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86|回复: 1

西藏归来·读《吐蕃佛教》(21): 大乘二十二问本(之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3 16: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2-3-2 11:12 编辑

西藏归来·读《吐蕃佛教》(21)
大乘二十二问本(之九)

161526tuppju9u4vvjjvme.jpg
公元一至二世纪,中印度出了一位有名的大师,
人们尊称他为“马鸣菩萨”,他对大乘佛学起了开端的作用。


    第二十一问云其含藏识【1】与大智慧虽有清浊,是一是异,义如何者﹖    
   谨对﹕含藏识者(1)是阿赖耶,大智慧者即如来藏【2】,有大智慧光明性故。清浊虽异,性相难分,由此言之,非一非异。故密严经【3】依此偈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金与指环喻如来藏与阿赖耶非一异义。非一异者如楞伽经(2)云﹕泥团微尘非一非(3),金庄严具亦复如是。谓金全体以成指环(4,故金与环不可一异。若金与环是一者,环相灭时金体应灭,环相若灭,金体不亡,故金与环不可言一。金与环相若是异者,岂难金外,环相得成,非可离环别求金体,金与环相非一异成,藏识与智,当知亦尔。如来藏者即是真心,阿赖耶者乃是妄识,真心清净即是本源,妄识生灭乃成流浪,总说虽然,别分别者,谓如来藏本源真心,性虽清净,常住无为,而亦不守本静性(5),故受无明熏【4】,动成妄识 ,随流生死而作众生。虽成众生,不失本性,故离妄识,还归本源。若如来藏守常住性,不作众生有常边过。若如来藏成众生时,失其本性有断边过。既如来藏非断非常,故与妄识非一非异。若定一者,妄识灭时真心应灭,即堕(6)断边﹔若定异者,妄识动时,真心不动,即堕常边。此二故非一非(7)异。所问之目(8)依法性宗,所对之门依顿教立,与唯识等义稍不同,守旨有殊,伏惟昭鉴。

注释:
    【1】含藏识:即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阿赖耶也是梵文,意识为“藏”,因为它有能藏、所藏、跟执藏的功能,所以又称为“藏”,以它的功能命名。所谓“能藏”,指它能含藏无量劫以来的种子不会坏失,所以称为“能藏”;因为第八识是一切善恶种子受熏之后,所含藏的地方,所以称为“所藏”;“执藏”,就是恒审思量,执八识见分为我,第八识是第七识恒常内执,坚固地执持有一个自我的主体,这个我们称为“我爱执藏”,就是“执藏”。
    【2】如来藏:“如来”,在佛教术语中是佛的德号,佛的别称。就其含义而言,“如来”是“如”实(实相、实法)而“来”、“如”真理而“来”,“如”就是平等不二的实相,也叫“真如”。“如来”就证得的佛的真如果德而言,是真如法性的圆满具足者、体现者。概言之,如来藏指在一切众生的烦恼身中,隐藏着具有成就如来的内在根性(体性)和基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众生与佛的本性不二,本来平等地具有成佛的可能,如来藏与如来藏心、佛性、自性清净心、真实心二者是同一的,是众生本具的成佛之原因、内在根据、可能性。
    【3】《密严经》:即《大乘密严经》的简称。有两种译本,一为唐地婆诃罗(日照)译,另一为唐不空所译,二本均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
    【4】无明熏:佛教认为修行的过程是建立在对无明一步步破除的基础上的,对无明的一步步破除正是走向解脱的道路。《大乘起信论》引经说:“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这里可以看到“无始”是相对于当下就起念,就不觉而言的。“念念相续”,故说为“无始”。同样当下动心起念,就无明生起。无明和“无始”是一体的。二者都是依于觉而言。“不觉”或者“无明”就是众生的代名词。《大乘起信论》认为众生本自性清净,但因一念不觉,而念念不觉,终被无明所缚,流转生死。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无明”就是“不觉”。《大乘起信论》进一步解释:“无明熏义,亦二种别:一、根本熏,成就业识义。二、见爱熏,成就分别事识义。”马鸣菩萨说无明的熏习也是有两种的差别,第一种无明的熏习,就是对于阿赖耶识心体根本熏,这种根本熏会成就业识末那识的习性,成就众生在三界受生的业行、业果。第二种无明的熏习,就是说见爱熏,也就是说众生对于我见上面的一念无明恶见的熏习,以及贪爱自我、贪爱我所六尘境界的熏习,就会成就意识相应的贪爱法,所以就称为分别事识的熏习。
    (1) 原卷缺“者”字。
    (2) 乙卷缺字。
    (3) 原卷作非一异,今从乙卷。
    (4) 原卷与乙卷同用,姑从之。
    (5) 原卷缺字﹔似为之误。
    (6) 原卷误将
    (7) 乙卷缺,今从原卷。
    (8) 原卷作,今从乙卷。
    
163215fhiqcvfqpshbnn98.jpg
西藏旅游。2021年9月24日,笔者在中印边境的玉麦乡
学习卓嘎、央宗的戍边守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3 21:1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2 10:53 , Processed in 0.0357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