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过程中,我军从最初的127万正规军壮大到49年底的500余万人,其中有六到七成的兵员是由国民党军转化而来,由此可见国军溃败的程度。在战争中我军阵亡的高级指挥员数量远远少于国民党军,只有一位军长战死。此人是谁呢?牺牲于哪场战役?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

广告
他双脉被毁,玄女找来上古神凰草送他:吞了它,就能化上古神凰!×
这位军长就是1946年的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谢祥军。解放战争初期,我军所有的军一级部队统称为纵队,而纵队司令员就是军长。1949年军队改革,把纵队的称呼改为军,原先的纵队司令员称为军长。而华中野战军这个称谓,有的朋友可能不熟悉,这是第三野战军的部分前身,49年华东野战军编为第三野战军,而华东野战军在46年的时候又分为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两部分,华中野战军主要在江苏、安徽等地作战。所以简单地说,谢祥军同志其实就是三野系统里的一位军长。

谢祥军是一位老红军战士,三十年代参加过反围剿、长征,红军时期就已经是师长级指挥员,而抗日战争中属于新四军系统,担任军部特务团长,并组织军政学校为前线培养优秀指挥员。解放战争爆发后新四军大部成为华中野战军主力,谢祥军重上前线担任10纵司令员。谢祥军性情勇猛刚烈不怕牺牲,早年腿部中弹,由于大动脉受损血流不止医生要切断其左腿,不然连命都很难保住。谢祥军本人却坚持不同意截肢,认为失去了作战能力保住了命不也没什么意义?众人拗不过他,最后果真没有动手术,而谢祥军却仍然侥幸活了下来,腿还保住了。

广告
老婆抽空考了消防工程师,竟够轻松养全家,在附近满足2点就能考×
内战初期,华中野战军的活动范围恰恰在国民党政府的咽喉之地,首府南京以北。为了拔除眼中钉,至少也要把华野往北赶,老蒋不惜派出“首都卫戍部队”整编74师攻击苏中苏北腹地。张灵甫率军猛攻涟水城,谢祥军带着10纵在此驻守。整编74师是美械部队,武器装备远远好于涟水我军。谢祥军对来犯之敌高度重视,多次抵近前沿阵地观察敌情。然而正是因为这个冒险的指挥习惯,导致了不幸的发生:在一次观察过程中,为了看清河对岸的74师阵地,手持望远镜的谢祥军大步走出了指挥部,站立位置十分危险,结果很快遭到74师士兵的冷枪攻击,倒在了血泊中。

谢祥军阵亡后在涟水附近就地安葬,并且1946年出于稳定军心的目的,很长时间没有公布他牺牲的消息。全国解放后,我军计划将烈士遗体运往南京的陵园安葬,但由于江苏根据地百姓对新四军感情很深,强烈要求将谢军长的遗体留在当地长眠,也就没有再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