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86|回复: 5

我和同学们在特殊年代的大学生活(十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 13: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拓思 于 2021-9-1 19:56 编辑

学政治经济学原理与原著并重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来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论证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的真正地位,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
微信图片_20210901123349.jpg

      在系统学习政治经济学之前,系里部署了一个活动,就是用一段时间研究“国际形势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专题。为此,系里召开全系师生大会,作了“研究国际形势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动员报告。之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974年1227日,请人作了“国际形势几个问题”的讲座。
      1975年14日,由潘琼林老师作“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情况报告”。
      1月7日,潘老师讲“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特点及规律”。
      1月8日,潘老师作《帝国主义论》的辅导报告,分析帝国主义的五大经济特征。
      1月11日,学员作《美苏两霸争霸是世界不安宁的根源》的形势报告。
      1月14日,潘老师继续辅导《帝国主义论》。
      1月18日,潘老师讲《经济危机宣告资本主义制度必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讲座。
      通过这半个月的集中学习和研究,使我们了解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一定会加速资本主义制度的破产,最终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
      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从19751013日正式开始,与哲学交叉学习3个多月时间。
      1975年1013日上午,由政治经济学教研组组长潘琼林老师讲解怎样学习政治经济学以及时间安排等,从此开始政治经济学的学习。1015日上午由潘老师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阶段的基本原理,主要讲货币价值论。1021日上午,潘老师继续讲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主要讲资本和剩余价值。1027日上午,潘老师讲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1976年220日上午老师讲原理课中的生产要素论,讲生产基本要素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在这三者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时候就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生产方式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39日上午,老师继续上原理课,讲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通过听讲使我们知道: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和失业的真正原因,同时也深刻的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312日上午,老师继续上原理课,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老师给我们讲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每次危机都动摇着资本主义统治的基础,加速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
      3月19日上午,老师讲剩余价值的分割,主要讲利润和平均利润,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323日上午,老师讲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主要讲生产集中和垄断,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在经济上分割世界。326日上午,老师讲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主要讲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帝国主义是寄生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政治经济学原理在资本主义部分学完之后,就进入到学习社会主义部分的原理课了。46日上午,老师讲社会主义部分原理的第一课,即讲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主要讲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产生,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社会主义企业生产过程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企业中的劳动报酬和按劳分配。47日上午,老师讲社会主义流通过程,主要讲了社会主义资金流动和信贷,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及形式,价值规律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48日上午,老师讲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主要讲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和国民经济有计划的按比例发展,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积累趋势。
      在政治经济学阶段,除交叉上哲学课外,还穿插一些其他学习活动。如19751022日下午唐凯麟老师作《评<水浒>》的辅导报告,唐老师从哲学的角度批判作品存在唯心主义观点。他对《水浒》的讲评具有一定的特色。再如,时届1976年元旦,元旦社论以及毛主席两首词发表,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为使大家更好地理解毛主席诗词的深刻含义和发表的现实意义。院图书馆于元月5日下午、政教系于元月6日由老师讲解毛主席词二首。《念奴娇·鸟儿问答》这首词是毛主席晚年所作的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词,它通过鲲鹏与蓬间雀的对话,形成了一种寓言结构。毛主席在词中没有进行直接的自我抒情,而是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鸟类形象,以象征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示了鲲鹏的博大、高远、无畏以及蓬间雀的萎琐、渺小、卑怯。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它以登井冈山为题材,在忆旧颂新中将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实践精神相结合,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即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又不乏明快活泼、生动细致的景物描写,慷慨激昂,与词人一贯的乐观主义和浪费主义一脉相承。诗人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迈气魄,表达中华儿女凌云壮志。可以飞往昔日高不可攀的天上去摘“月亮”,可以探入深不可测五大洋去捉拿“鱼鳖”,然后谈笑风生、唱着胜利的歌曲,从容而归。酣畅淋漓的抒发了诗人征服宇宙的革命家豪情。
      1月7日下午由党史王爱玲老师讲《农业学大寨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教育》。112日下午,听《农业学大寨讲座》第五讲。
      时间进入到1976年元月,我们政治经济学课程进入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的原著。197615日上午,胡以崇老师辅导列宁著作《帝国主义论》。17日上午胡老师继续辅导《帝国主义论》第七、九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对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作了科学的分析,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个阶段的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垄断性、腐朽性和垂死性。18日上午,为辅助学习列宁著作《帝国主义论》,系里请长沙警备区政治科王教导员作国际形势报告,加深对“帝国主义就是战争”,“有帝国主义的存在,就有战争的土壤”的理解。王教导员说:当前,革命和战争的因素都在明显增长,苏美争霸,是导致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是战争的主要危险,因此,我们就要提高警惕,作好工作,准备打仗。112日上午,胡老师辅导《帝国主义论》第八章。114日上午,胡老师讲《帝国主义论》的最后一课。
      寒假过后,时光已到了19762月,三年教学计划因为政治形势的变化,中间插进“教育改革的调查与实践”、“批林批孔”、“教育革命大辩论”等内容,时间显得不够用,系里对学生负责,不减少主课的学习和教授,只好采取紧促注入式的办法来完成教学内容。为此,212日上午系里召开各班学习委员会,伍副主任讲这期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213日,班里召开全班同学会,彭长顺同学传达开展教育革命大辩论的精神,我传达了系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的内容。33日,政治经济教研组召开班委成员会,给我们讲下一段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安排。接着,我班召开全体同学会,我向同学传达了系里对政治经济学课程安排精神。
      在政治经济学作为主课学习阶段,学习的副课有教育理论课(教育学)216日上午,卢曲元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教育理论课。219日上午、223日上午、226日上午、311日上午、315日上午,连续上了六堂(12课时)教育理论课,使我们对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今后从事教育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好处。
      在这一阶段,院系对开展教育革命辩论作了部署。218日,政教系召开了教育革命辩论动员大会。223日下午,全院召开了教育革命大辩论动员大会。310日下午,系里召开批判修正主义纲领及其教育路线大会。教育革命大辩论活动,院系虽然作了部署,但由于没有具体活动作支撑,加之广大学生对这个活动并不感兴趣,此活动并没真正开展起来。
      2月17日上午,政治经济学老师辅导列宁著作《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列宁这篇著作发表于1919年,该文从理论上总结了两年来无产阶级专政的经验,论述了过渡时期的特点和必要性,剖析了俄国过渡时期社会经济形势,基本力量和俄国当时经济的基本情况,提出了“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的论断,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关系的改变及阶级斗争的形势,驳斥了机会主义者在关于过渡的特点、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民主、自由、和平等等问题上的种种谬论。224日上午,老师对《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这篇著作辅导完毕。
      2月27日,老师辅导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问题》这篇著作。老师说,这篇著作是巩固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部重要文献。在著作中,大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集中地解决了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35日,老师继续辅导《农业合作化的问题》。316日,老师辅导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问题》。325日下午听马列主义教研室吴老师作“批判唯生产力论”的辅导报告。
      4月2日,老师辅导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讲了著作发表的历史背景和学习意义,还讲了哥达纲领是怎么出笼的,指出《哥批》是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总结,是欧洲当时马克思同机会主义斗争的产物。《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在18755月为反对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别而写的对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哥达会议上提出的党的纲领草案的批评意见。马克思在文中严厉批判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谬论,指出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必须先作出各项社会扣除,然后才能在劳动者之间依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分配消费资料。(连载十一)

  


微信图片_2021090112335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 14: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 14: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美拍,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 15: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 15: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获益匪浅,欣赏欣赏,点赞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您的记性真好。珍贵的历史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3:26 , Processed in 0.03866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