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1-10-13 16:31 编辑
西藏行(7)
八廓街转经道上
2021年9月29日,仍在拉萨考察学习。用“考察学习”准确,不仅仅是因为活到老学到老,而且因为我年逾七旬,初到高原缺氧的地方游览并不轻松。三人同行,今天考察学习的主要目标是拉萨的大昭寺。因为没有预定,不让我们进去。当场预定,说要银行卡,我不懂,同伴说只得等我们回酒店找服务台小姐帮忙,今天上午游八廓街,下午参观罗布林卡。 八廓街,在藏语中,“八廓”是“中转经道”的意思。藏传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成为拉萨三大转经道(大转、中转、小传)之一,藏族人称为“圣路”。转经是西藏以及川、滇、青、甘藏区的藏传佛教的一种宗教活动,即围绕着某一特定路线行走、祈祷。藏佛教信徒认为拉萨是世界的中心,拉萨则以释迦牟尼佛为核心进行转经活动。转经一圈为圆满,沿佛殿四周的转经甬道一圈为“囊廓”,是内圈;绕大昭寺一圈为“帕廓”,是中圈;绕大昭寺、药王殿、布达拉宫、小昭寺一圈为“林廓”,是外圈。八廓街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余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八廓街是为了建筑大昭寺,并随着大昭寺的发展而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密宫“玛吉阿米”
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下令在卧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时在湖边四周修建了四座宫殿,与嫔妃臣民移居宫殿亲自监督大昭寺工程的进展。四座宫殿即为八廓街最早的建筑。大昭寺建成后,引来了众多朝圣者朝拜,日久逐渐踏出环绕大昭寺的一条小径,为最初的八廓街。寺院周围陆续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筑,为远道朝圣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八廓街主要景点除了转经道,因为初到,要找进大昭寺的入口,我们也沿着转了好几圈;八廓街东南角一栋涂满黄色颜料的两层小楼,这里就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密宫。仓央嘉措,山南人,虽为达赖,但生性自由,在这里他巧遇圣女“玛吉阿米”,产生恋情,流传下来许多美妙的诗篇:“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在那东方山顶,升起娇洁月亮,玛吉阿米的面容,渐渐浮现心上”。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
在八廓街,我们参观了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历史上在拉萨多处设立过,修复的点是因为旧房子依然存在,所以作为旧址陈列馆,2012年1月居住在这个大院的144户整体搬迁到了贡布塘的是现代化公寓。陈列馆所在的藏式传统大院名为“冲赛康扎康”,是三层藏式楼房院落,位于古城拉萨八廓街北街,地处拉萨老城区中心地段,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朝政府曾在这里成立首座驻藏大臣衙门,供驻藏大臣办公和居住。由于驻藏大臣可以从大院南楼的窗户近距离欣赏八廓街的繁华景象,因此这里被称为“冲赛康”,意为“可以看到集市的房子”。驻藏大臣特指中国清代中央政府定制式派驻西藏地方并参与西藏日常管理的驻扎大臣,由非定制式留守大臣演变而来。早期称“钦差驻藏办事大臣”,简称西藏办事大臣,后提高职权而全称为“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设正副各一员,副职称帮办大臣。雍正六年(1728)始置,至宣统三年(1911)改任西藏办事长官,历一百八十三年驻藏大臣共八十三任,计五十七人(内有再任及三任者)。帮办大臣共五十二任,计四十九人。 参观根敦群培纪念馆 接着,我们参观根敦群培纪念馆。纪念馆在拉萨市城关区八廓南街44号附近。根敦群培(1903—1951),生于人杰地灵的青海热贡(现同仁县),1906年被认定为吉美索朗多杰祖古的转世,并进入亚玛扎西齐寺学经。1912年受沙弥戒。1928年,到达拉萨,为了谋生,更敦群培干起了绘画的行当,但由于天赋过人,不久他的画就在拉萨出了名,逐渐更敦群培在拉萨的生活稳定了下来。更敦群培是 20 世纪藏族史上的佛门奇僧、学术大师、启蒙思想家,是西藏人文主义先驱和藏传佛教世俗化的先驱,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评价说:的更敦群培出现是 20 世纪藏族史上的一个奇迹。 下午,我们三人结伴游览罗布林卡。罗布林卡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藏拉萨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我有些累,只参观了格桑颇章。出园,在门口等待朋友。 等三人齐聚后,我们去看拉萨博物馆,但要关门了,只在旁边的的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纪念馆的门口拍了几张照片,便打车回酒店,结束了一天的考察学习。晚上,朋友要我到布达拉广场去拍布达拉宫倒影,我因没带身份证,没进去。朋友进去了,他带的矿泉水倒在广场上,居然拍成了“倒影”。布达拉宫,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