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鸣泉斋主人 于 2020-9-13 21:00 编辑
鸣泉 贺龙的“两把菜刀起家”和在澧州成功组军(一) 按:中共澧县地方史和方志,均记述澧州是贺龙成长为新中国功勋卓著的革命元帅的出马之地,而此前澧县编撰老区发展史的过程中,搜集整理到贺龙长征之前的大半生,在澧州地区的戎马征战,至少达14次之多。特别是贺龙依靠“菜刀起家闹革命”的美谈,笔者更觉得是澧水子孙世代不可忘怀的重要故实,故特将自己所读到的此类记述,略加编撰,转录于此,以飨读者。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和反对。蔡锷、李烈钧、唐继尧首先通电全国,成立护国军,掀起讨袁护国运动;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紧接着发表《讨袁宣言》,指示其各省组织,广泛联络革命力量和仁人志士,施行武装起义,推翻袁氏独裁。湖南中华革命党在 “倒袁驱汤”运动中,特别委派贺龙到石门泥沙镇策动兵变,发动湘西武装暴动。 泥沙镇位于湘鄂边界,当年有200多户、上千人口,是出入湖南的要经。镇上设有100多人、80多条枪的团防局,局长唐臣之是湖南督军署警备队长唐荣阳胞弟,人称“唐二少”。他倚仗权势,称王称霸,设卡抽税,敲诈勒索,胡作非为。贺龙接受策动兵变任务后,经与其姐夫谷绩廷商量,决定利用1916年腊月十七日这个年关前的最后大集日,将自己赶马帮作骡子客时,在当地商、民及团防兵士中的把兄弟和各色朋友邀集起来,设置三个“局”分散团防兵力:一是邀一部分团丁,以义结金兰之名来喝酒换八字;二是投一部分团丁所好,约抽大烟;三是摆一个赌场, 吸引部分团丁来赢钱。三个“局”场各有分工,贺龙担负设宴请客和捣毁团防局重任。 届时,贺龙在张本记面馆摆成4桌酒席,到 30来个团防局“朋友”杯盏交错时,要谷绩廷代陪“客人”,自己借故退席,从厨房抄起一把锋利菜刀,带着谷采之等十多人,直奔团防局,一举杀死了顽抗的王队长,活捉了“唐二少”,缴获20多条“汉阳造\"。负责烟馆和赌场的人,镇住了人、缴提了枪。随即,贺龙趁热打铁,突袭南北镇和所市两个团防局,又各缴获20余条枪。使这次泥沙行动,干得既顺利,又战果颇丰。 泥沙夺枪回到桑植,几天内贺龙的队伍就发展到300多人、80余支枪,立即打出“湘西讨袁独立军”大旗,引起四方响应。 大庸、慈利、石门、永顺、龙山等县农民纷纷仿效,揭竿而起。贺龙顺势联合各县,组织起一万余人的湘西反袁武装暴动队伍,声势浩大地向驻有重兵的石门县发起进攻。 由于湘西反袁武装起义军是刚刚集合的农民,未经军事训练,没有打仗经历,也没来得及建立严密的指挥系统,而且武器绝大部分是土铳鸟枪加长矛大刀。所以,一听到敌人激烈的枪炮声,就一哄而散,导致攻占石门失败。贺龙也于1月21日退回桑植,但这是他第一次从抄一把菜刀开始,在武装斗争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湘西反袁暴动失败后,贺龙决心继续干。1916年2月,他在慈利同其他各路起义军首领集会商定:第一,派人入川,同打到那里的护国军总司令蔡锷将军联络,吁请支援;第二,利用农历二月初二湘西民众为土地爷祝寿风俗,再次起义,各县同时自力攻打本县县城。3月上旬,入川联络者报告:护国军与袁世凯军队对峙正激烈,无法派兵援湘。贺龙认为不能坐等外援,得自己想办法先搞枪干起来。于是他决定去夺取桑植、鹤峰交界处的芭茅溪盐税局税警的枪支。 贺龙的决心一下,立即联络族叔贺勋臣及贺占卿、韦敬斋、韦寿荣、韦青卿、王占标、王占益、王金门、瞿云成、瞿如卿、周占卿、马玉堂、田子云、陈星之等,连同自己计21人。于3月16日晚,到樵子湾集合。首先推举贺龙领头,贺表示:“大家信得过我,我不怕掉脑壳,不怕烧房子,一定不辜负大家。”随后,按当时规矩,领着众人对天盟誓:“芭茅溪夺枪,为的是起兵讨袁,谁要贪生怕死,反水叛变,天诛地灭,红炮子穿心。”盟过誓,就研究行动方案:派韦青卿、陈星之先行,打探芭茅溪情况,其他人准备武器。贺龙、贺勋臣、韦敬斋各拿一把菜刀;有的人拿单刀、匕首、棍棒等。一切准备妥当,贺龙领着大家直奔芭茅溪。17日凌晨三更,到达距芭茅溪二里外的杨家嘴,与韦青卿等侦察相遇,听了情况,贺龙即将21人分成三组。第一-组12人,由贺龙和韦敬斋等将大门撞开;王占标等4人冲进屋,韦寿荣等4人点火把照明;第二组,瞿云成等4人占领厢房;第三组,贺勋臣等5人堵住房后,防人逃跑。黎明时分,刀劈盐税局的战斗胜利结束,砍死税警队长等2人;活捉盐税局长等4人;缴获毛瑟枪12条;获得一批银元,充作反袁经费。撤离时,用一把火烧毁了盐税局房子,又把两柜铜币和数担盐巴等物,分发给围观的老百姓。那时,在湘鄂川黔边山区,盐巴比黄金还贵,贺龙无偿地将盐巴分给老百姓,又向群众宣传反袁护国的道理,受到民众热烈夸赞。 贺龙带着枪支等战利品,押着俘虏离开芭茅溪。路过分水岭时,缴获了团防分局的4条枪;到包谷峪,又让桑植县大财主、号称“谷万担”的龚宇梅捐款作军费。在此与攻打上河盐税局的谷星斋带领的100多人合兵一处,于22日,浩浩荡荡回到洪家关,乡亲们敲锣打鼓燃鞭炮,热烈欢迎凯旋的英雄。随后,贺龙请来军事教练,讲解枪械性能、射击要领,及军事常识,组织实战培训,准备组建武装。 经过近一月准备,贺龙于3月下旬打出 “桑植县讨袁护国”旗号,并在洪家关举行隆重成立大会,推举贺龙为总指挥。本镇的长者、本县的开明绅士代表、大庸县革命党人、慈利县中华革命党人卓晓初等都来祝贺。贺龙在洪家关建立“讨袁护国军”的消息一传开,桑植和邻近几县的青年人纷纷前来投奔,队伍迅速地壮大。 桑植县讨袁护国军”正式成立的第三天,贺龙率军攻占桑植县城,杀掉了桑植大恶霸地主朱海珊,驱逐了知县陈懋功,宣布桑植县独立,实现了两年前参加中华革命党时接受的任务的承诺。 随后,贺龙和谷绩廷、陈图南率部开往大庸,准备配合大庸民军攻打县城。在途中与大庸民军相遇,得知他们4天4夜的包围战攻打未果,只得撤围。据此,贺龙改变计划,率部返回桑植。 4月初,蔡锷率讨袁护国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委派中华革命党人程潜、林修梅、陈惟成等回湖南发动讨袁。在此期间,贺龙联合大庸、慈利、永顺、龙山等地的讨袁民军暴动,占领桑植、永顺、龙山等数座县城,使湘西的反袁运动蓬勃发展。全湘西21个县中,有16个县高张讨袁旗帜,宣布独立。 4月下旬,程潜回湘,在靖县召开湖南省讨袁大会,就任湖南护国军总司令,并决定对湖南境内的护国军进行统一整编。 大庸县的罗占候任湘西护国军左翼司令,贺龙领导的“桑植讨袁护国军”被正式编人湘西护国军,并任贺龙为湘西护国军第一梯团第二营营长。 全国的反袁斗争迅猛发展,袁世凯做到第83天皇帝时,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和“洪宪”年号,恢复中华民国和总统制。袁残喘到6月6日一命呜呼,他在湖南的走狗汤芗铭紧接着被驱逐出湘。 8月份,谭延闿第二次出任湖南省督军,他玩弄两面手法,排斥异已,吞并护国军,扩大自己的势力。派其亲信卿衡出任澧州镇守使副使,并授意卿以统一整编为名,吃掉湘西护国军。贺龙奉令到常德河洑参加整编,乘贺龙外出,卿衡指使人将贺龙全军缴械。贺龙脱险了,但只剩下3个随行人员和两条枪,不得已返回桑植。这是贺龙从挥舞三把菜刀起事后,第二次遭受挫折。(待续)
来源: 鸣泉 贺龙的“两把菜刀起家”和在澧州成功组军(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