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94|回复: 3

回雁峰飞出白天鹅 ——湘衡盐化有限公司发展改革巡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7 06: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1-8-7 06:58 编辑

    回雁峰飞出白天鹅
     ——湘衡盐化有限公司发展改革巡礼
胡红江

      湖南衡阳是一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母亲河湘江从南而来,向北奔流,上游是潇水和湘水的汇合,“潇湘”,流经衡阳的河流叫“蒸湘”,注入洞庭湖的下游叫“沅湘”,“三湘”就是湖南的雅称。衡阳市区内有座闻名遐迩的回雁峰,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而得名。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诗云:“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衡阳由此而成为“雁城”。“雁峰烟雨”为衡阳八景之一,“雁落平沙”则是潇湘八景之一。大雁,是珍贵的候鸟,其中的鸿雁就是我们所说的天鹅。回雁峰下,湘江水畔,有我国最大的井矿盐生产基地之一——湖南湘衡盐化有限公司,她生产的洁白晶莹的盐就叫“天鹅”牌,而这家独具竞争力的优秀盐化企业正像白天鹅一样,扶摇直上,展翅高飞。
   
凭借艰苦卓绝打造核心竞争力

     湘衡盐化有限公司前身为湘衡盐矿。1969年湘衡创业者以50万元起家,在茶山坳农田里支起井架钻探出卤水,用“三口圆锅”土法熬盐,建起年产千吨的制盐企业。1971年建年产3万吨的真空制盐生产线,自建电厂,实现热电联产。到1990年通过技术改造,达到年产15.5万吨盐的生产能力,开始步入真空制盐现代化生产行列。1994年新建15万吨真空制盐生产线,两条线生产达到年产30万吨能力,从此成为大中型制盐生产企业。创业者们从艰苦创业中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更加可贵的是,他们独具慧眼,看到了湘衡盐矿独特的资源、区位、交通物流优势,立志要彰显“天鹅”振翅高飞的鸿愿,从而制定了最初的发展规划。湘衡盐矿具有得天独厚优势,极具发展潜力。茶山坳岩盐资源极为丰富。主矿段平均厚度达177米,远景储量126亿吨,而且埋藏浅、品位高。区位优势显著。企业位于湖南南部,毗邻广东、广西,邻近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占据泛珠江三角洲最有利位置,销售半径优越,市场辐射范围宽广。交通物流十分便捷。企业所在地正处在广铁货运编组站,通过一道栈桥,皮带运输机将包装盐袋直接送到货运月台;连接南北的京广铁路和东西走向的湘桂铁路以及后来建成的高速铁路紧连其前;京珠高速、衡昆高速、衡大高速公路擦身而过;湘江、耒水从矿前流过,水流充沛,常年通航,水运便利。衡阳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人才济济之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创立船山学社,著书立学,教书育人,形成影响深远的湖湘文化。湘衡盐矿几届掌门人蒋宏元、杨汉清、康云彪等带领职工群众埋头苦干,一路风雨,一路前行,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到了2011年,接力棒交到了时任总经理,第二年又当上董事长的周立葆手中。1983年毕业于湖南电力学院的周立葆跨出校门,就进了盐矿大门,他从普通技术员干起,一步一个台阶,车间主任、热电分厂厂长、生产处长、矿长助理、分管技术的副矿长,每个阶梯都留下辛勤汗水和良好业绩。他长期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作风扎实,严谨细致,低调做人,诚信做事,把前几任领导锁定的目标描绘成更加明晰和鼓舞人心的发展战略,其愿景是:做专、做精、做强主业,建设华南领先、国内一流的井矿盐领军型企业。2011年以来继续推进技术改造,不仅完成了原有生产线的技改扫尾,又将老装置改造成新的盐硝联产生产线,到2014年形成三条生产线,达到年产240万吨生产能力,有效满足了湘、粤、桂、贵等周边省区的用盐需求,成为我国中南部重要制盐生产基地。2010年以来的五年,湘衡盐化有限公司平均每年盐产量达到188万吨,完成营业收入69700万元,实现利税过亿元,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以上,人均创净利3.69万元。2014年各类盐产量达到208.50万吨,销量达到206.83万吨,营业收入达到77956万元,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企业发展站到一个新的起跑线上。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以及毗邻的港澳地区成了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尤其代表中国特色的制造业更是一路领先,不断升级换代,由此而对原材料供给的需求呈现出常常吃不饱的状态,各类盐和芒硝正是轻纺化工、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大量需求的大宗原料,湘衡盐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天鹅”牌各类盐和芒硝产品以质优价廉、服务周到、运输便捷满足了粤港澳以及湘贵桂等省区的需求,多年来畅销无阻,蜚声业界。卓越经营者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综合运用企业内外各种优势资源,打造出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几届湘衡盐化的经营者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在盐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当下,只要他们继续保持和发扬长期形成的良好信誉、优质服务,其核心竞争力仍将无往而不胜。


依靠科技进步插上腾飞翅膀

    资源、区位和交通优势并未使湘衡盐化人安享其成,他们早就认识到,科技进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因此湘衡盐化的历任领导都将设备工艺技术改造作为大事来抓。46年来,公司经历了从“土法熬盐”到真空制盐,真空制盐工艺又不断换代升级的过程。开始采用强制循环工艺,后来采用外加热内循环工艺,然后又首家采用逆循环五效、六效生产工艺,还根据卤水中硫酸钠富积的特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采用热法提硝、盐硝联产工艺,使生产工艺日臻成熟先进。在材质运用上,主体设备加热室加热管最早采用钢管,然后采用传热系数更高的铜管,又在全国最先选用具有强抗腐蚀性、耐磨性、传热效果好的钛材和钛钼镍合金。经过几轮改造,湘衡盐化的技术装备水平始终保持国内一流状态。
    公司高度重视先进技术的研发、运用。在岩盐开采上,他们很早就和勘探科研部门合作,自主研发了“双井定向连通采卤工艺”,提高了卤水质量,降低了成本,岩盐回采率由原先的20%提高到58%,这项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们率先成功引进国外“石灰——二氧化碳卤水净化工艺”,使用石灰和烟道气净化卤水,不仅改善了环保,减少了排放,而且大大节约了费用,该项工艺处理卤水每标方仅为4元,比“两碱法”处理卤水要节约三分之二的费用,现在这项先进工艺已经在真空制盐企业得到广泛运用。
    作为技术管理出身的现任董事长周立葆更加重视科技进步,更加重视培养人才。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盐化专业的总经理吴荣都和他秉持同样的理念,在推进科技进步上承担了大量组织实施工作。他们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完成了3组罐技改扫尾,又接力完成了2组罐盐硝联产技术改造,形成年产240万吨各类盐的能力。通过技改,产品包装上了自动包装线、机器手堆码装车,成品包装使用了“二维码”;主体设备实现DCS自动控制,实现PIMS生产实时数据信息平台管理;加大环保投入,锅炉全部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全部采用先进的除尘、脱硫技术,所有废水得到回收利用,各种废渣集中处理,作为尾矿送到废井用于回填,基本做到了废水、废渣的零排放。公司制定并出台了《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设立奖励基金,每年都对“双革四新”成果给予奖励;还组织科技人员远赴欧洲制盐企业考察学习,和高校、科研部门合作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形成产学研合力。2014年完成研发项目13项,其中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已经在生产上得到运用。湘衡盐化有限公司获批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培养,公司拥有一支勇于创新、敢打硬仗的科技人员队伍,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11人,其中中高级工程师75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到1007名在岗员工的30.88%,他们成为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引领企业加快腾飞的生力军。(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7 07: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7 08: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成为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引领企业加快腾飞的生力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7 10:5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3:30 , Processed in 0.03382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