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11|回复: 2

南湾湖军垦忆(之五十八)分配前夕插曲频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3 19: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0445orn0d3di3adjg3hr.jpg


       我们四千多名大学生分两批先后离开农场,广西的学生为第一批,广西革委会派来迎接学生回故乡的地方官员早在三月上旬就来到了南湾湖,在三月十七日清晨在师部码头乘船离去,一周以后,湖南的学生才开始分地市离开。在我们即将分配离开农场的一段时间,军垦农场插曲频频,印象颇深。

       (一),我们的工资将削减:


       二月一日,连队晚上集会,首先宣布了团部关于春节期间的几个注意事项,是根据战备需要制定的。接着传达了师部下达的几个文件,一个是作风,一个是工资。
       工资是咋回事?从进入农场开始,一年多我们全拿的是实习工资,没有转正,直到七一年“九.一三”事件后半年才转正。在农场后,部队给我们每月增加两块五的补贴,作为粮食指标增加后的补差,与每人的工资中直接扣除十一块合并为我们的生活费,这样,我们的生活费与解放军一样,每月十三块五。这也是按照当时的通用标准:一角五分钱一餐。这本来好好的,不料汕头斗门农场(注1)的学生因为风暴海潮而农场被淹,转移到了洞庭湖区的西湖农场。几个月后他们发现他们的工资和我们南湾湖学生的工资不一致。现在回想起来,很可能与十一月份我们农场每班派一个同学分赴外地学习一个月有关,因为其中就有一部分安排在西湖农场,他们在一起难免说到工资。他们没有二块五的粮食补贴,就向广州军区反映。而广州军区采取了皆不欢喜的做法:取消我们的粮食补贴。好在我们都已经知道三月份就分配,没有引起什么波动。不过三月份工资好像也没有减,只是影响了三个月后接替我们的六九届及以后进入农场锻炼的学生。

       (二),二月七日,即农历正月初二,我们连二排八班的C同学做出了“割肚皮”的不明之举,在整个农场迅速传开,此事详见《南湾湖军垦忆》之五十一《痴情男为爱割肚皮》。
       2.17,收书,五一流.jpg
        (三),再次收交印刷品:
        初到农场时,绝大部分学生都带有原来各种社会团体与群众组织印发的带有严重派性的传单,例如某某首长接见某某组织负责人的讲话,多为铅印的或油印的活页,为了不让派性带到学生连队,部队要求同学们将这些东西一律交出统一销毁。这中间也包括群众组织翻印的中央文件,文革开始的两三年,很多中央文件传达的范围相当广泛,对文件进行翻印是极为平常的事情。不久又收交过一些单位或群众组织印制的没用公开发表过的毛主席的内部讲话的册子,其中很多是各级档案馆保存的领袖的内部讲话或批示,因遭有些群众组织冲击而流出。我见过一些北京上学的同学上交的书籍,基本上是铅印的简装本,也有塑料封面的小册子,也有油印后自己装订成册的。我非常好奇,还将有些东西摘录到语录本中相关的页面上。
       在七零年二月十七日,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又一次收交一批书籍,主要是自编自印的毛主席的文章。紧接着又加了一些内容,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的毛主席的指示的一些小册子,如《论整党建党》等等,这可不是什么“非法出版物”啊!还有“中央关于湖南问题的若干规定”,即“八.十”决定,当属中央文件之列。
       多次收交都是自己主动上交,没有采取过搜查行动,所以我用 “ 收交 ” 而不用 “ 收缴 ”, 盖基于此。
     我很多油印已经陆续给老班长黄有根卷烟烧掉了,其它印刷品应该交的也交了,最后留了几个自认为不属收交的小本本,如《马恩列斯语录》《鲁迅语录》以及《读报手册》,后者是翻印解放军报社为解决部队战士在读报中可能涉及的一些资料专门编辑的资料性读物。此外,还留有在大学漫长的文革逍遥时间内我为主用铁笔钢板一笔笔一划划刻写的两厚本歌曲(班上基本上所有同学都有的),不过在1992年搬家时连同七十年代初的很多刊物一道交给收荒的了。

       (四),一封“黑信”:
       二月中旬,分配的消息已经公开,此时我们农场有一个学生用 “ 零六四五广大学生之名 ”,给广州军区写了一封信,引起了军区的重视 。在二十日晚上,连队集合于食堂,指导员向我们传达了广州军区的电话会议精神,并根据军区指示,原文宣读了这封信件,给这封信冠名为 “ 黑信 ” 。为此,第二天原定为听孙玉国报告全师集会演习因大雨而取消,改为整天学习讨论,狠批 “ 黑信 ” ,但没有提及要追查 “ 黑信 ” 的炮制者。由于时间太久,已经完全不知道信里面具体说了一些什么内容,只在日记中有 “ 以关心分配为幌子,对广州军区进行恶毒攻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 这二十多字,这是当时部队所传达时对该信的评价用语 。
       3.5,要排节目.jpg
       (五),突然取消汇演:
      二月二十六日,团部下通知到连队,要求各连宣传队要排演节目,为的是在离开农场时全团的学生和解放军开一个联欢晚会。第二天,连队副指导员立即将宣传队成员集合开会,那时候团宣传队春节演出任务早已结束,我们连队的三个同学也回到了连队,十个人一道研究节目。
      三月四日全团学生大会结束时,李副主任又着重强调了最后一次文艺汇演的意义:这次汇演一定要搞好,因为它具有三重意义:欢送,告别,培养新的战士宣传队。
       三月十日晚上到团部预演,是对节目进行验收,李副主任看后不大满意,评价这台节目是 “ 老婆婆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 ,“有的节目是有问题的 ” 。我们连的两个节目,我们自我感觉也不大好,一个是十人都参与的独幕话剧 “ 分配方案下达之后 ”,另外一个是表演唱,表演唱原指望请别的连队协助一下帮助伴奏,因为我们一共就那么几个人,除开表演者,乐器伴奏的人太少,事实上帮忙的人他们根本没有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使我们失了指望。
        在团部预演的第二天,即三月十一日,团部通知,汇演取消,原因是分配离开农场的时间大大提前,广西同学可能十五日左右走。我觉得李副主任对这台节目不满意是否也是原因之一。
       从二月二十七日起至三月十日这十二天,团部没有安排劳动,连队自己排挖排渠,大田追肥,到师部挑煤各一天,师部开会听报告两天,其余时间都是安排学习讨论,自我鉴定,还放了两次假(其中有半天照相)。我们参加劳动和到团部集会只有四天,其余时间除开“天天读”外,都用于节目排演。结果汇演取消,我们瞎忙活了!

       (六),三月三日,我们连一个学生搞所谓“防空演习”,众皆哗然。据熟悉此学生的垦友说此人在后来一生中郁郁寡欢,饱受压抑,看来这件事对其一生都有严重影响。(这件事我只能这么闪烁其词地说说,实在不便明讲。)

       防空演习.jpg
       (七)抓“五.一六”份子
         三月十二日,下午学习讨论,抓“五.一六”份子。(注2)
         这事现在想起来不可思议: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的通知》是在半个月以后的事,那时候我们已经全部离开了南湾湖军垦农场好几天了。
         该通知指出: 国内外阶级敌人同我们的斗争是很复杂的,反革命秘密组织决不是只有一个“五一六”。号召人们揭批本地区本单位的“五.一六”份子。
         所谓“五一六”反革命集团,原指北京一度存在的一个名为“首都五一六红卫兵团”的小组织。该组织在1967年8月间进行秘密活动,散发诬蔑攻击周恩来的传单。对此,毛泽东在1967年9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姚文元的《评陶铸的两本书》一文中加的一段话中,提出了“五一六”的组织者和操纵者,是一个搞阴谋的反革命集团,应予彻底揭露。1968年中央成立清查“五一六”专案领导小组,陈伯达任组长,谢富治、吴法宪为领导小组成员。林彪、江青一伙借机把许多反对“中央文革”、反对林彪、江青一伙的干部、群众打成“五一六”分子。
         时至今日,再也无法知晓那天学习的是些什么文件与材料。细查日记,发现早在二月二日,接到一个尚在湖大等待分配的同学的来信,说他们学校正在办学习班,要办一个月之久,开展“三查”与“三清”,又说 “ 北京也是一样,抓‘五.一六’份子,中央是下了决心的。”“凡是有‘三指向’(将矛头指向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指向‘三支两军’,指向新生事物‘革命委员会’)行为的人,就要在这个运动中清查。”看来,应该是1968年那次清查的继续,可能问题较多吧,为强调其重要性,在1970年3月27日中共中央再次发出《关于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的通知》。不过那次我们连里就只在这个半天时间内学习讨论,后来再没有开展与之有关的什么活动,未见波澜,也没有发现有同学因此事受到牵连,整个军垦农场也没有听说在学生中抓出了“五一六”分子。但社会上清查“五.一六”的运动到1974年才基本结束,而且严重的被扩大化。
       3.5,杨光佘国信讲用.jpg
       (八)特殊的礼物
        小学语文教材里有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讲述在井冈山时,战士们为了不让朱德和他们年轻人一道下山去挑粮,经常把朱德专为自己挑粮准备的扁担藏起来;朱德为了能够和战士一道挑粮,就在扁担是刻上自己的名字,战士们再也不好意思拿走他的扁担了。
        扁担,这是最普通不过的劳动工具,品种也少,用楠竹加工的竹扁担,用结实的山杂木制作的木扁担。在军垦农场一年半,我用过几根扁担,挖渠用竹制土筐挑土,用的较短的竹扁担,在蔬菜班用大粪桶挑粪或浇水,用较长的木扁担。我每天用的那根木扁担,曾引起蔬菜班其他人的妒忌:担子的重量从七八十斤直到一百三四十斤,它都会随着你的步伐一闪一闪好似产生了共振,让肩膀不那么疼痛,腰杆也不那么累,有时竟然有一种优雅的感觉,可惜在一次收冬瓜时折了,两只大箩筐竟然码放了一百七十多斤(后来才知道),因为距过秤位置只有三四十米,我以为没问题,没料到没走几步,在一丝嘶哑的声音中扁担靠中间位置的上方裂口了一条斜口,我连忙放下担子,我舍不得这已和我融为一体的伙伴,曾试图用绳索或铁丝捆扎,但没有成功。后来我在连队的仓库里试了很多条,但再也没有找到那么称心的木扁担了。


        这也算我的扁担情怀吧!
        不过, 你可曾想过,扁担能不能作为礼物送人?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收到过这个礼物。
        三月十六日,在广西同学离开告别农场的前一天,师党委给我们每人赠送一根扁担,是竹扁担,寓意是 “ 为革命勇挑重担 ”,虽然我们还要晚一段时间才分配,但广西同学十七日凌晨就离开,所以我们也就提前领取了这特殊的礼物-一根竹扁担。
        同时,每人还领取了总政治部制的一套两枚金属像章:其中一枚是外为金色的五角星,中心红色圆圈有金色的主席头像,一枚是扁长形,红底中央安放“为人民服务”五个金色大字。就是那时候经常在电影里面见到周总理佩戴的那种。一般将两枚同时佩戴是时是上下紧挨,五星在上,五字在下。发放这个礼物早一向就已经知晓的 消息,可惜三月八日照集体合影时尚未下发,不然那天的每一幅照片都会有它的身影。在常德等待在分配期间,不少同学佩戴这套像章在照相馆拍照留念。
   
       注1:1970年2月1日,日记清晰记载着“汕头,渚门农场的同学搬到西湖农场,发觉工资不一致”,但现在在网上查不到渚门农场的任何信息,不知何故,可能是半个多时间的沧海桑田,渚门农场原址早已成为新地。


       注2,“首都五一六红卫兵团”,借用了“五一六”这三字。 “五一六,这是个时间节点: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指导“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通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前言,宣布撤销《二月提纲》和“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及其办事机构,提出重新设立“文化革命小组”,隶属于政治局党委会。


       点下面二维码,可以阅看全部回忆录。
公众号二维码.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3 19: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精品佳贴,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3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190445orn0d3di3adjg3hr.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2 03:22 , Processed in 0.0371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