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福寿颐康园发起人杨挥钧,兴办养老机构,不是陡然响起,不是为了出名,更不是为了发财,而是出于他骨子里的爱心和善意。这种大善和大爱,又是从他父母那里学来的。
杨挥钧清楚地记得,自己幼小的时候,家里的生活境况相当艰难,父母亲哪怕自己只吃个半饱,也要热情接待时常从家里过往的讨饭人。一天中午,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手里拿只脏碗站在门口,从田里劳动回来较迟的父亲,揭开锅盖看到了母亲给他留的一碗饭菜,脸上笑嘻嘻的把那讨饭人唤进屋里,将勉强能够填饱肚子的一碗饭菜,分了一半给他。讨米人吃完饭后,眼里留着泪水对他父亲说:“我是河南的,出来多年了,一直装着哑巴。今天,你们家的善意做法让我感动得忍不住要说话了。我不想到处跑了,想住在你家帮您做工好不好?”他的父亲眼里旋着泪花连连点了点头,讨饭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样的事例哪里只是这一起呢?杨挥钧看在眼里,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像父母亲那样,尽力帮助那些无助的人员。
2009年的一天,杨挥钧的父亲出世。他安葬好父亲,檫干眼泪,心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继承父亲的遗志,办好老年人的事业。
他和母亲一起来到常德,在当时的武陵区(现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南坪乡万寿村五组,办起了万寿老年公寓。
几年来,母子俩全心尽力,给老年人洗脸喂饭,端屎接尿,送医熬药·········迎来了一面面锦旗、感谢信和许许多多的赞扬声。杨挥钧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还要把养老事业做强做大。于是,发起了新建福寿颐康园。
为了把福寿颐康园真正办成老年人的快乐园、幸福园、健康园、长寿园,他从院子设计、养老方式、服务到位等各个方面,殚精竭虑,几乎绞尽脑汁。
目前,他考虑到的是,员工对养老思想认识的高低,决定着养老质量的高低。于是,他亲自当主讲,搞培训。首先让大家观看电影《飞越老人院》。员工们看到一群年岁已高的老人们,因为各种原因被家人们送到了老人院,身体的每况愈下和精神上的孤独,让他们十分憧憬老人院外面的精彩生活。可是,迫于家人的担心和院长的管束,他们不得已一次又一次地放弃自由生活的权利。直到老金在院里召集身体健康的老人跟他一起去参加超级变变变的节目。
商量过后,他们的想法虽然遭到了家属和院长的反对,但还是不想只生活在老人院里。大家齐心协力买了一辆大巴,逃脱了老人院保安的管辖,偷偷溜出了老人院,一路歌唱欢呼,活出了他们想要的激情。
杨挥钧的本意是告诉全体员工,老人们的需要不仅仅是有吃有住,还有精神生活、心理满足,有时候只要一句句温暖的话,尊重的眼神,不嫌弃他们的态度······他要求全体员工换位思考,静下心来细细体味,在以后的养老工作中,一切举动都要让老人们高兴满意,不能有半点马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