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2-5-11 21:00 编辑
先生王渊渊
前些日,一个网名叫“上将军”的,在湖南公安文联群里读了我的文字,写下了一段评语:“一读动容,二读改色,三读潸然泪下。”最后还提醒我:“好久没见刘贤安先生了,不知他记不记得起我,但我一直记得贤安先生。” 读罢,我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沉思片刻,我想,这个网名叫“上将军”的人,他一定是我的前辈、我的老师,肯定还是和我有着相同公安情结的战友。于是,我斗胆地加他为微信好友。啊,原来是他,王渊渊老师!一个男性的骨子里有着女性温柔的真男人。 滴水成河,积水成渊。“渊”:深水、深潭之意,那“渊渊”二字,更萌发了我对先生的仰慕之情。 先生王渊渊,生活在有着“武陵门户”、“潇湘北极”之称的石门县,那里的山也秀美,那里的水也碧绿。 我想,山水间的先生王渊渊,他一定像山间清水一样柔美且清凉,像山巅白云一样洁白且飘逸。 那年,先生站在云的高度,用风的执着、水的柔情,扎根在山水间,和他的徒弟,作家少一先生一道翻山越岭,创作了一篇荡气回肠的报告文学作品《草鞋民警》。3名警察,管160平方公里的地方和8300多号人,调解纠纷,送户办证,行走在天地间,完全靠的两条腿,把一个“出门就过河,过河便爬坡;对面喊得应,走到日头落”的地理环境下的派出所,推向了全国。 老先生的得意门生,后来成为作家的刘少一先生和我有着相同的经历,他常常和我在党报党刊上相遇,后来开始创作小说,一举成名,先生王渊渊慧眼识珠。 那年月,当人们在为“金钱、地位、房子”顶礼膜拜时,淡泊名利的师徒俩,其情也洁白,其诗也透明。 当年,还在刘少一先生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王渊渊老师发现了他,找到了他,并把他请到了石门县公安局从事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而刘少一先生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老先生就用所有的柔情,四处奔走相告,为少一先生铁饭碗呐喊。 那年,那个已经身居高位的王渊渊老师,千里迢迢来到安乡,为的是借鉴安乡公安局吸引人才的良方,好不拘一格降人才,早日将少一先生拉进公安的门槛。在安乡繁华的红都宾馆,我第一次见到了我仰慕已久的王渊渊老师,这个单瘦的中年男子和蔼、亲切,没有半点官人的架子。临别时,我用期盼的眼神望着他,他用坚定的眼神告诉我:“一定给你的兄弟刘少一一个圆满的交代。”这个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汉子,为了少一兄豁出去了。 多年不见王渊渊老先生,只听说,他还在写着“百无一用”的文字,为了青少年一代,他当上了法制校长。一片丹心向未来,前些年,先生王渊渊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全国关心下一代的先进个人。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先生王渊渊,就是大山里一朵雨做的云,他用所有的柔情、智慧、刚毅行走在天地间,继续用“百无一用”的文字,点缀山水、蓝天和白云,护卫故土和故人。
作者刘贤安简介: 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湖南作家协会会员、安乡摄影家协会会员。著有军旅诗歌集《离开本土的遗憾》、散文集《燃烧的岁月》。入选湖南省公安厅专家人才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