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32|回复: 6

南湾湖军垦忆(之二十一)真真的可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6 09: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听涛 于 2021-5-6 09:57 编辑

       095442f3i7747p7ww4s75p.jpg
       在1968年冬的一天,我们连到师部河边下货,就是将豆饼从大船上搬到岸上,再通通挑回连队。后来在每丘大田的角上扒开稀泥,倒入豆饼,用泥土覆盖,让它腐烂发酵后,散开到田里做肥料。与我们农村用易腐的青草或苕籽在水田漚制氹肥(dàng féi)相同,但肥力可不是一个档次,这个豆饼强过绿肥不知多少倍。
     
092020u2qq60k2n0pm7xvk.jpg

      我们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见到豆饼。
    092020yrv1ccq9ncw1cu88.jpg

      我们家乡的食用植物油是用菜籽与棉籽来榨取。菜籽榨的油叫菜油,很香,也叫香油,油淅出后的残渣叫菜饼,可以做肥料,叫做饼肥,有特殊的香气,现在很多垂钓者用它“撒窝子”吸引水中之鱼;棉籽榨的油叫棉油,质量远不如菜油,人们常用来炸食物,解放初煤油还叫做“洋油”,很多人家用不起,就用一种陶质灯盏,倒入棉油,用一种又白又轻的名叫灯芯草的细条泡在棉油中,一端伸出灯沿,点燃后有如豆的灯光照明。榨取棉油后剩余楂子分别叫做棉枯,也可以做肥料。不过现在好像没有人食用棉油了。偶尔出现棉油,听说也是先将面子蜕壳后榨油,还要将油做一些处理后才食用。
         
      眼下这些豆饼是部队从北方调运来的。当我们这些南方人见到豆饼时,不仅新奇,而且颇感震惊,它是黄豆榨油后的留存,我们湖南也产大豆,不过我们叫它黄豆,而且不知道黄豆也可以榨油!知识面太窄了!这些豆饼,不知是没有将所含的油榨取干净,还是本来就是如此,豆饼随便就可以掰开,一粒粒黄豆形状还相当完整,有好奇心强的学生把豆粒放在烤火的地炉边烤熟烤焦,试着食用,味道还很香呢!他们说,如果在十年前的三年困难时期,我们这里的人一定会把它当极好的营养品呢!此话毫不夸张,在我的记忆中,那个年代由于饥饿,严重缺乏营养,很多人都患上了水肿病:用手指在小腿上一压,就有一个几个毫米的坑,半天不得复原。那时治水肿病人就是给病人配几斤细米糠呢。即使这时已是六十年代末期,但农村社员的口粮也存在严重缺口,除交公粮之外,还要交“三超粮”,就连社员的口粮也要交出一部分,每年都有青黄不接的极度缺粮时段,靠吃国家的“返销粮”也解决不了。

         
092020krl3ccrrr1r7aur4.jpg

      不过,话得说回来,农场四万多亩稻田,其中有一部分是1961年围垦的,连续多年耕作,没有补充肥料,土壤肥力逐渐减退,必须补充肥料以增强肥力。尽管各连队有猪栏,有厕所,但这些肥料只能够满足连队种菜之用,那时我们国产的尿素和碳酸氢铵尚在起步阶段,产量极为有限。进口化肥的数量也非常少,主要原因是国家缺少外汇。农村各生产队只有在交足公粮后才可获得上级部门一点奖励的化肥指标。化肥票的面额甚至小到一市斤,足见其稀缺程度。不得已,广州军区为解决肥料的匮乏,通过一些渠道到东北去购买豆饼,然后分配给部队的各生产基地当肥料。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被当地老百姓获悉,军垦农场与各地方农场或公社接壤的地方,常出现被老百姓利用夜色成群结队到我们的稻田,将尚未腐烂的豆饼盗挖回去补做口粮。这让部队伤透了脑筋,晚上派人值守也非上策,万一处理不好引发冲突,就会影响军民关系,这可是大事!他们只好派军官到地方农场和公社等地方领导沟通,希望得到他们帮助做做劝阻工作,但是,农民为了能够吃饱一点,口头上应允,没有几个人能够遵守。据说有的连队实在无计可施,想出了一个损招:在埋豆饼时在豆饼上面浇上一些大粪,这确实有些缺德,但也属无奈之举。好在我们学三连田土地处军垦农场中心位置,距边界挺远,没有受到这有些尴尬问题的困扰。

      不过,在那时,我们觉得将这些可充饥的豆饼埋到田里做肥料,真真的可惜!即使不食用,放到连队喂猪也是很好的嘛!

       那时候,我们连队也采用了一些其它途径积肥:七零年二月军师党委作指示,要大量积肥,团部则指示全团要积肥八十万担。仅二月中旬我们全连就安排了四天积肥,印象最深的是二十二日晚全营出动到师部鱼塘搞塘泥,满以为我们是抢先一步行动,哪知道更有早行人,结果收获远没达到预期,第二天我们将对到岸上的塘泥运到大田,花了整整一天。我们是三月二十二日深夜十二点从连队出发到师部乘船离开农场的,二十日我们还全连挑塘泥为育秧做准备呢!
         092021t925rlvbarzvgkr5.jpg
       还有一件事同样印象深刻:八月份,我们副业班派七个人到师部去挑八百斤鸭饲料,用箩筐装载时发现,这是上好的稻谷!后来调入蔬菜班的华侨学生纪慕钦曾经也当过“鸭司令”,负责养鸭。他也说,那么好的稻谷一瓢瓢舀出来洒向水塘喂鸭子,都是极好的稻谷,我简直有点于心不忍!当然,现在这是很正常的事,可在七零年前后,农村社员的口粮根本不够吃啊。

       注:氹肥 在湖南农村普遍采用的一种传统沤肥形式,在化肥未普及时,氹肥占施肥总量70%左右,多的达90%以上。氹肥有住房边的家氹和稻田间的田氹。田氹氹深视沤肥多少而定,周围筑埂,内积浅水,以沤草皮、秆类、垃圾、瓜果壳,人畜粪尿等,定时搅动以加速腐熟。主要用作稻田基肥。


       092019pupd9dwx3wq55pd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6 10: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6 10: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6 13:27: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6 22: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7 13:1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回忆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9 09: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粮荒年代,豆饼可充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1:40 , Processed in 0.04004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