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在建国之后,郭汝瑰和熊向晖的发展轨迹却明显不同,似乎熊向晖更“受重用”,而郭汝瑰则十分低调,后期职务也不像熊向晖那么高。其实在解放前,郭汝瑰在国民党阵营里的职务要高于熊向晖,熊向晖只是胡宗南的机要秘书,甚至连将官都不算,郭汝瑰则获得了国民党陆军中将军衔。为何建国后两人的地位逆转,熊向晖的个人发展情况更好呢?

从这两个人的生涯轨迹来看,虽然都是我军最强悍的红色特工,但是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点,两人在此之后的处境是完全不同的。1949年总理在接见国民党起义将领时,曾经向程潜、张治中等人引荐过熊向晖同志,这时熊向晖刚刚从美国回到大陆,在场的几位高官都以为他也是弃暗投明,选择起义了,并没感到很意外。
图片模式
但总理却笑着说:他的情况不一样,熊向晖一直都是我党的地下党员,解放战争时在胡宗南身边立下大功。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换句话说,从1949年起,熊向晖的在大陆的身份就是公开状态,他已经完全不再是一名高级特工了,总理可以放开手脚使用这名特殊人才。熊向晖确实也成为了新中国政府的高级官员,官至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图片模式
尤其是在对台工作中,熊向晖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理在世期间,熊向晖曾经长期在外交部工作,而外交工作又是总理直接领导的,熊向晖在战争年代,就是向总理单线秘密汇报工作的高级特工,因此建国后极受中央器重,他负责的实际工作也有很大贡献。
图片模式
郭汝瑰情况不同,他不得不在生涯后半段,为了组织的工作而继续受一些委屈。原因在于郭汝瑰的卧底身份一直没有暴露,在率领国民党第二十二兵团起义之前,郭汝瑰一直受到老蒋、顾祝同的高度信任,所以他在建国后的身份是国民党起义将领,而非秘密工作多年的地下党员。他的红色特工经历,并未得到组织的公开披露(曾经的单线联系人任廉儒去世也是一个原因),直到八十年代的自传中才真相大白,令国人了解到郭汝瑰在战争年代的神奇经历。
图片模式
在建国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郭汝瑰当过地方交通厅长、军校教员,地位并不突出,在一些运动中甚至屡次遭到冲击,原因就是他起义将领的身份。在这些岁月里,他仍然有可能得到台湾方面的联络,被敌人重新“启用”,对方始终不知道郭汝瑰的秘密身份,这便是他的价值所在。直到将军晚年才完全恢复了名誉,享受副兵团级干部的待遇。基于这一点关键原因,他和熊向晖在建国后的发展有很大差异。这两人都是我军历史上有着光辉经历的最强特工,也都是综合素质出众的难得人才,对国家和人民贡献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