,无所不谈,也包括一些善意的提醒。

         )TTDC)_UOF1Y@6PB3UP]I67.JPG
       胥家山,我一直喊他老胥,因为他比我大两岁,北京政法学院毕业,其父文革前是江苏盐城地委书记,此时不知道被“三结合”进革委会没有。他与我们比较,个头最高,有一米七三左右,皮肤黝黑,尖脸,眼睛不大,笑的时候就眯成了一条缝,蓄着一头自然卷曲而又稍长的短发,可能有鼻炎,经常从鼻孔发出“孔”的响声。政法学院的学生在学三连有十来个,四排只他一个。我感觉他只愿与政法学院的同学拢坨,闲暇时间很少在排里待着,到其他排找老同学玩去了。在班内,我感觉他对班内某个人比较反感,认为“过于积极”,也不怎么搭理班内其他同学,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似乎和我比较合得来,经常能够聊上几句,说说北京政法学院来的几个同学的情况,例如“党小清的父亲是少将,在总参谋部上班”就是他告诉我的,有时还和我说点心里话,甚至在我面前流露出对个别人的不屑。

     胥家山喜欢低声哼唱京戏,尤其爱哼《红灯记》中李玉和的那段“雄心壮志冲云天”,可时长达七八分钟的唱段他却从来没有哼完过。在学校时伍意桂給我装的半导体一度失声,彭秀兴和他的同学共同帮我修好了,每天晚上我听很久,基本就是“老三剧”,年轻时记忆力好,“老三剧”已滥熟于心,连间奏曲都能不假思索地哼出。发觉老胥总把“体肤裂”唱成与前三字“筋骨簖”的一样的腔调,不过我一直没有点出,因为那时候“旗手”经常对样板戏组织修改,是不是这修改前的一种唱法也未可知。

               红.jpg
     胥家山在城市里长大,又一直在学校里生活,尽管个子高大,但真的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干体力活哪能和我们这些湖南农村长大的相比呢。在劳动时,一个班就是一个基本施工单位。他从来没挑过担,更没有挑过百把斤的重担,他挑担子时的那个接近举重的别扭姿势,趔趄蹒跚在淤泥中挣扎前行的模样,不忍卒看。左右两肩红肿疼痛难忍,他将双手托举着扁担想尽量减轻担子对肩膀的压迫。如果不是因为动乱的运动,他们怎么会到这洞庭之滨来受这番罪呢。每个半天的劳动中,挑土与上土多次轮换,当我在上土而他在挑土的时候,我会有意识的给他少上一点,他总是倔强的要求“还加点”“再加点”,不是一个拈轻怕重的人。我目睹他确实在尽力干活,可有人却在心里犯嘀咕,觉得他怕苦怕累,总认为他的个子最大就也得挑得最多才对,完全没有考虑到那时刚刚到农场参加重体力活,赤脚走路都没有经历过的人怎么会陡然具备那个能力呢!我是一个喜欢换位思考而不喜欢把别人往坏里去想的人。

     他出身于中级干部家庭,又在北京的高校待了五年,见多识广,思想比较成熟,加上性情又比较耿直,在班上的讨论会上,他也不太情愿说那些违心的话,往往敷衍一下,有时一度使讨论会冷场。班长虽然年龄与之相仿,也是刚离开学校的小年轻,但又背负着“领导”责任,讨论不深入会受到排长的批评。

          挑土。3.jpg

     有一天,班长以我“在班里与胥家山关系最好”为由,讲了一点事(内容已完全清空),要我和老胥谈谈,我真是一个大傻子,居然在晚饭后约了他,在铁架房南面的菜地边,刚开口说“班长要我给你说点事”,哪知他没等到听我到底要说什么,顿时勃然,大声说“你是个叛徒!”不容我解释,拂袖而去。我揣测是不是怀疑我把以前他说的心里话向班长“汇报”了,不然他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怒气呢 ?此后一段时间,他基本上不搭理我了,也不给我解释的机会,我好像真的是个叛徒。

      不久,我抽到营部参加射击训练,在12月31日,我被调到十六班,即蔬菜班,不同班,基本上就没有在一起相处的机会了。

      1970年3月18日,我们连队公布的第一次的分配方案,胥家山,党小清,黄官清,刘武林四人分到总后,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这四人我都熟,或同过班,或同在宣传队。不过在离开前一天公布了最终方案,比较多的人发生了变化,我就是从益阳地区变成了常德地区,不知道胥家山的改变了没有。

             镪田.jpg

      大约是七九年夏天,我在常德街上遇到原来的班长周金辉,他分配在常德地区农科所,那天他行色匆匆,背着铺盖,挂着一卷草席,说是赶到哪里去蹲点(是农村),没聊几句便告辞,此后再未谋面。

      这一篇我原来计划以《最苦时期是我们相伴》为题回顾全班的,我觉得这最先的这几个月远比后来在蔬菜班的一年艰苦,怎么写着写着,就拐到胥家山这一个点上来了,文不对题,只好将题目改成现在这个。开头几段保留原样,以表写作初衷,倘若他能够看到拙文就太好了。

      老胥 ,胥家山,我要告诉你,我真不是叛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0 10: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回忆录,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0 16: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0 19:25: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30 14: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胥 ,胥家山,我要告诉你,我真不是叛徒!——呵呵,可惜你们分开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1:18 , Processed in 0.1110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