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1-9-30 06:57 编辑
黄河、峻岭、大漠、沙山,胜景如画,气象万千。看了宁夏中卫的沙坡头,感叹于那独一无二的雄奇壮丽,不禁油然称赞:“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出中卫城往西20公里就到了国家“四A”级景区沙坡头。她的得名,缘于乾隆年间形成的一条宽2000多米、高100多米的大沙堤,也叫沙陀头。在这里,你看到,蜿蜒曲折的黄河从西奔泻而来,一片澄黄的腾格里沙漠从眼底铺向天际,群峰耸立的贺兰山守护着黄河,锁住了企图东进的沙漠。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景象,但更真切的是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的体悟。 “腾格里”在蒙语里的意思是“象天一样浩渺无际”。这个沙漠跨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区,是我国第四大沙漠。虽然这里降雨量极少,冬天气温低,春季风沙大,但绝“非死亡之海”。在这片浩瀚的沙海中,有180个大小湖泊,有不少面积不大的草原绿洲,有蒙、回、汉等民族居住的村庄,有林场、果园和田地。由于地下水资源丰富,各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在沙漠里生长。有可以用来造纸的芦苇、芨芨草,有可以用来防风固沙的梭梭、柠条、霸王、籽蒿、胡杨、骆驼刺,还有可以作成美味菜肴、提取医药保健物质和酿酒的沙葱、莎草、莎米、沙枣、沙棘,寄生在白刺上的锁阳是珍贵的中药,而象山药一样长于地下的肉苁蓉却有“沙漠人参”的美称。在这片沙海地下还有多种矿产资源,很多品种还有待于人们去勘探、开发。这片看似难以存活生命的“死亡之海”,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完全可以开发成提供多种资源的宝地。人类与沙漠化的不懈斗争在这里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我国第一条长达40公里的沙漠铁路包兰线就从这里穿过,铁路两侧采用科学治沙方法进行防风固沙,已经形成了一条绿色植物长廊。在沙坡头也看到成片的树林已摇曳成荫,茂盛的绿草已覆盖了起伏的山丘。微风拂过,再无沙尘扬起。原先象一匹来势汹汹的猛兽、企图吞噬一切的滚滚黄沙,已变得驯服低头、徘徊不前, 沙海行船,别有风味,但不靠舟楫,靠的是骆驼。这种温顺的食草动物很有一番特殊本领,不喝水、不吃草,载着重荷,可以行走于沙漠若干天。骑骆驼不必有骑马的技术,你只管大胆地跨上去,放松了身子在驼峰间坐稳,然后就随着驼铃叮当悠然行进于沙海之中。此时此刻,谁都会举起手中的相机,瞄准远方沙丘上缓缓行进的驼队,拍摄下那妙不可言的骆驼之旅。据说,更美妙的场景是沙漠中的夜晚,头上是灿烂星河,脚下是浩瀚荒原,骆驼已安静地歇息,人们燃起了熊熊篝火,大家兴奋地起舞歌唱。人们的欢声笑语打破了夜的宁静,似欢乐的航船在无垠的大海上飘荡。 沙坡头必得一游的节目叫“沙坡鸣钟”。百米沙坡,倾斜60度。你从服务生手中拿来一副滑板,稳稳地坐上去,两手抓住操纵杆,勇敢地滑下坡去,你会觉得两耳旁“呼-——呼”生风,沙坡上发出“嗡-——嗡”的轰鸣,悠扬洪亮,犹如金钟长鸣。不一会,你就滑到了坡底,获得难得的冒险后的快感。 造物主的神奇,还在于赠予这个世界非人力可以企及的景观。怎么也想不到九曲黄河从祁连山流来,突破山门流向银川平原,竟然和腾格里沙漠相偎相依,缠绵不已。腾格里沙漠的阳刚与黄河的柔情在此相得益彰,表露无遗。濯足黄河,最使人惬意的是河上泛垡。快艇将我们送到水流湍急的上游,然后坐上羊皮垡子。羊皮垡子就是多个掏空了躯体的羊皮,吹足了气,使其鼓起来,然后捆绑在一起成为一只气垡。这气垡轻巧而又有浮力,一只气垡可以承载四人。气垡顺流而下,时而跃上浪尖,时而落入谷底,起伏不定,有惊无险。在人们一阵阵叫喊声中,羊皮垡冲出激流,飘向平缓的河段。这时,多少只羊皮垡会合了,人们挥舞划桨,互相冲撞,争相击水,争相拍照。打闹声、欢笑声荡漾河上。羊皮垡靠拢河岸,虽然人们浑身湿透,却乐呵呵地走上岸来。 到沙坡头旅游,须得是晴天。这样,当你快要结束一天的旅程时,放眼西望,可以欣赏那动人心魄的“长河落日”。你看到那浑圆而又彤红的球体将要落下,在和远方浑黄而波动的流体就要粘连起来的一刹那:青黛的山岚、彤红的落日、浑浊的河流,构成大自然瞬间的美妙。 看惯小桥流水、春花秋月,定然少了胸中块垒,短了男儿豪气;只有领略过大漠雄风、长河落日,才能够听懂“铁板铜笆”,高歌一曲“大江东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