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幸存澧县籍老红军(3)
王子恢 原名王宗炎。澧县大坪乡玉成村人。生于1912年。1935 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争。历任红二、六军团战士、班长、排长、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政治处干事、书记、营教导员,深入日伪敌占区开展游击战争,并担任侦察班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二野野战医院所长、成都监护团营教导员、西南军政委员会政治协理员职务。1953年转业到地方工作,任重庆市广播电台机务科长、云南省广播电台人事科长、副台长、副局长。1965 年调湖南省广播局、任省广播电台副台长、副局长。1972年2月因病于长沙逝世,终年61岁。
毛堂海 澧县道河乡毛坪村人。生于1918年1月。1935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争。历任红二、六军团四师十一团司号员、机枪连战士、八路军一二O师独立二旅七一四团三营十连连指导员、二十一团营副教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二旅民运科科长、军卫生部西北军区政治部协理员, 1956年转业到大庆油田玉门矿务局运输处任人事科长、玉门油矿老君庙区队人事队长、油建公司七大队副大队长、第七中学荣誉校长。1981 年离职休养,享受正厅级政治生活待遇。2008年9月4日去世,终年90岁。
乔新松 曾用名李云清。澧县原澧西乡乔家河村人。生于1913年7月。1934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 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争。历任红二、六军团交通队侦察员、班长、八路军一二O师七一六团团部事务长、九团供给处会计出纳股长、冀察军区合作社主任、冀察军区干校供给科科长、华北军政干校一步校四大队供给股长,1949年随军南下到广东省公安干校总务科任副科长、华南公路指挥部总务科长、办公厅行政处副处长、广州市中医学院处长。1970年8月退休,1979年10月改为离职休养,享受厅级政治生活待遇。1988 年病逝,终年75岁。
皮修香 澧县原马溪乡佑圣村人。生于1915年7月。1935年7月在石门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2月在贵州石阡县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争。1942 年在抗日军政大学四大队学习过。在长期革命战争中负伤致残,被评为三等乙级伤残。历任红二、六军团十七师四十九团机炮连战士、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四团二营机枪连连长、指导员、山西苛岚办事处特务连连长、五军区二团连长、副营长、国民党四川起义部队军事代表等职。1950年8月转业到地方工作,任西南交通大队长、重庆市长航木船工会副主席、重庆市九龙坡区城建科科长、民政科科长(副团级,行政15级)。1971 年4月退休回原籍澧县,1980年改为离职休养。
刘能玖 澧县(原属石门县沿市区五峰村)人。生于1919年12月。1935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争。历任红二、六军团通讯员、宣传员、班长、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副排长、排长、连长、党支部书记、青年干事、政治指导员、敌后抗日武工队队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长、队长、副营长、甘肃省临潭县人民武装部作战科副科长、武装部部长(正营级)。1955 年被授予大尉军衔。1958 年进军西藏平叛。是年8月经兰州军区批准退出现役,转业回原籍澧县,任东风水电站(今王家厂水电站)副站长。1979 年离职休养,享受副专员级政治生活待遇。2015年12月31日去世,终年9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