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悉邹克阳先生清明节期间突然病逝,让我震惊和悲痛。因为我与他认识很久了,而且我与他交往颇深,是老朋友。 我最初认识邹克阳先生是我研究常德窨子屋的时候。那时我写了数篇《说说河街里的窨子屋》之类的文章发表后,邹克阳先生主动找到我,他讲述了自己曾居住在王府巷里的那栋窨子屋。虽然事前我曾采访这栋邹家窨子屋原房东的90多岁媳妇,与她泛泛而谈过这座窨子屋。但怎么也没有邹克阳先生回忆得那么详尽。为此我数次来到邹克阳家,受到他夫妇俩人的热情接待,他除了讲述常德的抗战历史和自己在浦沅厂的工作经历以及儿子出国留学如何艰苦朴素外,还赠送给我好几张老照片,其中最尊贵的要算北门外土桥的那张照片了,记得邹克阳为这张照片帮我找了很久才找到它。 于是2017年8月,《常德晚报》才全文刊出了我的《王府巷里的邹家窨子屋》。其实邹克阳与这座邹家窨子屋同姓“邹”是一种巧合。房东邹某是经营纺织品的,而邹克阳先祖是大河街开设油行的。这座三进三天井窨子屋。在1956年私有房屋改造时,先后搬进约18户人家,最多时常住居民12户。那时邹克阳全家9口人就蜗住在二间合计32平方米的房间里。 邹克阳先生是常德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史学家,高级政工师。他多次向市民群众宣传常德抗战的真实事例,弘扬了中华民族气节,总是让在场观众听得津津有味。常德抗战文化研究会策划组织的“红色教育”宣讲活动中总能见到他的身影。 邹克阳先生逝世时年仅69岁。他是一位内心纯粹的人。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感染。他从来不计报酬,干事勤勤恳恳,我为失去这样一个良师益友倍感惋惜。正如抗战文化研究会一位同仁对他这样评价:斯人骤逝,哀煞吾辈,音容宛在,更励吾辈。惟当成事,以告邹公,一切如你所愿!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邹克阳先生在王府巷邹家窨子屋里的留影 曹先辉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