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228|回复: 2

“磷矿石运输大会战”往事 市工信局离退处经委退休支部党员 丁寅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11 16: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工信离退人 于 2021-5-18 11:28 编辑

      1957年,石门清官渡一带发现并勘探总储量约为23亿吨的磷矿石。次年7月,湖南省人委会批复,决定在石门县城建磷肥厂,并由省里投资280万元修筑141公里的石清公路,主要解决磷矿石运输问题。为此,石门县共组织5万民工,在国家和省里筑路建桥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历时17个月完成了任务。其中“黄虎港工程”是整个石清公路工程咽喉工程,在深山峡谷的悬崖绝壁上开凿而成4.8公里的公路,还要在两山峡谷间架一座宽8米、长100余米、高50多米的单孔石拱桥(被誉为天下第一石拱桥,距今1400多年前建造的河北赵州桥,桥长仅50.82米,桥高公7.23米,单孔跨径仅37.02米)。1959年12月21日至27日,国家交通部在石门召开了全国26省(区)105名代表参加的现场会,并鉴定大桥工程质量良好。“黄虎港工程”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吃苦耐劳精神的结晶,不愧为是当时的“超级工程”。
      1966年4月,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的华国锋同志视察石门,用2天时间视察了石门磷肥厂、石门清官渡磷矿以及渫水磨市码头。在石清公路沿线,鼓励广大干部职工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边建厂边开矿,把磷肥搞出来,为支援农业早作贡献。
1974年12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抽派五个汽车连支援地方化工企业的原材料运输,其中有中国人民解放军0558部队两个汽车连共76辆载重汽车来到石门,次年2月撤回,在石清公路上圆满地完成了支援和拉练的任务。
1973年初,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志在全国计划会议上发出了“化肥不进口,自己动手干,横下一条心,拿下三千万(吨)”的号召。同年2月21日,常德地区成立了以刘佳时同志(时任中共常德地委副书记)为指挥长的“磷矿石运输会战指挥部”,在全地区内集中汽车50辆,机帆船172只,3010吨,木帆船227只,3195吨,工人、农民和干部共达4400多人,从3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组织磷矿石运输大会战。
      会战就是在我区最困难的石清公路和渫水运输线上进行的。
   石清公路为磷矿石而生,当时仅为“六级公路”,清官渡地区海拔高度1200米,石门县城海拔不足百米,相对高差1100多米,因而全县“弯急坡陡、险象环生”,特别是悬崖陡壁的黄虎港险道,有民谣“来到黄虎港,爹娘都不想”可见地之险要。我们的会战职工也编了一首顺口溜:“一片磷肥三斤粮,多产粮食保国防,狠狠打击帝修反,为了革命多运矿。”表达了广大职工对加强农业的重要认识和为革命争贡献的雄心壮志。汽车司机、共产党员丁敬哉同志,身体一直有病,屁股长疮化脓,坐不下,睡不好,领导和同志们多次劝他休息治疗,他坚持不下火线,生产任务月月超额完成,五月份,平均日行程达297公里,被誉为“革命加拼命的支农运输先锋”。汽车司机劳动模范廖再鸣同志,创造了日行程650公里的高产奇迹。
   磨市中转码头至三江口近70公里的渫水河段,有83个滩,全程落差78米,礁石林立,航道险窄。1965年9月至1966年4月,石门县磨市、维新、皂市三个区组织了2万余人员对航道进行了整治,情况有所改善,但渫水是一条山溪小河,水位易涨易落。若遇多天不下雨,很多地方可以踏水过河,船只很难航行,在因难面前,他们不是等天下雨,而是以大庆工人阶级“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出动上千个劳力,在两天之内疏浚25公里内的32个滩,创造了通航条件。湖区来的船只船体笨重,被称之为“压路机”,枯水时期航行更加困难,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便集中几条船的劳力协同作战,十几个人背纤,本船开足马力,前面加上一条机帆船拖带,拼命把船拉上去。四月中旬以后,雨量增加,水位很好,机帆船可两三天往返一次,但桃源县运输社船队第八班在班长谢德礼的带领下,几个日夜没有打开铺盖行李,创造了四天跑三个航次的新纪录。有一次,下午6点从石门出发,一个通晚航行到磨市,一看等装的船只很多,就动手修整码头,自己装满25吨矿石,一天一晚往返一次。石门县航运公司“铁人班”班长覃士华同志是一位忘我的钢铁战士,1972年,家里房屋被山洪冲坏,母亲受伤,组织上安排他回去照料一下,他一直未离开工作岗位,1973年的会战高潮时,他腰上长了40多个疥疮,疼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仍然坚持战斗,拉都拉不下来。
   在磷矿石会战时期,还没有自卸汽车,也没有装载机。因此,装车装船用的撮箕扁担,既费力又耗时,卸车用的锹掀,卸船的劳动强度最大。负责石门港船只卸载工作的140人,由石门磷肥厂下属单位(搬运队)管理,年龄在20岁出头,有的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有的是回乡青年,来自常德所属县市(以石门、慈利两县为主)和长沙等地。春末夏初,大雨滂沱,汗水和雨水浸透了这些年轻卸载工人的全身,他们顾不上斗笠蓑衣,在船仓里用耙子把矿石耙进撮箕,从仓底举提至船邦,然后踏着窄窄的桥板,将每担100多斤重的矿石挑上岸。就是这种工作条件,他们总是超额完成5吨/人/8小时的定额任务,多的时候达到13吨/人/8小时。在这群年轻人中,共产党员高根元同志被选为湖南省第五届人大代表,共产党员雷光跃同志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凡是重活抢先干,难事干在前。尽管因矿石砸伤眼睛,导致右眼失明,也没有影响到他对工作的热情,也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无任何怨言的留守在工作一线,继续当班长,带领全班同事创先进,争第一,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1983年被授予“常德市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5月获“全国生产能手”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73年的磷矿石运输会战,完成水运磷矿石10.12万吨,超计划10.25%,比1972年同期的运量增67%,加上汽车直达运输1.16万吨,至6月底止,进厂磷矿石达11.2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37%。
   磷矿石运输大会战一直持续至1978年。其中,1975年至1977年由时任地委副书记郭连贵同志接任指挥长,1978年由时任行署副专员徐建民同志接任指挥长。据不完全统计,1973年至1978年6年的磷矿石运输大会战,运输磷矿石近百万吨,为实现全国“拿下三千万”的目标,为常德本区的农业生产用肥,为促进本地区一批磷肥企业的发展壮大,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1 17: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1 20:4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当时的劳动者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5:10 , Processed in 0.0328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