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2-5-2 08:04 编辑
清初常德知府
德山苍苍,德流汤汤
按 2022年4月30日,在长沙家点校清同治年间杨彝珍总纂的《武陵县志》,艺文志上有刘舜濬的一首诗《重游武陵》,有些陌生。我曾参与点校也是同治年间由陈启迈总纂的《武陵县志》,只是总纂时间稍前一些,没有选这首诗。我习惯在百度上搜索,有《清初常德知府》,刘舜濬生平介绍,简单一句话:“桂林人,举人,清顺治七年(1650)任常德知府。”查清嘉庆《常德府志》,“职官表”和“政略”有刘舜濬的生平介绍。这些内容并没有被“百度”完全采纳。回国头,再读《清初常德知府》也有不少错漏,于是,我转而对照《常德府志》进行修改补充,发正扬网,发新浪,以免以讹传讹。文后附刘舜濬、王许、魏壮和王叶滋四人的生平,因为网上不易查到。 阎拱宸【北直人贡生顺治四年任】 刘舜濬【桂林人顺治七年任】 高明【河内人进士顺治十一年任】 梅茂春【上元人顺治十三年任】 王来庆【河间人顺治十六年任】 赵昕【北直人贡生康熙四年任】 胡向华【两当人康熙八年任】 翁应兆【汉军康熙十一年任】 陈玉德【直隶举人康熙十三年任】 梅标【杭州吏员康熙十六年任】 陈禹谟【直隶人康熙十八年任】 金祖庚【吴江人荫生康熙十九年任】 吴肇荣【婺源人监生康熙二十一年任】 熊孟华【新建人荫生康熙二十二年任】 赵世龙【直隶荫生康熙二十三年任】 赵鼎臣【大兴人荫生康熙二十七年任】 刘昆【南昌人进士康熙二十八年任】 王 然【宛平人官监康熙三十一年任】 朱国柱【辽东人荫生康熙三十四年任】 王 许【蓬县人举人康熙三十九年任】 郑昆璜【文水人进士康熙四十八年任】 祖良桢【正黄旗监生康熙五十年任】 许廷瑞【同安人监生康熙五十一年任】 鲁朝俊【蕲城人岁贡康熙五十三年任】 胡忠本【宛平人进士康熙五十五年任】 鲁国华【会稽人监生雍正二年任】 魏 壮【获鹿人进士雍正四年任】 王叶滋【华亭人进士雍正五年任】 张廷庆【桐城人雍正十一年任】 高纲【汉军雍正十二年任】
附传记资料 刘舜濬 广西桂林举人,顺治七年(1650),以工部虞衡司郎中知府事。郡乱后,人民流离,召集抚恤,民甚德之,龙阳人为立生祠。操守清洁,无以为归,解组后,隐武陵山中,黄童白叟,亲静如父母。 王 许 字纳言,号芝溪,蓬溪县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知常德府。听断明敏,案无留牍,岁寒露祷。逮饥,奏请捐恤灾黎。龙阳大围堤久溃,详请修筑。壬午冬,提督出抚苗,驻镇竿,郡中仓卒兵噪,许夜坐临沅门,大声呼曰:“朝廷负若耶?大帅负若耶?百姓负若耶?知府与民一体,若欲蹂躏百姓,知府实当。”词气慷慨,乱兵悉解散。事后,止诛首祸者。平时课农桑,兴学校,周饥寒茹孽饮冰,一以民事为急。莅任七年,解组去,士民吁请督抚留之。 魏 壮,字正也,号贞安,生卒年份不详,清代直隶获鹿县(今河北鹿泉市)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举人,四十五年(1706)进士。授山东临邑知县,莅任即铲除当地恶霸李朝麟,百姓拍手称快。西北有战事时,军马粮秣皆委官押运,因路途遥远崎岖,官员多踟蹰不前,唯魏壮自告奋勇。因在职尽忠效力,受到康熙皇帝召见。擢常德知府,升广西梧驿盐道。到任月余,革除陋规,节银达10万两。旋调福建延建邵道。返京时,采伐皇家用木运至江宁(今南京),特擢鸿胪寺正卿。赴任经德州时,染疾而卒。魏壮中进士后,由不多的土地到逐渐拥有土地1700余亩,成为获鹿的豪绅、地主见河北省档案馆藏《获鹿州清代〈赋役编审册〉》 王叶滋,字槐青,江南华亭人,清朝官吏。弱冠,补诸生。浙江巡抚朱轼辟佐幕,器其才。雍正元年,重开明史馆,轼荐之,引见称旨,命入馆纂修。举顺天乡试。福敏督湖广,世宗命叶滋往赞其幕。五年,应礼部试,甫毕,上召见,问湖广吏治、民生利弊,奏对甚悉,趣驰传还湖广。榜发中式,未与殿试,赐二甲进士,即授常德知府。常德例,知府至,行户更新照,规费四千金,叶滋革其例。境数被水灾,请帑增筑花猫新陂堤堰,豁被水荒田额粮,民德之。辰州关木税为利薮,时议移关常德,叶滋恐累民,拒之,请仍旧制。行法不避豪贵,兴学造士,荐举优行诸生陈悌为武平知县,贵金马为上蔡知县,刘樵为清平知县,并为良吏。署岳州、辰州二府,摄岳常道副使。 久之,授辰沅靖道副使。时苗疆初辟,清林箐,增汛堠,规模肃然。所属绥宁、城步与黔疆犬牙错。尝率数骑,持酒肉盐菸,循行苗砦。群苗迎拜,谓“上官亲我”。召诸头人集校场,赐花红银牌,宣上德意,劝以礼义。因偕总兵阅兵耀军容,群苗帖服。署按察使,调粮储道,旧有漕费,悉归公用。值贵州苗乱,师进剿,叶滋驻辰州治军需,克期办。绥宁苗蠢动,为贵州苗应。叶滋条上剿抚事,悉中窾要。大吏令驻绥宁指挥,积劳疾作,卒於山中。 叶滋初以文学受知,及官於外,所至有声绩。卒时年仅五十五,世咸惜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