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多举措规范监督小微权力
近年来,津市市纪委监委以智慧监督平台为支点,以专项治理为手段,将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第一线,从严从实监督问责,多措并举为小微权力监督装上了“千里眼”,为基层用权戴上了“紧箍咒”。
用好用活监督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宣传,让群众全面了解“互联网+监督”、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让群众看得见、会操作,积极参与基层小微权力监督。通过监督平台,群众动动手指就能查阅村务公开、惠民惠农等6大类69项基层权力事项政策要求及办理流程,全面了解村级财务开支、民生补助发放、村社区干部工资发放等情况,不出门就能了解身边事。此外,通过监督平台,定期开展大数据比对、收集群众投诉举报,及时分析研判,发现各类侵害群众身边利益问题线索。平台成立以来,发现并处置疑似去世人员违规领取各类民生补助问题线索600余条,收到涉及群众服务投诉举报10余条,查实问题线索104条,追缴违规发放补助资金11505元,组织处理29人。
抓牢抓细专项治理。津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要职责,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针对停车管理、窗口服务、农村改厕、学位床位、“一卡通”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另外,津市纪委监委不断加强基层监督力量,强化“室组地”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及基层纪检的监督和“再监督”作用,以监督促进公正公开,发现问题及时督促部门整改,细之又细抓好落实。截至目前,共发现五保户资金发放不规范、独生子女费发放审批不完善等问题50余个,制发问题整改监察建议书8份,督促10余家部门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