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21-8-20 10:51 编辑
中共党史十五 百团大战
1940年上半年,中国面临着投降危险与抗战困难的局面。一方面,日本加紧诱迫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投降。1940年3月和6月,日本军方代表同重庆国民政府代表先后在香港和澳门秘密进行关于停战条件的谈判。另一方面,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加紧推行“囚笼政策”,利用重要交通线对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割和‘‘扫荡”。在这样的情况下,八路军总部认为,为了坚决反对投降,振奋抗战军民,锻炼自身的力量,应当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的战斗。 1940年8月20日至翌年1月24日,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对日军的进攻。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5个团20余万人,史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月20日至9月10日为交通破袭战,主要是破坏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日军交通线。第二阶段是9月22日至10月上旬,主要任务是攻坚作战,对日军盘踞的一些据点进行攻击。第三阶段是10月上旬至翌年1月24日,主要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 百团大战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对日主动出击的战役。至1940年12月初,敌后军民总共作战1820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万余人,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摧毁大量敌碉堡和据点,缴获大批枪炮和军用物资。同时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代价。百团大战给日军的“囚笼政策”以沉重打击,钳制了日军大量兵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百团大战既锻炼了人民军队,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又在抗日局面比较低沉时振奋了全国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