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8|回复: 3

阴铿考论(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0 07: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⑥守父丧后,阴铿南下投奔萧勃,任司马,后转入欧阳頠府中。
    阴铿守父丧期满已经是萧绎称帝后的承圣二年(553)。这时侯景尚未平定。阴铿没有北去江陵投老主人萧绎,而是南下。分析其原因,一是长江一带仍在征战中,去有风险;二是可能因为父亲死在萧绎的手中,他不愿再依附萧绎,于是选择南下投萧勃。萧勃也是萧氏宗室,投萧氏可视为投朝廷。有三点可证其南下。一是他的《南征闺怨》诗,诗中首句“湘水旧言深”说明他到了湘州(今长沙)。二是他的诗《游始兴道馆》,说明他到了始兴。三是《隋书·经籍志》载“镇南府司马阴铿有集一卷”,说明他曾任镇南府司马。
    镇南将军均镇湘州以南。梁末任镇南将军的先后有王琳、萧勃、欧阳頠。《梁书·萧勃传》载:“大宝初,广州刺史元景仲将谋应侯景,西江督护陈霸先攻景仲,迎勃为刺史。时湘东王绎在荆州,虽承制授职,力不能制,遂从之。”萧勃本为定州刺史,陈霸先平元景仲,请萧勃接任广州刺史。但据《陈书·高祖纪》,陈霸先平元景仲,迎萧勃为广州刺史在太清三年(549)七月。萧绎任萧勃为广州刺史,是否同时加了镇南将军?史传无载。但是,《梁书·敬帝纪》这样记载:“太平元年……十二月壬申,进太尉、镇南将军萧勃为太保、骠骑将军。”太平元年是公元556年,在这之前萧勃已是镇南将军。《梁书·敬帝纪》又载:“绍泰元年(555)冬十月己巳,以……司徒萧勃为太尉,以镇南将军王琳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说明萧勃之前是王琳为镇南将军。绍泰元年,王琳从镇南将军改为车骑将军,接着镇南将军之号就给了萧勃。则阴铿553年或554年南投萧勃后就任萧勃府司马。接着萧勃进号镇南将军,故称阴铿为镇南府司马。赵以武先生认为阴铿任镇南府司马是在欧阳頠府中。但是,《陈书·高祖纪下》永定二年载:“二年春正月乙未,……衡州刺史欧阳頠进号镇南将军”。欧阳頠为镇南将军在入陈以后。《陈书·欧阳頠传》载,梁左卫将军兰钦任广州刺史,欧阳頠随其征战,平定夷蛮屡建功勋,监衡州。至萧勃为广州刺史,欧阳頠遂归为萧勃部将。陈霸先南征,欧阳頠与其结好,并多次助其攻战,有功。萧绎为了笼络欧阳頠,遂“以始兴郡为东衡州,以頠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东衡州诸军事、云麾将军、东衡州刺史,新丰县伯,邑四百户。”至侯景平,梁元帝要群臣褒举人才,陈霸先推荐欧阳頠,“乃授武州刺史,寻授郢州刺史,欲令出岭,萧勃留之,不获拜命。”欧阳頠能征善战,萧绎想收至自己麾下,而萧勃不放。直到萧勃举兵反,陈霸先再次南征,其手下俘获欧阳頠,欧阳頠才为萧绎所用。据《梁书·敬帝纪》,太平二年三月甲寅,“德州刺史陈法武、前衡州刺史谭世远于始兴攻杀萧勃”。“萧勃死后,岭南扰乱,頠有声南土,且与高祖有旧,乃授頠使持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衡州诸军事、安南将军、衡州刺史,始兴县侯。未至岭南,頠子纥已克定始兴。及頠至岭南,皆慑服。仍进广州,尽有越地。改授都督广交越成定明新高合罗爱建德宜黄利安石双十九州诸军事、镇南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持节、常侍、侯并如故。”欧阳頠为镇南将军最早也在萧勃死后。可知,萧勃太平二年三月以后死,欧阳頠为镇南将军在那以后。所以,阴铿承圣二年或三年到广州后应该先在萧勃府中。萧勃死,欧阳頠继任广州刺史、镇南将军,可能全盘接受了萧勃府中佐吏,阴铿于是到了欧阳頠府中。随后,随欧阳頠入陈。
    司马,《中国历代职官辞典》:“曹魏时分置于丞相、将军、三公府,员数不定,秩千石,第六品,亦掌兵事。两晋后为军府之属官,在将军之下,综理一府之事,参赞军事谋划。隋禁军诸卫府均置,位次长史,高于录事,又设于诸王府及地方州郡,秩从四品下至从六品下不等。”隋朝官制大致与梁陈接近。可推测阴铿任镇南府司马至少为从六品下,比其任故鄣县令升了多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10 07: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品,欣赏点赞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10 07: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品,好文,欣赏点赞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07: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二位赏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5 01:31 , Processed in 0.0314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