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22-3-19 08:56 编辑
中共党史读本之七十七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 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自此,在历经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后,调水方案获得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南水北调构成以“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省、山东省施工现场同时举行。 2012年9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截止2019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工程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输水3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2亿人,成为多个重要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 截至2021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494亿立方米,其中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441亿立方米,东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入山东52.88亿立方米。通过持续强化监督管理,南水北调工程水质长期持续稳定达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