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高家人——当选为人民代表的高锦瑞
高家协
高锦瑞,又名四信,1918年6月18日出生于米脂县宋硷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父母亲经常靠给别人揽工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小候的高锦瑞是在城内的一家私塾里度过的。由于他从小忠厚、勤快、邻里乡亲有什么活计,都乐意请他帮忙,他也乐于助人,在周围乡邻中,有着极好的人缘。
1938年,抗日战争初期,高锦瑞已是农村中的积极分子。两次参加城防警备队训练,并担任过小队长、分队长职务。1940年,当时任地方保长的艾瑞兰有病,觉得高锦瑞出身好,人缘好,为人正直,就推荐他当副保长。经米脂县委地下组织批准,高锦瑞担当此任,明处应付国民党,暗处为共产党办事。1942年,国民党伪县长高仲谦逃走后,米脂县成立了新政权,实行“三三制”,高锦瑞当选为人民代表。1946年,正式脱产,参加革命工作,任米脂宋硷一乡乡长、指导员。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7月,胡宗南进攻陕北,银城市(米脂县)共产党组织全部转移。高锦瑞因病未能跟上游击队,根据银城市委研究决定,让他自能疏散,先后在印斗、桥沟、姬家沟等亲戚家躲藏、养病。当高锦瑞藏在姬家沟舅舅家里时,胡匪也来了,高锦瑞在龙王庙藏了一下午,晚上与李思等同志在老虎峁、贺寨子山的山洞藏了一夜。第二天上午,当他们往回走时,碰上两个匪兵,掉头便往拐渠跑,敌人看见,直喊“出来出来!”他们出来后,敌人一个举枪,一个举手榴弹问:“你们是干么的?”他们答:“我们是给八路军抬担架的,不去了,准备回家,敌人又问:“这后渠有羊和驴没有?”他们答“没有”。敌人见问不出什么,便放走他们,一拐过沟,他们就跑开了。还有次,高锦瑞在舅家吃过早饭后,听见沟底枪响,便率领游击队员李树仁等人往沟里跑,被敌人发现,紧追不舍。高锦瑞跑得快,藏在路上面的峁底下,两个匪兵追上李树仁等人后问:“后渠有人没有?”他们答“没有”敌人不相信,打一枪,朝高锦瑞藏身处搜来,搜岀高锦瑞,问他:“你是干么的?”他从容地说:“老百姓。”敌人搜他,搜出金箍子后,扬长而去。8月,沙家店战役结束后,胡宗南队伍败退,银城市、乡干部相继返城,高锦瑞继续担任乡长。在此期间,他带领群众同反动势力英勇斗争,立场坚定,大义灭亲,无私无畏。
40年代末,高锦瑞在米脂县委政策研究室工作,后任县委组织部长,合作化时,任县农工部长。1960年高锦瑞任米脂县副县长,兼城关镇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