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常德(纪实.连载之五) 邱渭波 五、山城斩凶顽 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左路纵队第49军进军湖南并率先解放常德地区澧县、临澧之时,其右路纵队第38军亦过江直入常德境内。24日,38军112师和113师直抵石门县城乡。 地处湘鄂边陲的石门县,重峦叠嶂,山势险恶。其县城座落在深山老林的环抱之中。是时,石门一县,兵、匪、警等反动武装竟达8万之众,为全县人口的1/5以上。他们强征暴敛,抓丁拉夫,奸淫掳掠,无所不为,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英勇的石门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前,这里曾是湘鄂西和湘鄂川黔老革命根据地。1948年春,中共江南地下党又在位于石门、临澧、桃源三县之交的太浮山一带点燃了游击烽火。组建了中共太浮山支部,成立了“民主联军陆军独立第一师司令部”,队伍很快发展到千余人枪。被震惊的国民党立即调兵疯狂镇压。原被策反过来的投机分子侯宗汉密谋“反水”,独立师师长郭仁等地下党员身陷囹圄,一支新生的武装力量被扼杀了。1949年2月,“民促社”成员谭杰奉命在太浮山揭竿而起,又重建了一支游击小分队,并击败了县保安大队的清剿,粉碎了国民党湖南省第四行署专员周淘漉的暗杀阴谋。6月,中共湘西工委“沙家会议”后,这支游击小分队被湖南省解放突击总队编为第八突击大队,在解放大军南进常德时,第八大队巡回在桃、临、石三角地带,截撩敌尾,保护桥梁、仓库和社会治安。与此同时,湘鄂边区地下党领导人田中夷在家乡石门县西北壶瓶山建立了中共江南工作委员会,成立了江南游击队,穿插战斗在县西北山区,不断策动武装起义。心惊胆颤的国民党当局调集湘鄂边境5个县保安团对其多次围剿,均以失败告终。中共“湘西工委”和中共“江南工委”领导石门人民做了大量的迎解工作,他们领导下的两支游击武装,同心携手,紧紧钳制石门孤城,成为石门乃至常德解放战争中牵制和打击敌人的两把尖刀,使敌人闻风丧胆。 解放军抵达石门时,反动武装更是惊恐万状,乱成一团。7月24日下午5时,我黄海部队与国民党112军的二个团在石门县城东十华里的双溪桥、青山尾接火,而龟缩在县城的敌军听到炮声,便离城狼狈西窜,留守县城的国民党县长陈聪谟之流,枪杀我一名地下人员后亦仓惶而逃。盘踞在石门南乡的敌暂编第一师害怕被歼,仓促分散埋枪,躲进深山老林打“游击”,为太浮山区埋下祸根。次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县城,露宿在市民屋檐之下,石门县城宣告解放。8月5日,石门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但是,国民党第15军仍盘踞在县西北山区,控制着皂角市以北地域,并扬言反攻县城;田载龙等近千人在南五乡为匪,陈聪谟等数千人也窜到西北乡为匪,且仍打着县政府旗号招兵买马,妄图东山再起。10月中旬,我军离开石门,县城兵力空虚,慈利、石门土匪互相窜通,乘机暴乱,常德军分区派兵配合当地展开军事进剿,11月,剿匪战斗全县铺开,12月,整个县境解放,但剿匪工作持续到1950年4月。8个月中,歼匪3000多人,铲除了贻害数百年的匪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