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瘀 石门县城澧阳路改造施工进行到九口堰路段时,遇到了一个麻烦:原蔬菜公司下岗人员杨多亚的一个约4平方临街经营杂货的钢质结构临时棚挡了人行道,需要拆除。澧改指挥部和楚江镇的领导为此事专门找到楚江镇观山社区居委会主任唐汇党,要求他们迅速做好杨多亚拆棚的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唐汇党当天下午就找杨多亚了解情况并做她两老的疏导工作。杨多亚两老碍不过情面,答应拆棚,但有两个要求:一是给路,安置一个报刊亭经营养家;二是给钱,因为这个棚是他们十多年前花1440元钱向蔬菜公司改制组买的。唐汇党认为两老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即向社区和澧改指挥部做了汇报。 然而只到晚上,情况就发生了突变。杨多亚和女婿分别打电话给唐汇党和社区总支书记夏召安,称要补偿现金20万元才行,且态度强硬,理由是他们曾靠这个棚经营杂货十多年,2011年租给他人后每年有一定的收入,拆了这个棚,这些收入便从此失去,不搞路改,哪有这事? 20万元的补偿,政府显然不会接受。于是这个压力直接压在了社区。事关重大,唐汇党立即向书记汇报,共商处理办法。 岂料在这个骨节眼上,偏偏又出了新的麻烦。弱电施工时不小心,挖机将该棚门框损坏无法开关。正在租用这个棚经营的老板即找棚主杨多亚。听说棚被损,唐汇党两次到现场协调,准备派人修棚。但回头一想,这个棚政府是要拆的,何必再花冤枉钱?假如不拆就马上修。唐汇党将杨多亚两老请到了现场,两老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同意暂时不修。 10月12日上午,澧改指挥部和城管执法局及楚江镇领导告知社区三件事:该棚为临时建筑,需13号中午12点前由老板自行拆除,逾期将强拆;先由社区拿5000元对其适当补偿;立即做好两老的工作。夏召安书记二话没说,与唐汇党和社区负责治安综治的副主任李勇商量后,马上将其两老接到了社区。工作做通后,两老在社区拿了5000元回去了。 谁知按下葫芦浮起瓢,这里的“淤”刚化掉,另一处又出现了淤积。租棚的老板称租棚的合同没到期,且通知时间太短,现存的货物来不及处理,由此向杨多亚索赔经济损失,并称不落实赔偿就坚决不搬家。唐汇党听说后,立即主动登门,给了租棚老板500元搬家费,租棚老板“心淤”即消。 没想到社区几位领导刚舒了一口气,令人始料不及的事又接二连三发生:均为下岗职工的杨多亚的几个女儿及女婿听说两老5000块钱就把那个棚给当了,很不服气。社区书记、主任的电话当晚几乎被打爆,怎么解释都难以说服。而这时,租棚老板又雪上加霜般找杨多亚,要求再补1000元房租。 怎么办?上级指示要坚决照办,澧阳路改不能耽误,群众利益更要维护。夏召安连夜召集相关负责人商议了三方兼顾的“化瘀”方案,第二天与杨多亚和租棚老板一起协商。社区提出,杨多亚家庭困难,因此租主所要补偿由社区负责通过适当方式解决。租主出于对社区的信任,当即表示同意。关于拆棚的损失,社区由通过多渠道适当补偿。然而,对于这样的条件,两老一家仍不能接受。后来,经过几个轮回和分别疏导,两老激动的情绪逐渐平静。大家当场同意了由城管执法局负责拆棚,材料、货物由各自清理、运走的方案。杨多亚的女婿还当场表示:“澧阳路是大家的路,我们即便受损失,也要服从和支持!”。 10月13日,也就是协商成功的当天下午3点,拆除工作开始。至次日上午10点拆除完毕,一切正常顺利。为拆除这个棚而发生的一连串的淤积,就这样被观山社区化解。社区现也已经兑现为杨多亚许下的承诺(王渊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