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82|回复: 3

后世毛氏族的迁播繁衍——西周国宝及毛氏源流考节选之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7 06: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河堂 于 2014-11-17 06:23 编辑

后世毛氏族的迁播繁衍
——西周国宝及毛氏源流考节选之九
文/毛天哲


      毛国灭亡后,毛伯得当时亦带了自己的亲属及家将文官迁徙到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县北),以他为首的这部分毛氏家族成员就在汉水流域生息繁衍。其中有一支迁往庐江(今属安徽)定居,东汉时以孝行著称的毛义就是这支的后裔和代表人物;另外有一支迁徙到了巴蜀(今四川),汉代的巴西郡(郡治在今四川阆中县)丞毛植就是这支毛氏的后裔和代表人物。
      而在荥阳故地继续繁衍生活的毛氏族,其中有一支迁往河内(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治所在怀县,即今河南武陟县西南),随后在阳武(今河南原阳)定居,这支毛姓就是出了毛遂、毛苌、毛宝以及当代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一支最为兴旺的毛氏。
      自战国毛遂因自荐救赵,离开祖居地,官居赵国,在河北鸡泽定居,经秦,到西汉毛苌拜河间献王博士,其后代又有回居其发祥地河南荥阳阳武一带继续繁衍的。这支毛氏在此繁衍生活了800年,经历了战国、秦(此后称荥阳郡)、汉、三国、西晋几个朝代,人丁兴旺,名人辈出,从而使荥阳成为毛姓的望郡。到西晋末,这支毛氏族的第52世毛宝才随司马皇族一同南迁过江,被其后代尊为“江南毛氏一世祖”。
      西晋末东晋初,由于先后发生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当时处于黄河流域的北方又屡遭自然灾害,人民生活难以为继,而处于长江流域的江南则较为安定。以毛宝为首的毛氏将官随晋王室南迁过江,并为稳定建立在江南的东晋王朝出了大力,建有奇功,毛宝因功封州陵开国侯、征虏将军,其子毛穆之继承父业,后为扬威将军,督理宁州诸军事,因功封建安侯,食邑新安(今浙江衢州)。这支毛氏主系就由荥阳阳武迁徙到了新安,即食邑之地今浙江衢州定居。
这支毛氏在此繁衍生息到北宋初年,有位叫毛休的人,他由朝廷任命为吉州(今江西吉水)太守,于是在他上任后不久即将其父亲毛让(曾官至南唐大理评事、工部尚书)及亲属迁入吉州龙城定居。元末明初,吉州毛氏有位叫毛太华的人,因避乱迁徙到云南的澜沧卫(今丽江地区永胜县),并在当地娶少数民族的一位女子为妻,生育了清一、清二、清三、清四等几位子女。明洪武十三年,毛太华带长子清一、四子清四到湖南湘乡县绯紫桥定居,十多年后毛太华逝世,清一、清四迁到湘潭韶山定居,毛泽东是清一的后裔。从韶山毛氏始祖毛太华到毛泽东是20代。
      毛氏族中有另一支迁徙到了吴国都城吴(今江苏苏州),因为吴国也是周族的宗亲(始封吴者为周文王的大哥太伯),有共同的血亲关系,而且估计毛国和吴国的首领有较好的关系,所以吴国才接纳。从毛氏入吴即被命为吴大夫,后又封公,也可看出这点。可惜好景不长,在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因中了越王勾践献西施的美人计,不听忠言而亡国,毛氏于是归隐山林,后代不甚发达。
      后世毛姓也有迁徙到山东的,代表人物有西汉山东泰山人毛莫如(字少路),他在哀帝刘欣执政时担任光禄大夫,是有名的儒者和清官,后来担任常山太守,有政绩;明代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毛思义,为山东阳信人,官永平知府、副都御史、应天府巡抚。明末的毛霖,为山东掖县人,他写有一部名为《平叛记》的书,记述其亲眼所见崇祯年间叛将李九成攻莱州之事,颇具史料价值;清代同为山东掖县人的毛式玉,是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翰林院检讨,他以喜欢收集书画碑刻文字,多藏善本著名;清代中晚期的毛鸿宾,为山东历城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官至两广总督。
      后世毛姓也有流向山西去的,如唐代山西绛州(今新绛县)人毛若虚,官至御史中丞,以威震朝列,公卿恐惧而载人史册;金朝文学家毛麾,是山西平阳(今临汾)人,大定十六年(1176)特赐进士出身,居中都(今北京),授校书郎,又任太常博士,终于同知沁州军事。清初山西泽州(今晋城)人毛一豸,系顺治三年(1646)进士,任户部郎中、兴安参议等职,为官清廉,曾督饷固原,被康熙帝誉之为“清官第一”。
      约在汉唐时期,一支毛姓人从中原地区迁居江西吉州龙城(今江西吉水),其后便在这里发展繁衍。唐贞观进士毛俦在授宏文馆校书郎后不久任岳州太守,成为湖南平江毛氏的开山祖。
      唐朝末年,政治极为腐败,官吏贪污成风,土地的高度集中,使大量的农民破产失去土地,加之繁重的苛捐杂税,农民无力负担,这就为农民大起义创造了条件。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是875年黄巢领导的中原农民起义,席卷全国。中原地区长期处于动乱状态,迫使这一带的地主、百姓分别迁往比较安定的江南和巴蜀等地,其间著名毛姓文人毛文锡由河北高阳迁到成都府。
      隋唐五代时期,中原战乱不息,使得毛姓大规模南迁,从此以后南方毛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居住在浙江衢州的毛氏家族,多推西晋的豫州刺史毛宝为其始祖,毛宝家族南迁后,经过数代繁衍与发展,有一支迁到信安(唐末改为西安),由于种种原因,其后裔分徙外地的颇多。梁武帝时毛元复自衢州迁居江山清漾。经过数代的发展,江山分杨柳派、疑湖派、广川派、沙村派、塘源派、店口派。据家谱载,宋初毛让自三衢迁居吉水(江西)、宋咸淳年毛道自吉水徙居湘乡。北宋末毛晃自江山石门迁居衢州。复迁遂昌。南宋淳佑年间毛焕乐自江山詹塘迁龙底,元朝毛宝第三十二世孙毛衡之迁玉山双溪,明初毛宝第三十九世孙毛福生自广陵迁居上饶。
      南宋初年开封陈留毛姓先人(据查为毛度,字叔度,派名诚十,生于崇宁丙戌年即1106年,高宗绍兴五年即1135年进士,累迁侍御史兼左司谏,授通议大夫)弹劾大奸臣秦桧被贬谪浙江余姚县丞,并始居于余姚,成为余姚毛氏的一世始祖。
      毛姓家族总的趋势是中原地区向南方转移,而从南方向中原回流的很少。
      近代,毛姓家族有迁徙台湾的,主要是因从军追随蒋氏王朝入台而定居。知名的有:陆军中将毛炳文,“立法院”立法委员的毛家骐,原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保密局局长、陆军二级上将的毛人凤,蒋介石夫人毛福梅的侄子、空军少将的毛邦初,任过军统东南特派员兼“中美合作所”东南地区指挥官、厦门警备区中将司令的毛森,原美国空军参谋大学毕业,任过空军驱逐队总队长、空军第四军区副司令、空军军官学校校长的毛瀛初,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著名教授毛子水等等…….。
      在这之前,毛氏人迁台湾省规模较大的是清朝雍正末年,有毛、郭、蔡、李、龙、陈六姓合垦今台湾苗栗县苑里镇等地区,随后又有漳州龙溪毛氏人迁台南县。道光年间,龙溪县田里乡人毛士剑以孝友祀台湾府学文庙,其后裔迄今仍盛传于台南县六甲乡。迁往台湾的不只是平民百姓,还有政府派去的官吏。清康熙于1683年统一台湾后,派官员进驻台湾,治理台湾。《新竹县志初稿》中记录了一位广东博罗人毛殿飚,他是康熙甲戌年的进士,康熙四十四年由诏安调补到台湾诸罗县任知县。他在任期间,废除陈规陋俗,打击豪绅强暴,修建桥梁道路等,作了许多有益的事。
在台湾毛姓名人中清代主要有康熙三十九年由福建建宁府建阳县知县调任台湾诸罗县知县的毛凤纶(凤伦),他祖籍盛京奉天府,在台湾的知县任上政绩突出,颇有才干,得到好评,当他43岁秩满时,升任江西吉安府同知而调回大陆。另一位是清广东惠州府博罗县人毛殿扬,他是康熙三十三年进士,四十四年由诏安调任台湾诸罗县知县。
      香港的毛氏大部分是从大陆迁徙过去的,如著名学者、社会名流毛以亨,他是浙江江山人。大律师毛云龙,是广东东莞人,香港大学毕业,后创办毛云龙律师行。他是香港名人,称为“太平绅士”。香港著名企业家毛凯之,原籍上海,曾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学位,担任香港义丰行常务董事长,大来财务公司董事长,大公船务公司经理,还任过保良局的两届总理。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毛钧年,是香港文化名人。生于马来西亚的香港名人和企业家毛浩辑,祖上是早年迁徙海外的华侨,他办有几家企业,担任英籍香港合记行东主,合记烟花公司董事会主席,阳光中国制品公司总经理。在香港土生土长的著名记者毛孟静,是香港毛氏较年轻的一代,祖籍为浙江宁波,不过从出生起大部分时光是在香港,为多家中外传媒机构采访,以敏锐的观察力与尖锐的词锋闻名。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8 06: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哲家门的考究付出了心血,为毛氏谱牒文化立下汗马功劳。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06: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06: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9 09:35 , Processed in 0.0335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