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60|回复: 8

毛主席诗词解读0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5 14: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水兵1986 于 2016-8-17 18:05 编辑

                毛主席诗词解读01
                     
01  《沁园春·雪》


【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翻译】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注释】
  1、北国: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如宋称辽、金为北国,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各朝代称在北方与之对抗的各朝代为北国等。毛泽东中的“北国”使人在不觉中产生出一种我国疆土广大的民族自豪感。
  2、雪:这首词作于红一方面军一九三六年二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给柳亚子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
  3、惟:只。
  4、馀:剩下。此字一作“余”,但目前刊出的书法作品中写作“馀”,以此为准。
  5、莽莽:无边无际。
  6、大河上下:大河,指黄河。大河上下,犹言整条黄河。
  7、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
  8、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
  9、天公:指天,即命运。
  10、须:等到;需要。
  11、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
  12、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13、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14、秦皇: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秦朝的创业皇帝。
  15、汉武: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16、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17、唐宗: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
  18、宋祖: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宋朝的创业皇帝。
  19、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20、一代天骄:指可以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泛指非常着名,有才能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上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成吉思汗即是。汉时匈奴自称。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名族或其首领。
  21、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铁木真(1162——1227)在1206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为“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后蒙古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
  22、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23、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俱,都。
  24、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


【对仗】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对。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扇对。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沁园春词谱简介】
    《沁园春》,词牌名之一,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双调一百一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韵,下片十二句五平韵。

【词谱格律对照】:作者:雪[共和国]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示意符号】:⊙可平可仄;○平声;●仄声;△平韵;▲仄韵;A叶平韵;B叶仄韵。


【平仄】
北国风光,
中中平平句
千里冰封,
中中中中句
万里雪飘。
中中中平韻
望长城内外,
仄中平中仄句
惟余莽莽;
中平中仄句
大河上下,
中平中仄句
顿失滔滔。
中仄平平韻
山舞银蛇,
中仄平平句
原驰蜡象,
中平中仄句
欲与天公试比高。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须晴日,
中平仄句
看红装素裹,
中中平中仄句
分外妖娆。
中仄平平韻
江山如此多娇,
中平中仄平平韻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中中仄中平中仄平韻
惜秦皇汉武,
仄中平中仄句
略输文采;
中平中仄句
唐宗宋祖,
中平中仄句
稍逊风骚。
中仄平平韻
一代天骄,
中仄平平句
成吉思汗,
中平中仄句
只识弯弓射大雕。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俱往矣,
中中仄句
数风流人物,
仄中平中仄句
还看今朝。
中仄平平韻


【韵字】飘、娆、娇、腰、雕、朝
第8部 平声 二萧
萧箫挑貂刁凋雕迢条髫调(调和)蜩枭浇聊辽寥撩寮僚尧宵消霄绡销超朝潮嚣骄娇蕉焦椒饶硝烧(焚烧)遥徭摇谣瑶韶昭招镳瓢苗猫腰桥乔娆妖飘逍潇鸮骁祧鹪鹩缭獠嘹夭(夭夭)幺邀要(要求)姚樵谯憔标飚嫖漂(漂浮)剽佻龆苕岧噍哓跷侥了(明了魈嶢描钊轺桡铫鹞翘枵侨窑礁  




【赏析】
  《沁园春·雪》分上下阕。上阕因雪起兴,借雪景抒写情怀。起笔不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先写“雪”字,而首推“北国风光”,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接着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大雪覆盖了一切,黄河也失去了滔滔流动貌,无边无际的茫茫雪景。这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十分准确、传神,凸现了北方雪景的深度。“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可谓静中写动,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群山高原与低垂的冬雪云天相连成一片,因而作者信手拈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银蛇”“蜡象”两个生动比喻,一下子赋予雪境以生命感,且有动中见静的艺术效果。这就“水到渠成”地引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多么自然巧妙的联想,使雪境发生阴晴之间的转化,一个“红装素裹”的美人的象征,初步形成这首词的意境。
  下阕首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谓承上启下,将全词连接得天衣无缝。“江山”这一双关语词,与上片中的“长城”“大河”相融合,具有画龙点睛之意,“江山如此多娇”,可以理解为这首词的基本构架。作为政治家的词人,对“北国风光”的抒怀,最终还是对江山社稷的关怀。1935年末,毛泽东领导中央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转机。毛泽东怀着拯救中华民族、创建新中国的政治抱负和雄才大略,必然会在这首词中曲折地反映出来,并且不同凡响。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为江山社稷奔走操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成为六七十年代称誉“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绝句。
  《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毛泽东讲究词章格律,但又不刻意追求。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人以面貌一新之感。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

说明:毛主席诗词解读系列,由水兵1986编辑(资料来源:毛泽东诗词|毛泽东诗词全集网、毛泽东诗词手迹鉴赏(81首)网)、水兵1986写部分(对仗、平仄、韵字部分),未经协商原网、原作者本人等同意,不得全部合并出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5 14: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4: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6-8-15 14:36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5 14: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倒是个有心人!就像听了一堂语文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5: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将军 发表于 2016-8-15 14:59
呵呵,这倒是个有心人!就像听了一堂语文课!

目前以编辑、整理、解读了28首,打算全部解读完成。主要是增加了押韵平仄、韵脚字,并将解读与书法手迹合并在一起即附图,便于近体诗写作爱好者和热爱主席诗词读者阅读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5 15: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忠告——非原创作品,务必注明出处,并经作者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5: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先金 发表于 2016-8-15 15:24
忠告——非原创作品,务必注明出处,并经作者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8 17: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18: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10:31 , Processed in 0.03487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