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高 福清莆头 文场 长安 南宵高氏
渤海堂福清莆头高氏 福清市莆头高姓,系出渤海高氏第十八世祖唐朝高士廉一脉。唐未,其裔孙高起度自河南光州固始,从随王审知三兄弟入闽,至福州后,初定居福唐之金蝉山,为本支入闽始祖。后裔又几经辗转与迁徙,十七世时,高生、高道昆仲,避元末之乱,由兴化府莆田县望江里新浦墩迁至福清江阴岛,为纪念莆田,将住地名称曰莆头,即今之莆峰。其弟高道,字莆阳定居于此,为莆峰高氏始祖,后世尊为莆阳公。莆峰高姓现已传二十五世,拥众超2000多人。莆头村建有高氏宗祠,又称莆峰高氏宗祠,始建年代失考。(见《中华高姓大典·福建卷•名祠篇》)
渤海堂福清市文场高氏 福清市文场高氏,其族始由渤海道迁居南京铁井栏古树县沙里街,后迁福州枕头桥,再徙福清城内高厝巷,而后又迁东盛前模,最后定居文峰,即文场。文场高氏始迁祖高永兴约于清康熙年间居此,今传十余世,居村180余户。文场村高氏宗祠,始建于清代。上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在旅印文场宗亲支持下曾两次重修宗祠。2017年,文场高氏举全族之力,宗祠重建落成,晋主升龛。(见《中华高姓大典·福建卷•名祠篇》)
渤海堂福清长安高氏 福清市高山镇长安村高姓,村内有两支高氏。一支为唐末随王审知入闽之高起度后裔,高起度初居福唐之金蝉山,后由仙游迁莆田,再由莆田迁福清莆头、高东。明朝崇祯年间,高东高氏始祖高宗发后裔辗转迁至长安村开基,高阿闽为长安高氏开基始祖。高阿闽系高东始祖高宗发之后,明崇祯年间只身迁住长安村,人称草鞋公。裔孙已传十五世,1100多人口。另一支始迁源流失考,本支高氏原为长江境内陈、高、吴、林、何五姓之望族,因避战乱外迁,据口传迁至浙江后,清康熙年间,由高必捷率众迁长安,本支高氏繁衍60多户,人口300有余。福清长安高氏祖厝称渤海堂。(见《中华高姓大典·福建卷•名祠篇》)
渤海堂福清南宵高氏 福清市南宵高氏集中在两个自然村:高厝、下和洋。其中高厝人数居多。谱云,高厝高氏先祖,清顺治年间由江阴镇莆头村迁入,高厝高氏今传十二世,居村300多户。后裔外迁福州、福清,远徙美国、新加坡等地。下和洋高氏,清康熙年间由高厝移居,始迁祖名讳失考,今传十五世,居村100户左右,后裔分布福州、广州及香港,还有侨居日本、新加坡、印尼、美国等地。中科院院士、气象学家高由禧亦出南宵高氏。南宵村高厝高氏支祠,始建年代失考,最近一次重修是在民国三十一年丙戌岁(1946)。(见《中华高姓大典·福建卷•名祠篇》)
(高家协 童桂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