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县停弦渡镇,得名于西汉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在此停弦而渡的传奇佳话。这座临水而建、靠水而兴的古渡小镇,近年来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有力夯实了产业根基,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中,续写着新的传奇。
在临澧县停弦渡镇,除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停弦而渡”的故事,同样久负盛名的,就是这里的制陶技艺。停弦渡镇的制陶历史,可追溯到宋代时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临澧县恒璋瓷业创建人 章祖贵:(宋朝时期)在停弦渡镇有这样的说法,叫战时作战,闲时捕鱼烧窑,当时这里有100座爬山窑。
今天,这项传统产业释放出新的活力。这里拥有国内一流的制陶工艺,形成了集约高效、智能化发展的产业格局,从这里出产的各类陶瓷产品,远销全国19个省市区,全镇陶瓷产业年产值达2.5亿,解决了2000多人就业。
记者 陈元龙:我现在是在临澧县停弦渡镇的彭家河村,这里的劳动场面让我非常震撼,整个山坡上可以看到老百姓正在劳作,他们现在种下的是一棵棵西柚树苗,也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
近年来,停弦渡镇不断深化“三变+”改革,现代农业焕发生机。在彭家河村的山岗上,大片荒地已被开垦成果园,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场景,村民付慧珍正和村民们一道忙着移栽西柚苗。
临澧县停弦渡镇彭家河村村民 付慧珍:我们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山,现在改成黄金西柚基地了,我们每天都在这里搞事,一天能搞到100多块钱,一年的话大约一两万。
彭家河村采取“龙头企业+科研机构+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西柚产业,激活了闲置的土地资源,还有效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临澧县停弦渡镇彭家河村第一书记 姚楠:现在老百姓每天都可以在这个地里做事,周边的闲散人员也看不到了,老百姓心里还有个希望就是,因为土地都是入股了的,我们后期挂果以后,产生利润以后,他们就可以分红,所以每个农户做事都蛮有干劲。
奔腾的澧水河进入临澧境内后,突然就收敛了野性,敞开胸怀,深情拥抱滋养这片土地,也给这里带来丰饶富足。福船村,2000多年前司马相就是在这里停弦而渡。站在当年的老渡口,河水碧透,远山如黛,怀古之情,油然而生。今天,占地2100亩的福船湿地旅游度假区 ,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景点,省五星级休闲农庄,带动了餐饮住宿、休闲观光、团建拓展、果蔬种植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奔放的澧水河,流传着千年古渡传奇,同样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遗存。
临澧县停弦渡镇党委副书记 熊星庭:青山崖墓群,相传修建于魏晋时期,有两千多年历史大小崖墓有108座。
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山崖墓群,洞口错落有致,如同一只只历经千年的眼睛,注视着奔流不息的澧水,也见证着这座古渡小镇的时代变迁。千年陶瓷古镇,正在续写着新的传奇。
临澧县停弦渡镇党委书记 邓春辉 :停弦渡镇田园风光美不胜收,山水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处处是风景。这里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优美的爱情传说,有保存完好的青山古墓崖群,有一年四季挂果飘香的全国3A级旅游景区——福船湿地旅游度假区,有登山祈福圣地——铜山公园,热忱欢迎大家来停弦渡镇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来源:常德全媒
编辑:杨欣
一审:朱菲
二审:涂曼妮
终审:邓小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