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工信离退人 于 2022-4-15 11:31 编辑
今年春节在广州度过。其间,观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与去年上映的《长津湖》相比,我感觉剧情更集中,战况更惨烈,震憾更强烈。为了炸毁水门桥,第七穿插连157名指战员仅伍万里一人生还,连长伍千里指导员梅生排长余从戎战士平河等,以各自迥异的壮烈化作缕缕军魂。那一幅幅出生入死的英雄群像令人景仰,那一幕幕血肉横飞的战斗画面令人泪目,那一面面直指胜利的血染红旗令人振奋。回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人民对英雄的崇敬,远非当下“小鲜肉”“流量明星”可比,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杨连弟孙占元罗盛教杨育才等英雄人物,全国人民是杠杠的“钢粉”,不仅耳熟能祥妇孺皆知,还是各行各业学习的榜样。就连我这个当年的儿童,最大的荣耀和梦想就是参军入伍当英雄。 在我的青少年时代,毛主席号召“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全国人民学解放军成了时代的强音。我们所在的学校建立了连排班的体制,学习内容有军事训练,野外拉练,请了军事教官授课,我们都像小战士,走路昂首挺胸,说话干净利落,阳刚之气十足,都遐想有朝一日融入军营,身着绿军装。 说起65式军装,那可是我们那代年轻人心中的“顶配”。“一颗红心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军装设计巧妙,军服一样,官兵一致,仅用口袋多少体现上下级的区别。着装方便,行动自如。既便转业退伍,仍可融入民间。在服装款式颜色比较单调的年代,醒目的绿军装既蕴含了军人的荣光,更饱含了民众的情怀,受到了军人和大众的喜爱。比现在流行的什么爱马仕等可火爆多了。我们那会儿,谁拥有一套上衣口袋背面盖有军用章的65式军装,就会引得男生垂涎女生注目。就连一顶小小的军帽当时社会上都出现了乘人不备不抢钱抢军帽的现象。我也十分渴望有套军装,但家中没有当军人的亲戚,母亲只好请裁缝做了一套仿制军装,穿在身上就象现如今的假冒伪劣产品,提不起精气神。当我母亲通过朋友,好不容易从转业军人手中拿回一件军上衣,我兴奋得如同喝了大红袍彻夜未眠,次日穿上军装威风八面顾盼生辉奔向学校,着实风光了一回。只是好景不长,在不久的一次野营拉练中,我的“至爱”竟然不辞而别被人夺爱了。即便如此,我喜爱军装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就连我当年谈恋爱首次去见岳父母,思前想后,借了一套65式军装登门拜访,英姿飒爽的首秀得到了岳父母的认可。至今我还珍藏着一套红五星红领章,它们伴随我在舞台上饰演过解放军,但在现实生活中我只当过民兵。 好在我的军人梦想在我儿子身上得以实现。2003年7月1日,儿子大学毕业后作为专业技术人才选招入伍。 时光荏苒,儿子在部队里得到了锻练和成长。2020年春节,因武汉新冠爆发,全国紧绷抗疫之弦。大年初二,刚刚回家才几天的儿子接到命令后,连夜返回部队投入抗疫战斗,至今已二年未回家了。春节前夕,为了进一步提高军队战斗力,深化理顺军队改革,中央军委决定文职军官改授军衔。儿子所在部队举行了授衔仪式,我们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儿子军容严整,一身戎装,展示了新一代军人的精神风貌。昭示了新一代军人的肩上责任。尽管朝鲜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但战争的危险从未消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亡我之心不死,千方百计阻碍我国的发展壮大。假如有一天战争真的来临,“雄纠纠,气昂昂”的战斗精神必将在新一代军人的身上继承延续充分体现,这既是保家卫国的重任,也是铁血军人的荣耀,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