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洋河海 于 2021-12-27 15:05 编辑
回忆津市新华工厂的建立和它的读书会(中)
李 群
从“浙铁”转到湖南后,党支部曾多次写信给“浙铁”的
党总支联系,但一次又一次失望。在焦急盼望的日子里,党支部多次召开会议决
定在一面找党的同时,一面找一个理想的地方办厂,以保存党的力量,作好长期
找党的准备。1942年11月吴新元同志受党支部的委托,到了江西赣州调查建厂事
宜,并寻找党的组织关系。吴新元在赣调查发现此地不产棉花,故不宜建厂。在
赣州遇到3个“浙铁”党员,也没有接上组织关系。又回到浙江温州探知“浙铁”
党总支负责人已被捕自首,就将这些情况用信告知李群同志。至此,党支部与上
级党组织的关系完全中断。但党支部没有失望退却。于1942年底再一次派李群、
高培勋等同志到湖南津市调查建厂事宜。
李群、高培勋来津市后,通过深入了解,觉得津市办厂的条件比较好:津市
地处滨湖地区,周围几个县生产棉花,手工纺织较多,做弹棉机有销路。加上津
市位于湘鄂边区,与湖北沙市、宜都很接近,沙市、宜都一带常有新四军的活动,
便于与上级党接上关系。于是写信通知在衡阳等地的同志来到津市。到津市后,
大家把在衡阳、祁阳等地做工所节余的钱全部交给党支部作为办厂经费。同志们
省吃俭用,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在1943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这个富有伟大
意义的日子里,津市新华弹棉机器厂开办了(简称“新华工厂”)。
新华工厂创办以后,工厂地下党支部在一面积极找党的同时,一面仿照‘’浙铁’′
的经验,把工人组织起来,办识字班,办读书会,提高工人的政治觉悟与文化水平,
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的组织。
旧社会,工人没有文化,这是工人的一大苦恼。工厂党支部决定在工人中间
办识字班,共产党员是识字班的“先生”,教工人识字、写字,讲一些浅显易懂的
社会知识。识字班是公开举办的,在识字班的基础上,厂党支部又把一些思想
倾向革命的进步工人组织起来,秘密举办了读书会。在读书会里除有计划地组织
他们阅读进步的文学书籍,如《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母亲》《童年》《铁流》
《家》《子夜》等,还有党的报刊,如《新华日报》《生活月刊》《大众哲学》《群众》
等,还给读书会成员讲解阶级、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知识,苏联国内情况以及
共产党的基本知识,对觉悟程度高的,则秘密地指导他们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
(李群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政治处主任,本文由李林森根据李群口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