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67|回复: 9

东晋作唐人车胤家世与生平考(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 07: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车胤初显于朝

    桓温辟车胤为从事后,因车胤“以辨识义理深重之,引为主簿。稍迁别驾、征西长史,遂显于朝廷。”车胤任桓温从事后,因为十分明辨德行和道理,不久被提拔为主簿。稍后迁任别驾、征西长史,仍在桓温手下。据《桓温传》:“温志在立功于蜀,永和二年,率众西伐。”据《晋书·穆帝纪》,桓温正式出兵西征在永和二年十一月辛未,至四年秋八月,桓温仍在征西之役中。车胤永和八年才辟为桓温从事,任征西长史当不在此时。桓温征西仅此一次。但桓温在穆帝永和元年八月任安西将军后,又于永和四年八月进为征西大将军,终穆帝一世仍为征西大将军,直至哀帝朝仍保留征西大将军的称号,故车胤为别驾、征西长史,应当还在桓温府中。吕宗力《中国历代职官大词典》:“别驾,即别驾从事、别驾从事史。据应劭《汉官仪》,汉元帝时,丞相于定国条州大小各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部从事史一人,秩皆百石。因从刺史行部,别乘传车,故谓之别驾,秩轻职重,有‘其任居刺史之半’之说,位居州吏之右,与治中同事史同为州上纲,事无不统。三国魏蜀吴皆置,晋朝亦置。”可见此时车胤在桓温府中颇受重用。桓温于永和八年秋七月拜太尉,车胤应该随其入朝。因为太尉要掌管全国军事,不可能长期呆在外地。这时,作为桓温府中长史,加之桓温可能在朝廷中向人推许,车胤在朝廷中已为人知。孝武帝宁康元年(373)秋七月,桓温薨。车胤遂入朝任中书侍郎,并封关内侯。
    废帝时期(太和元年至五年,公元366—370),车胤在朝廷中可能就享有盛名了。据《晋书·废帝纪》,太和五年,桓温擒慕容暐后,于太和六年十一月“癸卯,桓温自广陵屯于白石。诣阙,因图废立,诬帝在藩素有痿疾,……乙酉,集百官于朝堂,宣崇德太后令曰:‘王室艰难,穆、哀短祚,国嗣不育,储宫靡立。琅琊王奕亲则母弟,故以入纂大位。……今废奕为东海王’”。“于是百官入太极前殿,即日桓温使散骑侍郎刘享收帝玺绶。帝著白袼单衣,步下西堂,乘犊车出神兽门,群臣拜辞,莫不嘘唏。”“咸安二年正月,降封帝为海西县公”。桓温拥兵自重,朝廷曾多次征召他入朝,他都拒不入朝,是唯恐朝廷将其与军队隔离。这次桓温进京,将军队屯于白石。白石即白石垒。《读史方舆纪要·南直二》载:“白下城,在府治北十四里。《舆地志》:即江乘废县之白石垒也。志云:白石垒在上元县北十三里,当石头城之东北,台城之西,本名白石陂。陶侃讨苏峻,诸将议于查浦筑垒,部将李根曰:‘查浦地下,又在水南,惟白石峻极险固,可容数千人,贼来攻不克,灭贼之冲也。’侃然之,一宿而垒成,贼大惊。……太和六年,桓温自广陵将还姑孰,屯于白石。”白石距台城很近,桓温屯军白石,实有威胁朝廷之意。这段时间,桓温在朝至少有一年多时间。因其废帝,朝中大臣多反感,他不得不严加防备,不会轻易离开京城。因无军事行动,长史车胤应该是比较悠闲的。
    在任中书侍郎之前,车胤应该先任奉朝请、郎中一类小官,如吴隐之一样。这些官职是可以加给地方大员佐吏的。两汉时期,春季朝会称朝,秋季朝见称请。西汉授奉朝请者特许参加朝会(本来地方官员的佐吏是无资格参加朝会的),是谓奉命参加朝请,故名奉朝请。西晋成为加官名号,东晋独立为官,亦作加官。郎中,郎官的通称,为皇帝左右侍从之官,备咨询、驱使,职位高于奉朝请。(见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词典》)若为郎中,车胤就离开桓温入朝了。然后才擢为中书侍郎,已在孝武帝宁康初。
    吴隐之当时亦在朝中显露名声。《车胤传》曰:“时惟胤与吴隐之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当时朝中只有车胤与吴隐之均为家贫而博学多才为人称道。据《晋书·吴隐之传》,吴隐之十余岁时即以孝母著名。古人十分重视孝道,汉代起就有以孝荐举为官的规定。《吴隐之传》:“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魏侍中质六世孙也。隐之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年十余,丁父忧,每号泣,行人为之流涕。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殷浩之姊,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食投筯,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解褐辅国功曹,转参征虏军事。兄坦之为袁真功曹,真败,将及祸,隐之诣桓温,乞代兄命。温矜而释之。遂为温所知赏,拜奉朝请、尚书郎,累迁晋陵太守。”韩康伯为吏部尚书后,即遵母嘱辟吴隐之为辅国功曹。查得韩康伯任吏部尚书的时间,就可知吴隐之解褐的时间。据《晋书·韩伯传》:“韩伯字康伯,颍川长社人也。……举秀才,征佐著作郎,并不就。简文帝居藩,引为谈客,自司徒左西属转辅军掾、中西郎、散骑常侍、豫章太守,入为侍中。……转丹阳尹、吏部尚书、领军将军。”简文帝在位不到一年就病死了,韩伯任吏部尚书肯定在孝武帝时。在何时呢?《孝武帝纪》不载。清万斯同《东晋将相大臣年表》亦无。但载有简文帝时吏部尚书谢安;至孝武帝太元二年,吏部尚书为王劭;太元四年,仆射王劭出为吴国内史;太元五年、六年均无吏部尚书的记载。太元七年,吏部尚书为陆纳;九年,陆纳为仆射,是年无吏部尚书的记载,陆纳仍可能为吏部尚书。十一年,吏部尚书为张玄;十二年,张玄出守吴兴。十四年,吏部尚书王珣,直至安帝隆安初仍为吏部尚书。所以韩康伯出任吏部尚书最可能在太元四年王劭出任吴国内史后。《东晋将相大臣年表》又载,韩伯于孝武帝太元元年任侍中,《韩伯传》载其入为侍中后转丹阳尹、吏部尚书,而当时以侍中兼任吏部尚书的,前有谢安,后有张玄,再后还有车胤。则吴隐之很可能在太元四年解褐为辅国功曹,但此时尚未入京。吴隐之入京应在为桓温拜奉朝请、尚书郎后。上引《吴隐之传》,吴隐之谒桓温求以己代兄受罚在袁真败后。袁真,西中郎将、假节。废帝太和四年(369),从桓温征讨慕容暐,在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温使袁真伐谯(郡治谯,今安徽亳县)、梁(郡治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南),“真讨谯、梁皆平之,而不能开石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军粮竭尽。温焚舟步退,自东燕出仓垣,经陈留,凿井而饮,行七百余里。(慕容)垂以八千骑追之,战于襄邑(今河南睢县西),温军败绩,死者三万人。温甚耻之,归罪于真,表废为庶人。真怨温诬己,据寿阳以自固,潜通苻坚、慕容暐。”据《晋书·废帝纪》,桓温败于慕容垂在太和四年九月,袁真据寿阳反在十月。十二月,桓温“城广陵而居之。”则吴隐之谒桓温在此年十二月或太和五年初。桓温擢其为奉朝请、尚书郎亦在此时。而此时车胤在桓温府中任别驾或征西长史,于是与吴隐之有了交集。二人应该是之后同随桓温入朝,开始在朝廷中崭露头角。于是经常参加群臣聚会。车胤知识渊博,每每在聚会时谈今论古,少不了讲述古代的奇闻轶事,大家都很喜欢听他侃大山,遂有“坐无车公不乐”之评。甚至时任尚书仆射、吏部尚书的谢安设宴,也一定要等他到了才开席。


(四)车胤渐受重用


    孝武帝即位,车胤擢为中书侍郎,并封侯。吴隐之在桓温手下一段时间后,出任晋陵太守,“在郡清简,妻自负薪。入为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右卫率,转散骑常侍、领著作郎。孝武帝欲用为黄门郎,以貌类简文帝,乃止。”此时,吴隐之与车胤同在朝中为中书侍郎,但车胤任中书侍郎可能比他早,且封关内侯,地位比吴隐之略高。《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载:“孝武将讲《孝经》,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下注:“《续晋阳秋》曰:宁康三年九月九日,帝讲《孝经》。仆射谢安侍坐,吏部尚书陆纳、兼侍中卞耽读,黄门侍郎谢石、吏部袁宏兼执经,中书郎车胤、丹阳尹王混摘句。”“车武子难苦问谢,谓袁羊曰:‘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袁曰:‘必无此嫌。’车曰:‘何以知尔?’袁曰:‘何尚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此处袁羊,程言震云当为袁宏,小字虎。有谓袁羊即袁乔,桓温死前已卒。而桓温死在孝武帝宁康元年,宁康三年,袁乔早就死了。宁康三年,孝武帝讲《孝经》时不满十四岁。因为宁康元年起,崇德太后摄政。“太元元年春正月,帝始加元服,见于太庙,皇太后归政。……丙午,帝始临朝。”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孝武帝讲《孝经》只是个形式,真正讲解的是旁边的大臣。在这些大臣中,谢安官位最高,其次吏部尚书陆纳。谁主讲呢?“中书郎车胤、丹阳尹王混摘句”,这才是真正主讲的人。所谓摘句,是将文章中的句子摘录出来并加以解说。由此可以看出车胤学识的精深和地位的重要。而时为仆射的谢安只是陪坐聆听,吏部侍郎陆纳只是“读”,即拿着经书诵读。车胤向谢安提问,因为谢安职位比他高,所以谦虚地说,我如不问就可能遗漏经义的重要之处,而多问呢又会劳累了仆射兄弟(同坐的谢石是谢安的弟弟)。一旁的袁宏回答:仆射肯定没有这个意思。车胤问,怎么知道呢?袁宏的回答很巧妙:几曾见过明镜被人频频照镜累倒?几曾见过河里的流水害怕惠风的吹拂?是以这段故事为《世说》收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 07: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废帝时期(太和元年至五年,公元366—370),车胤在朝廷中可能就享有盛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 07: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孝武帝即位,车胤擢为中书侍郎,并封侯。——能够封侯的人不是一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 07: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精彩,品读诗意,感佩才情,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 07: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精彩,品读好文,感佩才情,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11: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22-6-1 07:29
孝武帝即位,车胤擢为中书侍郎,并封侯。——能够封侯的人不是一般的。

不过车胤封的侯比较低级。古时公侯伯子男各级又分几等,大约有十六七等。关内侯居第十六等,临湘侯是县侯,大约居十四等。具体要看所封地有多少户。户数多人口就多,所得税赋就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 16: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问高者,受人敬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17: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来无事,翻阅历史,受益良多,也是一大快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 17:13: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名人传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 07: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舒老师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10 00:57 , Processed in 0.04295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