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45|回复: 5

——108岁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全国委员会原主任高沂去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30 10: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家协 于 2022-5-1 09:34 编辑


山东高氏树德堂名人辈出
——108岁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全国委员会原主任高 沂去世



         高 沂

生于1914年,山东沂水县人。1938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安吴堡青训班连(队)长,西北青年战地工作团团长,在延安青干学校学习期间担任西青救总剧团团长,延安青年剧院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辽北、辽宁省委组织科长,辽宁省东丰县农村工作团团长兼东丰县委副书记,东北行政委员会研究局研究员。建国后,历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办公厅人事处、民政部干部处副处长,民政处处长,东北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主席办公室副主任,中央东北地区工作部研究员,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研究员,中央交通部副处长,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教部副部长。“文革”中受冲击,恢复工作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代理书记,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全国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顾问,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高 沂,于2022年4月19日去世,享年108岁


       人物生平、[url=][/url]


1939年至1945年先后任西北青年战地工作团一团团长、中央青委干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宣传部干事等。
1945年10月起先后任辽北省委组织科科长、东北行政委员会办公厅人事处处长等。
1949年至1957年先后任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处长、东北局统战部处长、中央交通工作部铁道处副处长等。
1957年至1965年先后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
1965年起任高教部副部长兼办公厅主任、部党委委员兼机关党委书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批斗,下放“五七”干校劳动。
1973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1977年起先后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等。
1995年8月离休。
高沂是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
2022年4月19日,高沂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8岁。

     父母兄弟[url=][/url]


高沂原名高秉晋。
其父高云庆,字瑞亭,一字缦卿,号小圃,邑庠生,宣统辛亥山东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壬子,奖给师范科举人,学部司补用。民国元年任沂学堂监督,沂水县视学职。
其母秦氏,世和庄人。
秉子 恒、秉泰。



    高 沂家族

    属高氏树德堂,这个家族,据高家协童桂林2021年编印的《高氏堂号举要》一书记载:【文献考源】树德,有二:1、典故堂号。典出《北史•高允传》:“正光中,中书舍人河内常景追思(高)允,率郡中故老,为允立祠于野王之南,树碑纪德焉。”2、通用堂号。树德,施行德政;立德;《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汉刘向《说苑·至公》:“孔子闻之曰:‘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唐白居易《养竹记》:“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以树德为堂号,教育子孙后代以立德行善,施惠固本。

   高 允(390—487),字伯恭,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少孤,年十余,为沙门,未久而罢。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时人称为“高子”、“文子”、“高生”。神?三年(430),为阳平壬杜超从事中郎,与吕熙分诣诸州,共评狱事,以清平获赏。后还家教授,受业者千余人。四年,征拜中书博士,迁侍郎。从元丕西讨上邽,以参谋之勋,赐爵汶阳子。参与撰《国记》、定律令。上书言农事,为太武帝采纳,除田禁,悉以授民。崔浩《国史》案发,允亦受迁累,赖恭宗营救得免。文成帝时,解太常卿,进爵梁城侯。尊称“令公”。冯太后临朝,引入禁中,参决大政。建议郡国立学。献文帝末年,进爵咸阳公。孝文帝即位,迁中书监,加散骑常侍。前后历事五帝,达五十余年。卒,赠侍中、司空公、冀州刺史,谥文。性好文学,著有《征士颂》《北伐颂》《塞上翁诗》《告老诗》《酒训》等。(《魏书·卷四十八·高允传》《北史·卷三十一·高允传》)
高大化山东沂水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 进士。授江阴令,在政刚正不阿,忤权贵,归里卒。
高名衡(1583—1643),字仲平,山东沂州人。明崇祯四年(1631) 进士。历知如皋、兴化县,除御史,十二年巡按河南。十四年,农民军李自成再围开封,名衡集众守城,后代李仙凤为巡抚。次年,自成三攻开封,围半年,名衡从黄澍、严云京之谋,决黄河欲灌农民军。自成移营高地,洪水坏城,名衡乘船得脱。加兵部右侍郎,辞疾归乡。未几,清兵破沂州,名衡夫妇殉难。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谥忠节。名衡著述颇富,所著诗文,经其后代搜集整理,1934年刊印成《高忠节公遗集》。(见《明史•卷二百六十七•高名衡传》)
高 燻山东沂水人。清顺治九年(1652)进士。除湖广兴宁县知县,擢郴州知州,为政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制行持大体,不屈于势,不趋于时,多受百姓赞扬。
高名图山东沂水人。清康熙六年(1667)进士。授山西石楼县令,居官多善政。以老病辞官归里,一仆一马,及半途马仆,与仆负囊徒步归乡。
高淑曾,字鲁如,号椅园,山东沂水人。清雍正五年(1727)进士。历任江南同考试官,蒙城知县,湖南常德府知府。所撰《双介轩诗集》存于世。
高斅龄,字悟庵,山东沂水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官登州府敎授,撰《南云楼诗集》一卷。
高 璩,山东沂水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壬午举人。青州郡王府府医。
高 侗,山东沂水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乙酉科举人。候补内阁中书。
高 岸山东沂水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丁酉科举人。诰封奉直大夫,例赠中宪大夫。
高 晟,山东沂水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壬午科举人。定陶县训导,益都县教谕。
高 葵,山东沂水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戊子科举人。湖北应城县知县,汉阳县知县,人称汉阳公,卒于官。
高韶南,乾隆五十一年(1786)丙午举人。拣选知县。道光元年(1821)呈请改授金乡县教谕。
高 囗山东沂水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壬子科举人。捷取知县,不闲吏治告降,即升济南府学教授。
高云庆山东沂水人。宣统四年(1912)壬子师范科举人。民国元年(1912)任沂郡中学堂监督,沂水县视学。
高 镠,山东沂水人。精明强悍,随父名衡任汴梁,出入行阵深得将士心。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农民军围城,坐困累月,粮力俱竭。刘泽清拥兵朱仙镇,累檄不进。抚镇议面陛请援,募士无应者,镠慨然请行。乃以五十骑衔枚夜出,贼觉追之,且战且走,抵黄河遇渔舟获济,回视,余六人耳。以父荫任江南高邮州知州,守城不屈,甘心就死殉国。
高 沂生于1914年,山东沂水县人。1938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安吴堡青训班连(队)长,西北青年战地工作团团长,在延安青干学校学习期间担任西青救总剧团团长,延安青年剧院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辽北、辽宁省委组织科长,辽宁省东丰县农村工作团团长兼东丰县委副书记,东北行政委员会研究局研究员。建国后,历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办公厅人事处、民政部干部处副处长,民政处处长,东北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主席办公室副主任,中央东北地区工作部研究员,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研究员,中央交通部副处长,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教部副部长。“文革”中受冲击,恢复工作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代理书记,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全国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顾问,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
高运城青年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历任游击大队长,区、县武装部长,获“战斗模范” “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参加了开国大典。一九五二年去朝鲜,任志愿军工兵营长,一九五九年转业于青岛山东化工学院任组织部长。
高明城十六岁参加八路军,历任连长、营长、胶州区委书记。一九五三年调西藏那曲县任县委书记。一九七三年调山东沂南县,先后任沂南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政协主席。
                    

                                      
高沂.png
高沂逝世.png
高沂照片.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30 10: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30 10: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太不简单了。于国于民奉献多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30 11: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家协 于 2022-5-1 09:32 编辑

谢谢张新泉、史开均老师点赞! 向老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30 11: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 11:44: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人物简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5 00:26 , Processed in 0.0394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