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伊良老专家的奉献人生(中)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李老的辛劳付出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1993年他主持育成的金23A优质不育系性能稳定,当年10月10日由湖南省科委组织全国30多位专家进行技术鉴定,一致认为这是我国第一个高产优质不育系,常德科技人员解决了杂交稻高产而不优质的世界难题,填补杂交稻无优质的空白,实现了杂交水稻高产与优质的完美结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亲自写下了这样的评语:“金23A是通过严格的科学育种程序,选育出来的野败型不育系,具有本质优良的突出优点,这是难能可贵的。在当前对米质要求呼声很高的形势下,金23A是有推广价值的不育系”。 “金23A”的育成,使他成为让中国人吃上优质米的第一人。“金23A、B”的选育方法被国内各水稻育种单位广泛采用,其种质资源成为多个优质米不育系选育的亲本材料,用“金23A”配组育成的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金优系列新组合达200多个,其中4个品种被农业部评为超级稻品种。该项研究成果1995年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1996年被选为国家“九五”重点推广项目。市农科所因此被农业部评为全国10个重点地市级农科所之一。 “金优系列组合”推广到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还被美国、菲律宾、印度、越南等国家示范种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上百亿元。不仅中国人吃上了自己的优质米,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开始向中国优质大米说 ok !他个人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和奖励。退休前他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科技进步ニ等1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常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籼型杂交水稻获得国务院重大发明奖。特别是国家科技进步ニ等奖和国务院重大发明奖,是在国家连续6年空缺一等奖的情况下获得的。他还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拔尖人才”、“全省劳动模范”、“七五”“八五”、“九五”期间连续15年被评为全省科技攻关先进工作者,先后被原常德行署和常德市委、市政府记大功4次,1992年经民主选举为常德市政协委员,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6篇。在市农科院荣誉室里,陈列他不少的奖章与荣誉证书。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