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革命群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澧县农民协会的建立和发展。1925年下半年至1926年春,中共省、地党组织派遣的共产党员、工农特派员周荣森、李光文、李光森等先后来县,与最早来县进行中共党的创建工作的罗宁、李立新一道,分赴全县集镇农村,组建农民协会。至1926年10月中旬,全县已有区农协4个,团(乡)农协16个,会员2549人,遂建立县农协筹备处。11月12日,中共澧县部委召开澧县工农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县农民协会,会址设县城西门三凰山。委员长周荣森,副委员长杨杰卿,詹骏良,张景雅、李光文、杨岸、周寄修、周小春、贺毓玉、陈敦华为委员。 12月底,中共澧县部委在县农协机关创办农运讲习班,翌年2月结业。培训的30多名学员分赴各地。年底,团(乡)农协发展到120多个,农协会员达5万多人。澧县的行政区划为东、南、西、北、中5路,辖21个区。中共澧县部委为加强农运的具体领导,在5路设立6个办事处(西路设两处),负责人由中共党员骨干担任。至“马日事变”前,全县21个区,共建立团(乡)农民协会500多个,会员猛增到20万人,全县城乡出现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
第二、澧县总工会的建立和发展。1925年5月,曾多年在大堰垱店铺当雇工的曹志民从武汉回到老家。1926年春,在开展工农运动的周荣森、游玉圃的指导下,他走街串巷,组建大堰垱店员工会,任主席。7月,澧县缝纫工会成立。9月,中共常德地委派遣工运特派员杨鉴堂(共产党员)来澧,领导工人运动。他与中共澧县支部取得联系,在曹志民、李干等同志的协助下,发动工人筹建工会组织。按省总工会的指令,澧县总工会筹备处成立。不久,津市、新洲、焦圻等六处工会(或办事组)相继成立。 11月12日,中共澧县部委召开全县工农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澧县总工会,委员长杨鉴堂,秘书李干,曹志民、李光森、龙均泉、龚伦荣、王振业为委员。会址设县城玉林街正雅公馆。到11月下旬,全县在组建缝纫、印刷工会的基础上,新建了木业、铁业、蔑业、理发业行业工会和瓦、窑、石、漆手工业联合工会,会员猛增到2000多人。1927年2月,曹志民继任县总工会委员长。
第三、共青团澧县特支的建立。1925年5月,共产党员罗宁、李立新受派来澧开展中共澧县地方组织的创建。到第二年春,在各学校发展一批共青团员。1926年春,家住大围乡、在省城求学的刘希斌加入共青团,接着加入共产党。不久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回县发展青年运动。至1926年10月,团员发展到25人,共青团澧县代表大会召开,成立共青团澧县特别支部,隶属共青团湖南区委,刘希斌任教育长,机关设九澧女师。到“马日事变”止,全县发展共青团员51名。1926年12月,中共澧县部委、共青团澧县特支组建澧县童子团,共青团员夏熙缉任团长,全县各区、团(乡)童子团的组织建设和活动普遍开展。
第四、澧县女联的建立。罗宁、李立新来澧开展中共地方组织创建以后,澧县妇女工作开始有组织的推进。1926年3月8日,全县召开庆祝“三八妇女”节大会,到会的有400多人。会后组织示威游行。8月,组建县女联筹备处。9月10日,全县妇女代表大会在国民党县党部召开,正式成立澧县女界联合会,贺毓玉当选为主席。之后,各区、团(乡)先后成立女联组织。1927年1月26日至2月6日,湖南省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长沙稻田女师校内举行,澧县女联主席贺毓玉、委员张群范出席大会。1927年5月上旬,共产党员何君励继任主席。
第五、澧县学联、湖南雪耻会澧县分会、澧县济难会的建立。大革命期间,澧县中学堂、九澧女师和8所公立高等小学革命活动频发,先后建立起学生自治会。1926年夏,中共澧县地方组织、共青团澧县特支召开澧县第一届学联代表大会,成立澧县学生联合会,张景雅、张运载为学联负责人。机关设九澧女师。 五卅惨案发生后,湖南省工团联合会与省学联于1925年6月2日成立“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1925年冬,省雪耻会委派中共党员张开朗(澧县澧澹乡柳家铺人)等三人回县组织分会。1926年3月15日,全县各公法团体代表200余人集会,成立“澧县雪耻分会”。4月26日,召开澧县济难会成立大会,推选何君勉担任济难会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