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于乾松 于 2022-5-6 11:03 编辑
澧县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文人的以茶写诗作词
文人把饮茶、写茶与吟诗作词有机联系起来,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茶道茶艺、茶性茶德、茶情茶谊、茶俗茶礼、茶事茶史等。
宋·赵崇杰龙潭寺(注) 欲觅龙潭何处是,青山影里见浮图。 红蕖映日真花藏,碧水涵天莹玉壶。 已放源流通北海,未饶风物说西湖。 待中庵外多闲地,容我他年卜筑无。
元·杨 车舟 偕王天祥登琼云山 ? 琼山高至极,佳树郁相临。虎迹层岩上,龙吟古径阴。琳宫溪溜绕,枫升石苔侵。 结构何迢递,窥探最广深。庭参新舞鹤,钟送瞑来禽。水圃风宜细,芝田雨忌淫。 优游仙境日,潇散古人心。采药冲芳径,吹笙过茂林。两君俱俊彦,并马陟(山钦、山佥)。 童子陪幽赏,空斋接诲音。随行溪百折,迥眺山献千寻。暑少慵挥扇,荼余促解襟。 兴深思返驾,意远欲写琴。安得遗轩冕? 从兹方一岑。
元·颜耕道南禅寺? 南禅林壑似匡庐 ,台阁荒凉倚碧虚。 石上松花香可茹,窗前蕉叶净堪书 。 黄昏鸟雀从来往,白昼云烟自卷舒。 我亦久谙泉石趣,何当卜筑傍僧居。
明·水之文题灵泉寺 曲曲山隈古寺,疏疏田野人家。 屋暗不知高日,春深唯见落花。 陇麦常将作饭,溪泉尽可烹茶。 一点禅心自定,世间俗事天涯!
明·孙云梦 《九永风俗》 余读古记,闻唐人啜茗粥,晋人着山屐。旧矣,而未之见也。 泊历九永间投邸舍,黎明每捣擂声,硠磕相应,顷合茶米为羹,餽予云可疗饥、涤餍、却厉、而消寒焉。 乃屐则以铁为之,高不逾分寸。系履着土概宜。夫要荒之地,顾能古其食用哉。其地植棉者鲜,布多以麻。 盖棉自元初入中国,荒徼僻远尚未获其种耳。益可以验其有古风矣。
? 明·夏时可 安乡 人家餴饭炊杉甑,客馆擂茶战瓦盆。
清·周天宝澧溪竹枝词 采茶侬上九里山,刺船郎上千篙滩。 千篙滩上风波险,九里山前行路难。
清·魏 湘 竹枝词 西连山下野人家,不种麻芜但种茶。 插罢新秧争采茶,茶歌一曲日西斜。
清·刘起宇 澧阳唐贞女未嫁适夫家守节 从一只知道在贞,不关静好笃鸡鸣。藁砧入梦人宁识,髟坐髻登堂泪自倾。 一曲孤鸾成弱女,百年飞凤订他生。深闺不少甘荼妇,怪底姑嫜拜未明。 兰香漠漠澧江寻,并蒂花摧泪不禁。水月徘徊惊堕耳,冰霜磊落自盟心。 分来斑采乌能养,抚得鸾雏竹有林。妾愿未亡夫未死,松丘那惜夜台深。
清·彭祖训同友游一叶庵 ? 步出金穿门 ,一望平畴接。闽人事种瓜,町畦间周摺。 澧江抱前襟,溇水环右胁。野中少人居,茂草堪纵猎。 突见修竹林,万雀喧喋喋。四围尽深池,小桥便利涉。 茅庵树其中,形宛如一叶。泛泛荷蒲间,曲堤俨系艓。 萧然磬鱼声,竹里茶烟泄。西来无数山,当户涌稠叠。 啸咏倚枯藤,幽翠上眉睫。高僧有题联,四壁佳言贴。 黄桔殊甘芳,水鸟鸣飞捷。欲归不忍归,返照开雉堞。 兰江水清清,欢言弄舟楫。
清·伍致璘古树憩茶 古树势参差,庇阴斜遮,渴来最喜一杯茶。何幸寒泉烹普洱,味拟仙家。 不必啜浮瓜,玉液滋嘉,往来高客饮喧哗。宁让葡萄斟百斗,满面朱霞。
清·覃绳武山泉水净 逶迤山脉吐山泉,静伏云根出滃然。 素色溅珠来混混,寒声漱玉暗涓涓。 只因清洁源头活,不染尘埃濯足缘。 陆羽茶经堪记取,呼童安放竹炉煎。
清·黄兆临龙潭寺 满地钟声野色昏,石梁西畔涨溪痕。 寺前黄叶飞迎客,江上青山乱到门。 老衲烹茶吹芋火,雏僧沽酒出萝村。 龙潭镇日为霖雨,闻道东南待泽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