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峥嵘岁月”征文 我的勤工俭学路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世世代代住在农村,是一名镇退休干部。1957年至1962年在常德市第四中学完成高中学业。6年间有一段艰辛的求学路。正是这段难忘的勤工俭学路养成了艰苦朴素,自力更生,英勇顽强的品德。 因家庭贫困,父亲体弱多病,妹妹患内风湿关节炎,常年瘫痪在家。贫困生活靠裹足母亲的辛勤劳作,霸蛮支撑。我读初中的3年,学杂费、生活费全告靠母亲白天打柴出卖,夜晚打草鞋出售。学校距家里35公里,必须寄宿。当年每月8元的生活费对我家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十三、四岁的我不得不开展勤工俭学。每周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去学校周边的七一机械厂、常德玻璃厂捡煤渣,或在街道收捡废品,变卖换来现金用于补助伙食费和购置学习用品。儿时的同学多数住在常德市城区,家庭条件比较富裕,他们对身着土布衣服的我另眼看待,有意疏远我,说我是土包子,乡巴佬,一身嗅气难闻。当时内心非常自悲,晚上一人在寝室里哭泣。记得有一天做课间操,一个不讲理的同学羞辱我,说我一身嗅气,叫人恶心,要我走开,离他远点。我内心感到莫大的侮辱,和这个同学大吵起来,并动了手脚,在同学们的劝解下才平静下来。 事后,班主任彭蔚老师严厉批评这个同学,并当场表扬我说:“勤工俭学不是丑事,是勤劳的美德,是光荣的事,大家都要向莫纯清同学学习,养成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作风。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青年时期曾在法国留学,勤工俭学,艰苦朴素,顽强拼搏,刻苦学习。”后来因自己刻苦学习,成绩较好,当上了学习委员,同学们与我亲近了,关系融洽了,我还主动帮助那位对我不友好的同学,辅导数学和物理课。这位同学深受感动,给我赔理道歉。我大度的说,过去的事不提了,互相友爱,相互帮助。我俩握手言和,关系十分友好。 高中3年我已是十六、七岁的青年学生,勤工俭学项目扩大了,收入也相应增加,才能解决较高的学杂费、生活费。每逢寒假我挑木炭卖,先天从花岩溪深山老林的农户家买80斤木炭,来回行程60多华里,第二天天不亮挑到桃源县县城叫卖,来回也是60多华里。两天一趟能挣现金4元,一个寒假能挣得一学期60元的学杂费。如若是冰雪天一个月能挣得80元。冰雪天挑木炭十分辛苦,寒天冷冻,打赤脚,穿草鞋,有时手脚冻疆,鲜血直流。为了读书,硬着头皮,整个寒假来回返往花岩溪与桃源县县城的羊肠小道上,磨破肩膀,冻坏脚皮,为了求学,从不言苦,从不退却。 暑假的勤工俭学是在常德市城区挑河水叫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德市没有自来水),一般市民从沅江河里挑水吃,家庭富裕的住户和集体单位靠买水吃。所以,当时常德市城区,有一支挑河水叫卖的队伍,估计约二百多人,既方便他人又能争辛苦钱,养家糊口。我备了两只木桶和一条扁担,加入浩浩荡荡的河水叫卖队伍。因为我年小,同行者不与我争生意,客户见我是贫寒学生,给我优惠价。当时按远近计算,每担河水一角至三角不等,一天能挣3元钱,2个月的暑假能争现金150元左右。每逢星期天,也照常叫卖,挣点零钱购卖学习用品和衣物。挑河水叫卖确实有二大困难。一是沿街叫卖吆喝:“河水、河水”作为青年学生的我,开始害羞打不开口;二是体力吃不消,一担河水百来斤,来回吆喝行走在大街小巷,声音嘶哑,嗓子干苦,双腿和腰背涨痛、麻木,经常磨破肩皮和脚皮,有时鲜血淋漓,双肩和双脚长了一层厚厚的茧。 无论是冬挑木炭,还是夏挑河水,都非常辛苦,但一想到读书,便遍身是劲,勇往直前,乐在其中。挑木炭和挑河水的这根扁担,一直伴随我60多年,这根扁担鉴证我的求学路,作为传家宝,存放在我自办的夕阳红展览室,作为留给子女的精神食粮。并赋竹枝词二首: (一) 夏挑河水冬挑炭,过巷穿街叫卖钱。 肩膀磨破成老茧,为奔前程不畏难。 (二) 朝拾煤渣晚捡荒,勤工俭学不嫌脏。 寒苦读书强本领,少时立志为栋梁。 常德市鼎城区尧天坪镇花园岗社区:莫纯清 手机:13618414897 2021年12月23日 注:我是2000年退休的干部,今年80岁。依然从事老干部工作,任镇老干党支部副书记,曾两次荣为常德市“四好”老干部,2017年,我家荣为鼎城区离退休干部最美家庭,2019年荣为常德市最美乡贤,2021年荣为鼎城区第七届“十佳善德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