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洋河海 于 2022-3-15 10:04 编辑
津市的书院 ◎朱湘泉
津市的书院创办时间之早是楚南独一无二的。津市历史上究竟有哪些书院,下面我们以创办时间的顺序陈述: 车渚书院初创之时比湖南省会长沙的岳麓书院要早数百年,仅仅比皇家创办的第一所官方书院一唐代丽正书院稍微迟一点(《嘉靖澧州志》卷之五名胜纪有详细的记载)。
溪东书院更是南宋时期湘西北最重要的理学讲堂,由宋代心学大师范浚所建。朱熹曾三次来此拜祭、讲学,弘扬朱子理学。明《嘉靖澧州志》没有载入何人修建于何时,但是在澧阳八景中有记录,并有歌颂的诗作(《嘉靖澧州志》卷之五名胜纪)。元代的学殖书院在新城镇,元大德年间(1297- 1307),杨国祯建(《澧州志林》卷之九学校志书院)。 清初的延光书院是当时澧州的州级官办书院。顺治七年,知州汤调鼎建以造士,后毁,康熙五十年修(《澧州志林》卷之九学校志书院)。
清代的澹津书院在延光书院西,康熙二十一年(1682),津市士民公建,以祀文昌、神会、文艺,重修三次,称“义学之能有永者”(《澧州志林》卷之九学校志书院)。是近代最有名气的书院,津市一完小的前身。 当时澧州共有七所书院,其中有车渚书院、学殖书院、延光书院、澹津书院在津市,另一所溪东书院原址在津市大洼,明朝重修时搬迁到澧州城关附近。
一、车渚书院 津市的“车渚书院”在中国的书院史上极其重要,唐李泌在大历十二年(777) 来澧州,任澧朗峡团练使,治所在新州。于是更筑新城,当地士子为纪念车武子改建车渚读书台为“车渚书院”并迁入新城,是湖南省环洞庭湖最早的书院,比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的长沙岳麓书院要早200年左右。当时,全国最早的书院是唐开元十三年(725),政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只比车渚书院早50多年。 车渚书院在历史上曾多次重修,我们现在能查到的资料有:
元代,澧州教授李寓于大德四年(1300)为重修的“车渚书院”撰写的《车诸书院记》。车渚书院在澧州历史上是作为重要书院存在的,在明代澧州仅有的四座书院中位居首位。第三位是溪东书院。不过这时的溪东书院已经不是宋代的溪东书院了,他已经从彰观山与关山之间的溪流边搬迁到澧阳故州治旧址附近去了。在元至正四年(1344)之后,车渚书院是作为澧州州学存在的,也就是作为文庙存在的。直到明洪武后期随着州治搬回澧阳故州治遗址,车渚书院的文庙身份没有了,但仍然是一-座很重要的书院。
摘自政协湖南津市委员会编纂的《城市基因 津市文史丛书》;原文无照片,现照片从互联网上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