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87|回复: 2

红色高家人——延安时期的革命作家高长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2 08: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色高家人——延安时期的革命作家高长虹


高家协



高长虹(1898-1954),汝名春海,学名仰愈,号九死,山西盂县西沟村人。系宋隐士高厚二十八世孙。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经史,尤工诗词。1914年,考入省立第一中学读书,与张稼夫、段复生、高沐鸿、阎宗临等爱好文学青年,撰文著述,因触及时憋,遭到当局威胁。1917年被迫离开太原。1921年,高长虹再次到太原,在博物馆工作。此间,他向北京、上海报刊投稿。第一首诗《红叶》发表于1922年5月茅盾主编的《小说月报》上,署名高仰愈。在《国风日报》发表“反诗”,同时,他开始着手翻译有关自然主义的论著。其间,他结识了省城太原一批进步文学青年,并于1924年8月开始组织狂飙社,先后出版《狂飙周刊》等11种刊物,于1924年12月10日带《狂飙》和《世界语》等去拜访鲁迅,受到鲁迅热情接待。从此,他成了鲁迅寓所座上客,为鲁迅主编的《莽原》奔走最力者。



高长虹在北京开展狂飙运动的两年,高长虹与鲁迅的合作是两人反对黑暗、追求光明和社会进步以及发扬五-四精神等方面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合作,也是鲁迅对高长虹文学才能、文学成就和实干精神予以充分肯定的表现。
1926年8月,高长虹离京赴沪继续发展他的狂飙事业。其间他一面联络文友柯仲平、向培良等人编辑上海版《狂飙周刊》,同时创办狂飙“反诗”出版部,并陆续出版了《狂飙出版物》、《狂飙刊集》、《儿童丛刊》、《民间丛刊》等丛书。并且成了狂飙演剧部。



1930年他告别了中国,东渡日本踏上了为期8年的国外求学之路。8年间,他先后辗转德国、法国、瑞士、荷兰等国。在法国参加当地共产党组织,并参加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七七事变”爆发后,他立即启程回国,先到武汉继而又到重庆。期间,国民党曾巨额相赠,诱其做官,他避而不就,先后在抗战文艺、国民公报及新蜀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反蒋抗日的诗篇40余篇。同时,根据在重庆的耳闻目见,他撰写了《为什么我们的抗战不能胜利?》揭露了国民政府腐败无能。



1941年秋,高长虹只身徒步来到延安。延安文艺界对高长虹的到来高度关注。将其安排在延安文学—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当驻会作家。在延安期间高长虹先后发表了《地的呼吁》、《边区是我的家乡》等革命文章。
1946年春,高长虹抱着开发矿业为祖国建设筹措大笔资金的弘誓,告别了延安,调东北哈尔滨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1954年因脑溢血病逝于东北。著名的作家老舍曾经有一首以作家为名的诗:大雨冼星海,长虹万籁天。冰莹成舍我,碧野林风眠。诗中就有高长虹。高长虹在2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崖中发表作品上千篇,出版著作17本约130余万字,他是杂文创作最多、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1989年,由著名的诗人艾青题写书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高长虹文集》,分上、中、下三卷。为研究高长虹的思想和贡献有着极高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2 13: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延安时期的革命作家高长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2 13: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89年,由著名的诗人艾青题写书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高长虹文集》,分上、中、下三卷。为研究高长虹的思想和贡献有着极高的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5:53 , Processed in 0.0330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