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傅启芳 于 2022-2-23 17:26 编辑
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者刘长春
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当时正值日本侵略中国,国家内忧外患之际,中国与奥运一开始接触就发生了政治瓜葛。这年,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筹委会发函邀请中国派代表团赴会,但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却以中日关系紧张为由,决定不派队参加。此时,侵略东北的日本军方和伪满洲国抢先以“满洲国”名义报名,让东北大学体育科毕业的短跑名将刘长春和中距离好手于希渭参赛。
刘长春听到消息后,立即在《大公报》上发表声明说:“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我是中国人,绝不代表伪满洲国出席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伪满洲国报名参加奥运的行动,立即引发全国各地青年学生的强烈抗议,在同仇敌忾的大目标下,张学良在1932年7月1日东北大学体育科毕业典礼上公开宣布:“刘长春、于希渭为运动员,宋君复为教练,代表中国参加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少帅慷慨解囊,拨出8000现洋给刘、于、宋三人作旅费,并要求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会长王正廷和副会长张伯苓,采取应变措施以阻止伪满洲国参赛。
决定参赛后,张伯苓急电奥委会,为刘、于补办报名手续,然而报名期限已过,于是王正廷通过外交途径和争取国际同情的方式,迫使奥委会撤销了伪满洲国的报名资格,以接纳中国代表团。刘长春和领队沈嗣良、教练宋君复从上海搭轮船先抵洛城,于希渭则因身陷大连,遭日寇软禁而未能成行。
刘长春等三人在太平洋上颠簸了23天才到美国,下船后立即赶赴奥运会场参加开幕式。领队沈嗣良为了“壮大行色”,临时拉了一名华人、一名韩国人和一名美国人加入中国代表队行列,由刘长春掌旗,沈嗣良殿后,宋君复与三名杂牌军充当团员,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会场。 那一次,刘长春因舟车劳顿,身心俱疲,仍坚持比赛,虽未能取得100米和200米的复赛权,但他的参赛,却为日后的炎黄子孙铺下了奥运坦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健儿效先驱壮志,洗雪前耻,一跃成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強国,以辉煌战绩载入奥运史册,北京以双奥之城誉滿天下。 刘长春生于1909年11月25日,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新中国成立之后,历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中国奥委会副主席、辽宁省体育协会副理事长、第四届辽宁省政协常委等职。1927年底就读于东北大学体育系,1932年毕业。1932年7月8日,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成为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1936年再次代表中国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1983年3月25日逝世,享年74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